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科学》这门学科强调以细微的观察入手,到对某种事物做出某种解释以及得出结论为止,最后落脚点自然是知识,这样也可让学生遇到问题时科学地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可当我第一次走上科学讲台,当我按照语文课的方法照本宣科时,学生们竞都耷拉着脑袋,目瞪口呆,教室里顿时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3.
王廉 《宁夏教育》2008,(6):63-63
科学课是一门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一门学科。探究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实验设备缺陋、无实验室的特点,因地制宜,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可当我第一次走上科学讲台,当我按照语文课的方法照本宣科时,学生们竟都耷拉着脑袋,目瞪口呆,教室里顿时死气沉沉。为了尽快提高自己,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我认真地重温了“老顽童”张鼎儿老师寓教于趣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在科学课上提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关注科学、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碰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运用体验的方法,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正确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理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并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亚芬 《考试周刊》2014,(53):75-76
<正>《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体会。一、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课堂教学就其认知过程的实质而言,就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无限循环的反复转化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  相似文献   

7.
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认知活动中的一个中心环节,问题表征就是问题理解,是问题解决者构建的关于问题的认知结构,是对觉察到的问题的初始条件、约束条件的解释。在小学科学日常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尝试科学问题解决时,教师往往更看重学习的结果,淡化了“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到基本目标领域。要求“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目标,已得到普遍认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具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反思我们所走过的教学路程,不难发现:一方面是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与模仿中接受学习的。我们重结果,轻过程;重量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促进作用。所谓有序思维,就是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沿着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优化程序步步向前推进,直至有效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数学知识是为实际生产服务的,是用来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在世界现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模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也日趋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就是要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小积累,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探究就是探讨追究,是探究者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或创造的过程,通过探究,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或体验,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中我们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还是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文荣 《成才之路》2009,(31):70-70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仅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还可学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就是引导学生怎样学习,要学就靠老师引导。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如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如何设置变量,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如何对待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如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等等)。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走许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我认为,《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科学素质发展的全面要求,是完全符合国家关于培养创新性人才需求的,也是完全符合数学教育所具有的综合功能。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对“探究能力”的理解。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就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探求本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究底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问题是探究的基础,而探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究能力是指教师采用有效方法,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  相似文献   

20.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许多时候只需要了解大概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因此,估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见,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