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仰与理想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始终是当代大学生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倍受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正处于发展构建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精神信仰迷失是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精神信仰迷失主要表现在盲目崇拜市场经济、价值观易受冲击、道德缺失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与精神信仰在思想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强化高校政治理论课、把握网络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是培育大学生的精神信仰、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迷失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究竟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证课题。本课题组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最新情况,包括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的类型、程度、生成原因,重点调研宗教信仰对大学生发展的利弊影响和影响程度。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和概括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征、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取向,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力量比重,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问题、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现,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生动素材.文章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信仰观特点,探讨北大荒精神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契合点,探寻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新时期思政课教师应与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来认识信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来感化信仰,借助形势和问题来强化信仰,通过宏伟目标和蓝图来激励信仰,与现实相结合使当代大学生明确信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受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消极社会现象、道德失范现象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信仰方面也出现迷惘,空虚现象。在社会转型期,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并完善高校道德信仰教育体制,引导大学生坚定科学正确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宝贵的优良传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而有重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有积极、向上的,对民族精神有着正确的、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的民族信仰,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在途径和方式上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对新时期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面对我国目前信仰状况的严峻形势,作者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创造良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队伍中的精英,他们的精神信仰将直接影响祖国的发展和未来。当代大学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信仰迷惘、信仰低俗和信仰非科学等现象,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主体源于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产生信服,并作为自身精神寄托的思想活动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西方思潮纷纷涌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致使当代部分大学生信仰日益多元化、功利化,部分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淡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这既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存在缺失的现状,在开展信仰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既有日益感性化、感官化的价值理念的挑战,也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的挑战,更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梦。高校应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推进信仰教育,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信仰是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它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主流信仰、宗教信仰和其它信仰状况的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相似文献   

14.
秦家沛 《文教资料》2009,(30):201-202
信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非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信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信仰是人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基于物质基础上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基于信念又高于信念的精神指导。信仰是通过长期行动与实践总结出的精神追求,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和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也存在着诸多信仰危机问题.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及表现形式中,提出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肖欢  夏韬 《教学研究》2007,(1):29-32
信仰是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现象,它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华中农业大学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主流信仰、宗教信仰和其它信仰状况的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相似文献   

18.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点、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汪永生 《文教资料》2011,(4):118-119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危机。本文从阐明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大学生信仰的重塑。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信仰多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性等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影响,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危机.各高校和全社会都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去加强和推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大学生信仰教育,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他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为他们政治上的成熟和全面健康成长创适良好的社会氛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