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容有类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此言不错,因为人有一种美德,叫做宽容。  相似文献   

2.
本观点鲜明,论理透彻充分,对“宽容”的论说超出了一般的伦理道德范畴,将它提升到了“智慧”的高度,赋予宽容以更新的内涵。这也是小作善于思考的智慧的结晶,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点鲜明,论理透彻充分,对“宽容”的论说超出了一般的伦理道德范畴,将它提升到了“智慧”的高度,赋予宽容以更新的内涵。这也是小作者善于思考的智慧的结晶,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恕、包容。宽容是一种善良和美丽,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教学中呼唤这样的宽容,因为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爱。  相似文献   

5.
技法点拔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们常用这句话劝慰别人或告慰自己——做人要宽容。的确,同一片蓝天下,只有宽容才能和谐共处。材料引用了一副对联,围绕着“宽容”展开,材料的小结也是以“宽容”为关键词,因此,我们可以将写作的中心确定为“宽容”。写好这篇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6.
宋亚军 《学语文》2005,(3):22-23
美的散文是诗意的栖居,它能用平平常常的方块字,堆聚出一种意境,透射出一种韵味,让人叹赏流连,手难释卷。本文就有一种哲理诗的韵味在流淌。开首,以花喻人,顺势引出一代文豪雨果的事例,然后用诗一样的语言作精警归纳:“生命有的时候很苛刻,它要一个完美的灵魂;生命有的时候很宽容,只要一个微笑,甚至一个表情,就满足了。”这句话,韵味丰厚,极具张力。下面,用“人生的任何风景都在我们左右两边”做总述,然后,用“晴”“阴”、“歌”“曲”、“生”“死”等做“左”“右”的形泉化例证。思维独到而开阔,思考深入而缜密,渗露出哲理思辨的气患。接下来用泰戈尔的话叠印话题后,又生发出一段韵味悠远的议论“幸福在……每一个高尚的灵魂,在我们……那一处,那儿离天很远,离云很近……”最后。更是用形象化的诗一样的语言,带着读者步入哲理思考的天地。有诗意在飘飞。有哲理在穿潘.白有一种独到韵味飘逸文间。  相似文献   

7.
[文题]以“包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题解】 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包容与宽容意思相近,但比宽容的意义更丰富。  相似文献   

8.
少女的心思     
老师常常说:“年轻无极限!我会肆无忌惮地接下面一句“统一冰红茶”,老师仁慈的眼神宽容了我,我是一个女孩,却有男孩子的性格:想笑就笑,有话直说,从不忌讳什么。  相似文献   

9.
齐燕群 《辅导员》2014,(18):29-30
雨果曾在《悲惨世界》里写道:“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爱默生也说过:“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相似文献   

10.
陈乃香 《新高考》2004,(5):11-11
这类话题的关键在于它要求我们关注生存环境(自然的、人文的),关注别人生命存在的独特意义,宽容地承认文化的多元性、互补性,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在生命中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宽阔的心胸谋求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发展,达到“双赢”与“多赢”。要做到这些,应基于对“自我”和“他人”的明确理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浪子有了回头的决心;因为有了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悔改的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12.
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度量、一种涵养,更是一种品德。教师只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学生,就会营造出一片平静和安宁。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学生心灵上的阴影,一个宽容的眼神可以缓解学生身上的压力,一个宽容的动作可以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宽容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宽容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那么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妙用“宽容”,把它当作一把金钥匙呢?  相似文献   

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给学生一次犯错误的机会,更要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有人说宽容会变成放纵,我认为适当宽容是大度和博爱;有人说遗忘意味着背叛,我认为有度遗忘是为了开拓更美好的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会宽容,懂得遗忘”是一种崇高的师德,一份真挚的师爱。  相似文献   

14.
“宽容”在这篇文章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是不过分的挑剔,是不尖酸刻薄,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朋友的欣赏,是对工作的执著。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在时空的隧道里,了解了“在一无所获中学会宽容”的内涵。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既深化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同时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毛主席也说过:“允许人犯错误,改了就是好同志嘛!”由此可见,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一种美德。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而是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督导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6.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阳光。宽容是一种依托于博大胸襟的高尚境界。宽容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爱是宽容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先学会爱。学会宽容.不仅是对我们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提高。而且是一面向别人展示自己道德修养高低的镜子。这是两篇与宽容相关的文章.或叙事或言理。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有一首小诗叫宽容的种子,“宽容是开春的风,宽容是冬日的阳”。将“宽容”用于课堂教学,可起到润物无声、凝结师生感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与美德,是一种无私与慈爱的表现,也是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著名文学家雨果这样说到:“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是对宽容的赞美。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涵养、一种真诚,宽容心教育是一种对学生尊重、关爱和信任的教育,宽容心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激发出学生自我教育的热忱,使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面对学差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一个宽容的教师,要宽容在成长过程中有缺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生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是青少年学生心灵中缺乏宽容精神。宽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它有利于个人福祉的增加和社会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宽容”,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创设宽容的环境,这也是一种示范性的宽容教育;让学生“学会宽容”还需要直接的宽容教育,宽容教育应避免方式上的“灌输”,需要具有内容和方法上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视域中的“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将“宽容”置于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理论视域中,才能对“宽容”做出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解读。首先揭示宽容作为解决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而生的价值一手段性范畴、历史性范畴、权力性范畴的内涵,指出宽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以及内具“解放”的价值取向。其次,揭示研究宽容的四种范式,即“个体美德式宽容”、“规则、制度式宽容”、“共识性宽容”和“共在共生性宽容”,呈现出宽容范式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及其功能;最后,进一步强调宽容蕴含着批判性立场和建设与发展性取向,彰显了“目的性宽容”与“手段性宽容”的本质分野,最终表达了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构历程中,必须从宽容理念、宽容制度与宽容思维等多维度进行反思,充分发挥出“宽容”作为一种价值纽带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