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手拉手     
从我们村到学校有六里远的路,中途要过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走过小桥去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路,一条是田间小路。因为走大路要远一些,因此我们更多的是走那条田间小路。我和田晓慧每天都一起上学。我们走在路上时手拉着手,走在路上经常碰上别的同学,大家就汇合在一起走,有  相似文献   

2.
<正>快到下午六点钟的时候,妈妈问我想不想出去转一圈。太阳已失去威力,山风徐来,周围的绿意一下子加重了,任谁也经不起这个诱惑。于是我换上一双鞋,和妈妈开了院门,一起往后山走去。在我们家旁边,原来有一个小山坡,有一条路斜斜地转过去,但是,过了六年,我回来了,水田、山坡和小路都不见了。高楼和独栋的洋房像春笋似的出现在我眼前,一条宽而平的柏油路热气腾腾地从它们中间穿过。我转过头问妈妈:"我们走这条路吗?"妈妈听得出我声音里的失望,微微地一笑,说:"不,向右,我们还有一条旧路可以走。"  相似文献   

3.
正快到下午六点钟的时候,妈妈问我想不想出去转一圈。太阳已失去威力,山风徐来,周围的绿意一下子加重了,任谁也经不起这个诱惑。于是我换上一双鞋,和妈妈开了院门,一起往后山走去。在我们家旁边,原来有一个小山坡,有一条路斜斜地转过去,但是,过了六年,我回来了,水田、山坡和小路都不见了。高楼和独栋的洋房像春笋似的出现在我眼前,一条宽而平的柏油路热气腾腾地从它们中间穿过。我转过头问妈妈:"我们走这条路吗?"妈妈听得出我声音里的失望,微微地一笑,说:"不,向右,我们还有一条旧路可以走。"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生活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师上班路线图)学校公园老师家国贸大厦321师:老师从家里出发到学校上班有三条路可以走,你认为老师走哪条路近呢?生1:我认为老师走第二条路近,因为第一条和第三条路都是弯的,只有第二条路是直的。生2:我也认为老师走第二条路近。师:是啊,弯来弯去的线总是比直的线要长。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连接老师家、公园和学校三个地方,接近一个什么图形?连接老师家、国贸大厦和学校这三个地方,又接近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老师走一、三两条路就好比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而走第二条路好比走了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2,(11):25-25
工资快速上涨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走的路,其实就是和日本一样的道路;另一条就是中国香港走的路。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曾指出,从一开始,香港就比其他地区幸运,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相似文献   

6.
18岁那年,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痛彻心肺的失败:高考落榜。看到分数的那一刻,我竟不敢相信那是真的。我呆呆地沿着校园里一条长长的甬道走着,漫无目的毫无知觉地走着,只希望就这么一直走下去,这条路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7.
每 天 下 班 回 家 的 路 上 ,总 会 看 见 一 个 背 着 书 包 的 男 孩 ,黑 黑 的 皮 肤 ,厚 厚 的嘴 唇 ,两 只 分 得 很 开 的 眼 睛 ,大 约 有 十 五 六 岁 。 他 站 在 路 边 ,和 过 往 的 每 一 个 行人 打 招 呼 ,不 停 地 叫 着 :“ 叔 叔 好 ,阿 姨 好 。”同 事 告 诉 我 这 是 个 弱 智 的 孩 子 。我平 时 匆 匆 忙 忙 ,再 加 上 知 道 他 是 个 智 商 有 问 题 的 人 ,故 而 从 不 和 他 答 话 。 一 天 中 午 ,太 阳 出 奇 地 好 ,因 为 不 用 替 女 儿 做 饭 ,所 以 我 心 情 轻 松 地 走 在 初春 的 阳 光 下 。那 个 背 …  相似文献   

8.
16岁起,我便当上了老师,分在乡村的一所小学,从家到学校有四五里路,只要不是星期天,每天几乎都是早出晚归。从家到学校的路走得太熟了,时间久了,便对这条路产生了许多感想。  相似文献   

9.
故乡的路     
46年前,我才18岁,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斗胆贸然给天津晚报写了篇散文,题目是《故乡的路》。写的是京山铁路线有个小站,叫古冶,从古冶火车站下车后,去我出生的地方———林西矿,还有五、六里的路,小时候总是蹦蹦跳跳,踢着石子走这条路。由于这条路穿过烟子池,所以路面是黑色的,晴天是黑土飞扬;雨天泥泞,淌着黑泥汤子行走。这条路是祖辈、父辈从农村的黄土地走出来的,必须经过这条路,才到求生的煤矿上。也许乡土的气息太浓,让晚报的编辑闻到一股矿工之子的呼吸声。一天下午,下课了。教室里来了一位年青貌美的姑娘,说是来找我,我没有这样的亲戚…  相似文献   

10.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我骑着车疲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是一条我即使闭着眼都可以正确地骑回家的路。走在这条路上,我常常会有许多遐想和疑惑,也常常是一片空白,然后犹如从梦中惊醒一般地发现,已经到家了。就这样周而复始,我从不曾在这条路上发现惊喜。  相似文献   

11.
一路风景     
从住处到学校有四条路,我经常在这四条路间行走,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风霜雨雪,走近了日月星辰,也走出了快乐,走出了健康,走出了诗情。第一条路最近,中速行走约需10分钟,途中经过两座村庄,一条小河,一处山坳。我最常走的就是  相似文献   

12.
2月11日晴世界上有一种爱,是完全可以打动任何一个人的心,这就是母爱。——题记在我的印象中,有一条路让我熟悉的无法再熟悉,我闭着眼都可以走回来,这条路就是从我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妈妈单位,再从妈妈单位到我家的路,这条路就是我每天上学的路……为了让我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我上的都是县城里最好的学校,然而我家离学校较远,送我上学就成了难题。不过妈妈还是坚  相似文献   

13.
我从家乡到哈尔滨读书那年,只有十七岁。妈妈病了,只有爸爸来送我。到学校办完入学手续,把我安顿好,爸爸就要走了。我要送他,他摇摇头,嘱咐我要好好照顾自己,钱不够用就写信。然后他向我挥挥手说,回去吧,一会儿天黑了,这里的路你又不熟。爸爸转身走了,我望着爸爸的背影,忍不住偷偷地跟在后面。爸爸的衣着在人群中很显眼,所以我看得很真切。爸  相似文献   

14.
小白兔渐渐长大了,兔妈妈说:“孩子,今天你到山上去采蘑菇吧。”小白兔高兴地答应了。山上的蘑菇可真多呀,不一会儿,小白兔就采了一篮子大蘑菇,兴高采烈地往回走。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条十字路口,该走哪条路呢?小白兔迷路了。小白兔想起妈妈的话,“路就在嘴边,只要问一问人家,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了。”小白兔远远地望见一只狐狸,大声喊道:“狐狸先生,我回家该走哪条路呢?”狐狸皮笑肉不笑地说:“你回家的路,我认得,你就跟着我走吧。”小白兔连忙说:“你真是好人。”小白兔就跟着狐狸走了。但走了很久,还没有走回家,小白兔觉得有些奇怪。就在这…  相似文献   

15.
我六岁的时候,很喜欢玩,并且喜欢捣蛋,最憎恨的就是“读书”,因为我听说过有很多人为读不好书而自杀了。我认为这些读不好书而自杀的人很愚蠢,在我的眼中,“读书”是一条布满了荆棘的路,而另外还有一条铺满快乐的路,那就是玩。为什么那些人一定要走那条布满荆棘的路而不选择“玩”呢?  相似文献   

16.
长城,是中国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因此,我早就想去爬长城。今天,我总算如愿以偿了。在我的想像中,长城的路是蜿蜒曲折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但不变的是它的路一直铺向远方。虽然你看不见它,可它仍然在你看不到的远方存在,在我去长城之前,长城在我心中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条神秘的,曲折的路。到了长城,我突估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不到长非好汉。就冲这句诗,我也一定要爬到最高峰。开始爬长城了,现在我眼中的长城,仍然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条曲折的路,惟一不同的是我不再认为它是一条神秘的路,而是条孕育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路。站在长城上,放眼望去,是一  相似文献   

17.
上学的路     
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每天都会做同样的一件事情,从家里走去学校,再从学校走路回家。这条路我已经走了四年了。我喜欢这条连接我家和学校的小路,四年的时间走过很多次,现在它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了。我的家在农村,从我家走路去学校需要三十分钟。每天早上,我吃完早饭,就去上学了。从我家出来,首先要走一小段乡村的公路。乡村  相似文献   

18.
长城,是中国最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因此,我早就想去爬长城了。今天,我总算如愿以偿。在我的想象中,长城的路是蜿蜒曲折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但不变的,是它的路一直铺向远方。你看不见了,可它仍然在你看不到的远方生存。在我去长城之前,长城在我心中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条神秘的、曲折的路。到了长城,我突然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就冲这句诗,我就一定要把眼前的这两条路都爬到最高峰。开始爬长城了,我和哥哥一直领先,离爸爸、妈妈和舅妈至少十米远。现在我眼中的长城,仍然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一条曲折的路,但…  相似文献   

19.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引记读了这首诗,我似乎被一种力量震撼了,我想,面前如果真的有两条路,我会选择弯路。人生旅途上,有光明大道,也有坎坷小径;有喧嚣人间世,也有清幽桃花源。我愿走弯路,尽量采撷沿途的缤纷落英,不错过任何美景,所得到的也许并不灿烂夺目,却一定是五彩斑斓。甘罗十二岁为相,莫扎特五岁登台,他们如此年少就已经达到人生的巅峰,发出璀璨的光芒,令人不禁惊叹艳羡。也许有人认为他们走的是捷径,可曾想我们高枕而卧时,他们却已“闻鸡起舞”;当我们闲暇玩些“旁…  相似文献   

20.
总在寻找一个“家”。家在远方,家在路上。 这条路好长,尽管已走了十多年,可还是望不见那尽头;这条路好累,走一程有时就真想歇一脚;这条路好美,总有看不够的风景在守候;这条路好丰富,阅不尽那星移斗转、人生苦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