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行教科书中,对气相反应平衡受体积变化的影响,归结为压力对平衡的影响,这与本文讨论的问题实质是一致的。但教科书多从压力改变引起体系Qp改变的近定性方法进行讨论。本文试从平衡常数出发,对由于体系体积改变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情况加于讨论,以求能进一步说明压力改变对气相反应平衡的影响。对一般气相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形式可表达如下: aA(g) bB(g)(?)q(g) γD(g)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因条件的改变,使原来平衡的化学反应重新向某个方向进行,直到达到新的平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概括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3.
在职业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是包含溶解平衡、电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的一个平衡理论体系,而化学平衡则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分析其他平衡移动的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涉及到的两个问题,化学反应速率描述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平衡描述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有多少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即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平衡问题实质上也是速率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以可逆反应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为理论基础,来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于教材中采用文字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本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示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平衡的移动过程,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准确的判断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化学平衡的特征可以概括“成动、定、变”三个字,也就是说,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随着平衡体系条件的改变,化学平衡会发生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打破,将建立新的化学平衡。下面是在反应体系的其他外...  相似文献   

4.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和“化学反应方向”都属于化学热力学研究范畴.而一个反应在条件一定时只有一个热力学方向.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改变影响其平衡的一个条件时,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其移动的方向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平衡的移动是一个过程,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等温式,利用K与Q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因条件的改变,使原来平衡的化学反应重新向某个方向进行,直到达到新的平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概括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
解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的这类问题,基本方法一般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结合给出的已知条件(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分析反应图象的特征,如图象的起点、拐点、断点、终点等;二是分析图中各个要素的含义(如横、纵坐标的意义),图象的变化趋势及图中标注的其他条件(压强、温度等);三是掌握判定平衡移动的方法,熟识平衡移动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知识,儿其是改变条件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和化学反应方向这两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下面就此关系通过改变浓度举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比较这两个概念1.化学平衡移动。所谓平衡移动,是指同一个反应的两个不同"终态"间的关系,是"旧"平衡与"新"平衡之间的关系。但在改变化学化学反应条件后,还没有达到平衡前,这只是一个化学反应方向问题。2.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进行的一个过程,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均可讨论化学化学反应方向问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一章是化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等许多概念和原理。自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一章往往缺乏整体的认识,对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够清楚。不是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平衡移动孤立起来,就是把它们混淆在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气相化学反应体系、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体系、气固复相反应体系中物质标准态的选择与平衡常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各种不同反应体系中物质标准态的选择及相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对各种平衡常数的有关性质做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0.
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就如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种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处理方法 1.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就如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件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的"三步判断法".目的:阻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的改变;方法:化学平衡的移动;结果:阻而不止.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化学热力学平衡体系;应用目的:定性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因素改变:改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名称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复习二、教材分析苏教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三个单元: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3.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课题是针对第2单元的平衡常数和第3单元的平衡移动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4.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化学反应中的一类,其水解平衡移动规律完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本文对外界条件的改变对CH3COONa H2O!CH3COOH NaOH水解平衡体系的移动是如何影响的进行了探讨。一、温度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由于CH3COOH和NaOH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H3COONa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该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增大水解程度的方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增强;降低温度,该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减小水解程度的方向)移动,溶液的碱性减弱。二、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CH3COONa的水解反应是在溶液里进行的,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无任何影响。因此,改变平衡体系的压强,CH3COONa的水解平衡不发生移动,其水解程度不变。三、浓度的改变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1、增大CH3COONa的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CH3COONa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碱性减弱。2、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质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水的质量增加后,溶液中CH3COONa、CH3COOH、...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标中的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与本文研究的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和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鱼肉样品中的多氯联苯进行检测,并对这几种检测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和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食品中的多氯联苯时更加快捷、高效,便于检测人员对鱼类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残留情况作出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16.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告诉我们,在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里,如果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可是由强酸弱碱或由强碱弱酸生成的盐类物质在发生水解反应并已达到平衡时,无论增大被水解盐的浓度或是稀释被水解的盐溶液,水解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就是说,无论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都朝同一个方向移动,这不是明显违反平衡移动原理吗? 应该看到,这类盐的水解反应具有与一般化学反应不同的特点,这里的水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当我们用加水稀释的方法来减小盐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后续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重要基础,也是分析各类平衡移动问题的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解释生产、生活、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要求能从电离、离子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概念,我们运用图示米进行教学。一、化学反应速度 V 和反应时间 t 的关系例题:对于反应 H_2 I_2■2HI—Q,试回答:(1)哪些图中表示改变反应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引起这种移动的原因是什么?(2)哪些图表示化学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速度改变了,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平衡移动原理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由于变动条件,可以使平衡向某一个方向移动,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当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使学生加强感性认识,学会透过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下面介绍几个浓度影响平衡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考生解答这类题时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摸索出利用图像快速准确解决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平衡移动方向判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