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新的命题.近年来,世界最权威的教育研究团体全美教育研究会的年鉴《教育研究评论》每期都以一定的篇幅讨论教师专业的发展,英国2002年出版的《世界教育年鉴》标题为“教师教育:困境与前景”中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正在代替课程改革,发展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从教师发展理念、发展取向进行了转变,新的时代背景需要更为适合的组织模式,培训中新兴的技术手段整合衍生出更为有效的发展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教育的背景中,不断地与其生长的社群进行信息传递、技能交流、智慧碰撞和文化构建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名家领航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师专业发展、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以高校引领为特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四种路径,通过这四种路径,教师能够形成精益求精的专业文化、追求实用的教学文化、崇尚研究的教研文化和求真务实的发展文化。研究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讨每种路径所需的运作条件,对推动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大学英语教师应着眼于专业发展的四大取向,以知识储备和教科研究为基础,以反思和行动研究为途径,通过同伴合作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最终促进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观具有自觉性、合作性与实践性特征。针对当前高职青年教师生态发展现状,从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观的本质要求出发,构建高职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合作发展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性质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在目标、内容与组织、评价、资源和教学过程方面具有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性质。在知识技能取向、自我理解取向和生态改变取向以及三种取向的结合下,教师专业应有不同的发展,以应对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形成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理智取向策略、实践反思取向策略和生态取向策略,它们都强调教师通过种种不同的方式方法优化和丰富专业知识以实现专业发展。由于高尚的道德既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教师提升专业知能的重要内在动力,且有助于教师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专业知能的功能,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取向策略应受到重视。要有效实施该策略,教师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自身等相关主体必须坚持道德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道德的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掌握道德规范与培养道德智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专业化作为教师发展的目标,既是教师提升个人专业水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出发点,是理清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发展进程及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各国相继推行课程改革,以切合世界发展的需要。然而,教科书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教科书都是教学和学习的最重要素材。教科书的形式可能会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变,但仍是难以取代的工具。近年,教科书研究已有长足进展,包括理论上的研究、经验上的研究、方法上的探讨。此研究聚焦探讨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及问题。首先,介绍过去20年教科书使用的研究成果;其次,从上述研究成果中分析教师使用教科书所展现的问题,结症在于教师过度倚赖教科书;最后,分析解决问题的取向,建议必须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针对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的问题,需分析教科书、教师、学生、学习等因素之关系,从而理顺解决的取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终身学习的方法、终身学习的境界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吴琪 《考试周刊》2013,(97):16-17
"叙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围绕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方面探讨了"叙事"研究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要论述了"叙事"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三个作用:"叙事"是完善个人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持续的、系统的过程,主要强调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专业自主是教师本人对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的凸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性、多元性和差异性的体现,是使教师最终获得其专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的驱动力。专家型教师始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着一种自觉的状态。专家型教师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其专业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具备坚定的职业志向、不断挑战常规的勇气以及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教师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专业自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任务还比较重,教师专业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困难不是来自学生,而是来自教师。高校教师过分强调自身学科专业的倾向还很普遍,这成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难度。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廖丹 《科教导刊》2022,(24):63-65
随着终生学习理念的发展与推广,终生学习成为各行各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尤其在教育行业,终身学习对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教育教学专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从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基本含义着手,总结出终身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新思路,以期在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讨中碰撞出新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实践为取向,以意义为单元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尝试。意义总是在人与事物或他人的联系中显现的。使人与事物或他人相联系的,正是人的能动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所实现的正是对意义的理解、追求和创造。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教师的使命。以提示教师对教育的意义、对自己所授学科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联系及其教育意义、对怎样使教育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都具有清醒的意识,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实现教育意义的思维策略,实践-意义取向以意义的追求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着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文化”、“合作”、“社群”和“背景”等,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理论出发,试图构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虚拟实践共同体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阐述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概念、生态特征,并以印第安那大学的探究学习论坛为例,简单分析了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并总结出虚拟实践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要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执行教师专业标准既要深入分析其价值取向,又要正确确立实践导向。根据对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提出"生本"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导向的原则、路径、方法,目的是使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正确,路径准确,做到既有效果,又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由"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逐步转向"生态取向",然而,目前,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阻隔、师范教育制度阻隔、教师培养方式与教师个体生存方式钳制等,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生态失调、教师群体生态失序、教师生态系统失衡等,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为此,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回归到应然的专业发展生境中,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才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研究》2016,(3):24-29
大学与中小学以及其他机构(如政府)之间的伙伴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情境。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解,伙伴合作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策略也不同,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取向、人文主义取向和生态取向。本文分析不同取向伙伴合作的知识观、教师专业发展观、大学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并强调理论与实践探究中对这三种取向的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智能时代下,人工智能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智能技术拥有优越的算法和自主决策能力,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研究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三大机遇: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自我发展、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资源获取、人工智能驱动学生评估动态全面化。文章梳理了三种挑战:技术门槛与应用挑战、数据采集与算法伦理、角色定位与态度迷失。基于教师应用智能技术存在的问题,需从掌握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坚定人工智能专业信念,树立教师人机协同信心;培育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建立终身学习的资源库三种路径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根植于技术理性,技术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将教学隐喻为生产技术,将教师隐喻为"技师",强调对教师进行集中划一的培训以完善教学技能。它偏重教师认知技能的发展,易于操作实行,然而却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也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必然是超越于单一的技术取向,实现多种取向的多元共存、互补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