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目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建构基于信息技术与信息文化的整合型课程新形态,以便在学习其它学科课程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另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的教学结构的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巳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条件、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文化艺术。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生活的享受,是艺术欣赏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则以音乐欣赏课程为例探析以学生为中心音乐教学评价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新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发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近年来,根据课程特点结合专业方向,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酵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改革,提出了在理论教学上吸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优点,把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发酵工艺实例模块”教学内容设计;在实践教学上着重以项目为载体,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的理论阐述及对我国高职高专应用法语专业课程模式的实际分析,阐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的重要性,并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转变教师角色,明确学生学习任务,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注重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7.
把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培训内容,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围绕"问题——问题解决",以校长的工作结构为课程培训思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以及构建"问题链"式的课程框架,设计问题导论课程、探索性课程模块、基于问题解决下的人文素养课程和动态生成下的选修课程,有序而有效地满足校长的需要,重点而又系统地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国际基础课程(IFY)是由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专门针对海外学生进入英、澳大学学习所专门设计的一种基础性桥梁课程.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尤其注重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培养.怎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又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与基本技能?这要求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国际视角、开放的态度和跨文化意识来突破原有教学模式框架,在相互理解、相互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据联合国教科组织给人类的教育活动的定义.现代教育的内涵正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中国当前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源于教育应对技术和社会变革,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分析绿化与植物配置原理课程教学创新的时代性,提出以学生的“发展、学习、效果”等为中心,创新该课程教学的内容、模式、考核与评价,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并分析了该课程教学创新成效和反思,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掌握综合知识能力和教师对智慧课堂胜任力。  相似文献   

11.
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的《教育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学科中心主义倾向和以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为主,重知识传授,轻情感、能力培养等弊端,明确提出“激趣、定向;明理、互动”的课程改革设想和“明理”阶段“整体把握、板块构建;问题先行、行动研究”的课程实施策略,并就上述课程改革理念在《教育学》课程中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在教育领域引领全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问题也同时不断的出现,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哈佛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究,阐述其课程设置,以及所开设的课程特点,从而给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借鉴与启示。即注重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课程之间的平衡;学术性学科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平衡;课程的前沿性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宏观把握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综合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课程是一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概念。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综合化的原理———“相关综合原理”与“经验综合原理”。综合课程在整个 2 0世纪的发展则指向于统一儿童与学科知识。从类型学的角度看 ,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课程走向综合化有重要的理论根据。开发综合课程需要注意若干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类各专业以及相邻学科有关专业新生入学之后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涵盖了地质学领域各个专业以及相邻学科有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根据多年教学体会,深感新形势下开展该门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为此,有必要转变普通地质学教育思想和理念,集课堂、野外、实验三门课程教学为一体,改革不适应当代科学发展与国家要求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关德君  林丽  罗婷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1):65-66,91
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的网络课程,是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布的CAI课件。沈阳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定位,来设计指导方针、确定课程建设目标、设计功能模块,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整合现有各种教学资源,设计了"数据结构"网络课程,充分发挥了"自学、导学、助学、促学"四学相连的教学模式优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劳动教育地位缺失的问题,剖析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意识缺失、过分依赖学校及课程设置不规范。因此,该文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从劳动形态、教育内容和价值三个方面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技术赋能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横向上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纵向上实现各学段的融合,为解决劳动教育现存问题提供了新方向。同时,从技术创新劳动教育形态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两个方面阐述了劳动教育跨界融合的途径。最后,依据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从前端分析、活动设计、环境设计和评价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劳动教育活动模型,为技术赋能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侧重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创业显性课程的“产品-项目-产业”三位一体旅游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分析其创业显性课程贯穿整个培养方案,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产品、项目、产业分别对应单门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创业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8.
谢丹  朱红  侯高雁 《科教导刊》2021,(2):36-37,42
本文从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方向,论述增材制造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构建思路,以数字化设计模块及综合模块为例,对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究.形成了以突出核心技能、适应多元化学习、满足技能竞赛训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就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Trends in curriculum reform recognise the need to develop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in addition to specifying what knowledge should be taught and when. However, a balance between skills and knowledge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achieve. In this paper which takes mathematics as the focus, we consider reform currently underway in Wa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knowledge approach’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ccessful Futures report which is, we argue, driven more by a skills approach at the heart of which are ‘four purposes’: developing young people as ambitious, capable learners; enterprising, creative contributors; ethical, informed citizens; and healthy, confident individuals. Our interest is in the contribution that mathematics makes to the four purposes; and contribution that the four purposes make (or do not mak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fter outlining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xt, the paper consults literature and experts to consider what mathematics is and how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can be seen to fulfil the four purposes.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re-contextualising school subjects from the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proposes that operating with a curriculum driven by big ideas or overarching statements places higher demands on teacher knowledge.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强通识课程,压缩专业课程,目标是从过去的专才培养适度转向通识加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针对通识课程设置上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参考美国一所百年地方性高校经验,提出应从管理上完善通识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规定,确保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合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