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媒体出现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已是必然之势。新型的社交网络媒体微博,因其具有传播迅速、受众范围广泛、即时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现代博物馆展示自身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平台。本文选取了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前在新浪微博中的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力求得出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为其他博物馆的微博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时代的社会环境中,数字展示及新媒体对于博物馆来说是如虎添翼。如何利用利用数字展示及新媒体传播,是我们不能不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互联网与手机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方式和空间,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博物馆将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如何利用新媒体以提升博物馆信息传播能力?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馆信息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馆信息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馆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为一体的公共机构,“丝绸之路周”活动包含了展览、活动、研修班、学术专著等丰富内容,旨在弘扬丝路精神,通过媒体的宣传、活动的举办,将丝路文化与博物馆教育结合,发挥特有的功能,是一种具有新意的博物馆文化传播。从哈罗德·伊尼斯的媒介理论入手,从时间、空间和时空融合的新媒体传播三个方面回顾“丝绸之路周”的整个传播路径,解析活动传播细节。  相似文献   

5.
2017年以来,从春节联欢晚会、《新闻联播》的新气象,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开播与发展,都向我们展示着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中的效果与力量.好的新闻传播一定是具有温度,带有情感,充满人文关怀与文化意义的.在新媒体环境中更是要充分利用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新闻传播中,在新闻稿件制作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充分注意对新颖的传播形式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博物馆传播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根据受众对于传播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需求的分析,本文提出:多元化传播是当代博物馆自身功能变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更是博物馆应对外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博物馆传播特征、受众需求和博物馆多元化传播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传播的多元化需求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华 《中国博物馆》2014,(3):97-106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型的网络媒体——微博具有方便及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浪微博为例,对当前新浪微博中博物馆微博的数量、类别、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应用微博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博物馆微博在自身运营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巨大优势和潜能,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微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收藏、展示、传播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遗产的“投影机”,也是当代文化的“发生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趋势,曾经作为静态展示场所的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能动性主体。中国的博物馆实践在吸收了西方博物馆模式的同时孕育了以地方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博物馆范式。对博物馆视域下的民族文化展示进行思考,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基于数字电视进行文化资源的展示与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机构新媒体服务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内容加工、展示设计和服务管理三个方面对文化资源展示与服务规范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数字电视标准规范不断完善,使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现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手机、IPad等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为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保障。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发扬的重要场所,在新媒体时代下也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提高博物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对博物馆未来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博物馆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卫红玫 《新闻世界》2013,(9):249-250
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时代的鸿沟,其传播形态跨越地域和时空,具有丰富灵活的传播途径,以及高覆盖率和准确的信息传递,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已经广泛的服务于文化传播领域,其中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更是借助其优势,传播新的地域文化形态,弘扬中华民族的正能量,同时打造博物馆自身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长期作为展现文化的窗口,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承担的职能会有差异,随着科技进步带动传播大环境的改变,相应的其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在传播路径上的转变以及部分创新。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在变革博物馆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同时也重塑着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体、客体与对象。从研究文献看,我国博物馆数字化研究队伍已形成规模,但协作性较低,研究视角具有多样化特征;研究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始期、集聚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研究网络不断拓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博物馆运营管理数字化、文化资源展览展示数字化和博物馆数字文创是博物馆数字化的四条主要路径,数字化有助于博物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文化创新并促进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职能随社会发展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一直是博物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通过对携程旅行网和大众点评网的公众留言文本进行语料分析发现,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集中在历史文化、文物展示、公众教育、参观服务、游览体验等方面。博物馆需要紧紧围绕公众需求来开展线上文化传播,制定传播策略、产出传播内容,以达到博物馆完善社会教育职能、优化服务效能、扩大受众群体、促进文化传承的终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博物馆的活动空间和影响范围超越了馆舍的局限,更多地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目前,国内对博物馆功能的探讨集中于如何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实践层面集中于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宣传功能等的研究,而对于博物馆传播效果和模式的分析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功能在社会层面的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和效果的研究,以受众、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播、跨文化的交流等作为思考博物馆功能之时的核心问题,探索博物馆作为进行文化交流和社会沟通的媒介;在理论层面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探索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播模式,探求社会文化的因果关系,在社会实践层面探讨不同社会群体成员与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之间的解释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孟威 《当代传播》2022,(1):10-14,50
本文通过新媒体文献研究认为,2021年度新媒体研究主题呈现新的整体特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媒体融合、舆论舆情、文化与信息内容传播、思想理论、技术创新应用与效果、公共卫生与健康传播、新媒体治理研究等八个方面;在短视频传播模式架构、舆论与情感关系、新媒体国家形象构建、新概念、新话语的理论阐释,技术与具身传播、信息传...  相似文献   

17.
数字博物馆不同于传统的实体博物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博物馆中展品展示对于视觉上的要求更加多元化,视觉设计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中成为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阐述了视觉设计在数字博物馆中的价值、功能及作用,从数字博物馆网站用户界面、展品展示、互动娱乐三方面分析了视觉设计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数字博物馆视觉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要:城市博物馆在新世纪建设与发展高潮中,应自觉将博物馆业务与在地社会变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城市史的研究和解读,丰富城市史的展示和传播,优化公众教育和活动,真正融入现代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成长记忆中,成为市民的良师益友,引领公众感悟社会变革,实现全民共享文化的理想局面。关键词:城市博物馆;社会变革;城市史研究;展示;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9,(Z1):125-126
<正>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的产物,是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建设的标志。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成立了各类的博物馆。从古至今,档案在博物馆中以藏品、实物档案作为陈列及展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日趋成熟并且广泛普及,应将有价值的档案与新技术进行创新融合,应用到博物馆的展示传播中,新技术与传统档案的碰撞,可以为参观者创造更好的参观体验,充分展现各类档案在博物馆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鲜明的特色、陈列中对新媒体的设计与利用,以及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为了宣传和推广世博,利用新媒体开辟的网上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给各国文化信息传播和上海世博会形象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参与世博的心理需求.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博物馆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树立良好的博物馆形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