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认为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对虚词的界定存在两处不当:“虚词不能作句法成分”不准确;“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不正确.虚词可以界定为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相似文献   

2.
用词组句表情达意时并不是无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无论是实词与实词的搭配,还是实词与虚词之间的搭配,还是实词与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都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这就是句法。藏族学生汉语表达中的句法偏误类型化,本文总结了其中句法成分问题,对这些句法成分的偏误类型进行了语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4.
"呢"作为汉语的一个语气词,应用非常广泛,意义也极其丰富。因而在英译过程中,仅仅从句法的角度考虑它的功能及意义远远不能充分表达原作意义的目的。拟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关联理论,将现代汉语句末情态虚词"呢"界定为一个表示情态的"语篇标记",其基本性能为联系前面的语境,并提示下面也有接续的下文。并试图通过关联理论的研究,为"呢"的英译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出发,对唯一性范围副词"单(单)"进行初步分析。在句法平面上,"单(单)"不仅可以修饰动词性成分,还可修饰体词性成分;在语义平面上,"单(单)"指向多个句法成分;在语用平面上,"单(单)"主要是限制范围作用。文中例句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相似文献   

6.
钱君勋 《高中生》2009,(3):26-26
连词是一种虚词,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的成分,而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以使句法正确,句意完整,逻辑通顺。连词主要可分为两类;并列边词和从属连词。每年高考都会考查连词的使用。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多练习,并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连词。  相似文献   

7.
连词是一种虚词,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的成分,而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以使句法正确、句意完整、逻辑通顺。连词主要可分为两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每年高考都会考查连词的使用。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多练习,并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连词。  相似文献   

8.
杨丹 《现代语文》2013,(5):96-99
《马氏文通》"动字相承"的语法观念及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句法形式的突显、特殊句式的观照以及词性及其语法功能的探讨等诸多方面。马建忠充分借鉴西洋语法,不仅注重汉语的句法形式,同时也不忽略语义,这对后来的学者在某些实词、虚词、句式以及篇章的研究上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重点概念解释: 1、语法:是客观存在的用词造句的规律。 2、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3、词性:个别词的词类屑性。 4、语法功能:指词的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分布特点。 5、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小类。 6、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四小类。 7、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10.
句法,指词组的构成、句子的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是语法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及其充当、句型以及结构性虚词、关联词语等组成一个句法结构,或一种句型,一个词语进入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在其中充当某一句子成分,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就是这个词语的句法环境。该词语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受到这个句子的管束控制。例如“肝脑涂地”入句后用法情况就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动词连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而不借助任何的虚词,这是<史记>语法上的一大特点.但很少有人涉足于此,本文对<史记>动词连用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考察,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六种结构关系;同时对它们充当的句法成分进行了分析归类.  相似文献   

12.
"一半p,一半q"是配对使用的关系词语.它可以是复句关系词语,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并列关系.格式"一半……一半"可以充当小句中的句法成分,也可以不充当小句中的句法成分而仅仅表示句法语义关系.同时,它也可以是非复句关系词语.  相似文献   

13.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如下特点:语义不甚明确甚至无解,却能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表达一定的语气神情;除代词外,都不能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只起辅助作用,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语法功能远比文言实词强;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灵活多变.由此可以找到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规律:依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关系来辨识虚词.以活对活,学会辨识,是攻克学习文言虚词难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生成语法的中心语理论分析了副词性状语及形容词性状语中"地"的句法行为和句法功能,认为状语中的"De"和体词性结构中的"De"一样是一个功能范畴,能作为句法成分的核心,并决定所在句法成分的最大投射且保留其语类特征,文章提出副词性功能范畴假设,以保持状语成分解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很早就出现实词和虚词的区分。虚词大都是通过实词转变而来,通常是由于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或者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意义。本文对“却”、“了”两个虚词的语法化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描写,并从历时的角度对其演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自《马氏文通》以来,对于虚词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多是从意义和功能两方面对虚词进行定义。但是众说纷纭,仍无定论,其中认为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作用的观点并不能得到普遍认同。通过回顾虚词定义及其研究的四个阶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虚词不"虚"的三条理由。首先从逻辑上说虚词有词汇意义;其次虚词的源头是有具体意义的实词;最后虚词的发展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又包括虚词具有稳固性、复音化、同义词、词义的变化、构词能力和兼类多职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安陆方言的双宾句与普通话相比有各种不同的句法格式。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来看,有"给予"双宾句、"获取"双宾句、"称说"双宾句、"告知"双宾句、兼语双宾句。从句法格式来看,有直接宾语在前、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也有间接宾语在前、直接宾语在后的双宾句,还有在双宾语之间用虚词"得"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汉语介词可以作为不同类型主题的标志,包括作为语域式主题、论元共指式主题以及论元式主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然后讨论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本文认为介词作为汉语中最有争议的虚词类别,在不同语体中的功能表现很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汉语主谓句中几种常见的非向核性句法成分,包括主语位置中的非向核性句法成分、宾语位置中的非向核性句法成分以及状语位置中的非向核性句法成分。不管是哪种句法位置中的非向核性句法成分,它们至少同主谓句中的一个向核性句法成分同现,相互问存在语义指向关系;否则,非向核性句法成分不可能出现在主谓句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文化自信自强的不断提升,汉语逐渐成为了世界级的热门学习语言。中国为了丰富汉语的语言研究工作,成立了中文信息处理信息组及中文研究中心,并对大量基础汉语语言资料词汇建设及汉语知识库中的资料进行了充分完善,但对汉语中的文言虚词的研究尚处于未完善的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倒装句四种,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难点主要是对文言文句式中虚词的研究及词意判断,分析文言虚词的语义及句法特征,可以丰富文言虚词的研究工作,帮助理解文言虚词的句法及语义,更加清楚地掌握汉语文言虚词的意义及使用语境,从而使文言研究工作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