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现在全国共有660多个新闻专业教学点。但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正如有文章指出的那样,“新闻单位选人才,并不向传媒学生倾斜,而学生在为不能‘学以致用’困惑的同时,还要承受‘毕业就是失业’的压力。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们认为,充分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实现业务课教学实践化和实践教学课程化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其中,《读报评报》课程的设置就是这一理念的产物。本文即是对这一课程在整个新闻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进行阐释,以期引起新闻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很幸运,好时候让我们赶上了。说这话,丝毫没有“国家不幸记者幸”的意思。只是想说,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几件大事,确确实实举世瞩目、惊天动地,而大事当头,中国的媒体和记者表现相当出色,不负国家和民众,真正发挥出了新闻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报刊研究的视角拘泥于以传者为中心,忽视了对受者的研究,尤其是作为个体的受者阅读报纸的体验。本文借鉴凯瑞的文化研究取向,提出报刊研究的另一种可能:从报人办报的史实论述转向读者读报的体验,研究的对象从报人转向读者,研究的内容从报业对社会之影响转向文本对读者之影响。  相似文献   

4.
成都军区某装甲旅充分利用报纸上刊登的时事政策、先进典型事迹和各种资料,拓展部队思想教育的效果,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而且提高了干部骨干组教能力,使部队经常性思想教育落到了实处。一、认清报纸育人作用,努力增强官兵读报评报的自觉性。旅党委在分析部队  相似文献   

5.
贾瑞君:在北川的两个月 今年是我6年记者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年,四次入川,两次生死考验,写满4个采访本,发表稿件70多篇。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省档案馆在浙江展览馆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展览期间。收到一位名叫顾芰英的老人的来信.向我们表达了捐赠其兄顾建平相关档案资料的愿望。信中写到“我在浙江展览馆参观‘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看了大量史实展,教育至深……联想我兄顾建平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一生.他爱国敬业,  相似文献   

7.
宋群  吴永川 《军事记者》2011,(12):38-40
他真的走了.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2011年11月5日凌晨,他,我们尊敬的军旅老新闻工作者薛真.病逝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6日,他的孩子们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恭送至北京大学医学院.作为他最后一次对社会的奉献。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一张张绝版的报刊原件,一叠叠珍贵的文献手稿,一件件亲历的访谈记录,对于新闻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信息来源。3月18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离休干部、原杭州日报社总编办主任徐运嘉先生将其多年悉心保存的40余万字的《杭州市志·新闻卷》资料卡片,以及许多有关浙江、杭州新闻史的珍贵书信和照片无偿捐赠给杭报集团,为正在编撰的《浙江通志·报业卷》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新闻史料。来自浙江省新闻志办公室、浙江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城市学院的10多位专家和学者在现场共同见证了资料捐赠移交。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16日,老报人和新闻教育家顾执中,以98岁的高龄辞别人世。噩耗传来,顾老创办的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新老校友和新闻工作者们,无不心情沉重,默默哀悼。本来.大家殷切期盼他至少再多活两年,成为“百年人瑞”,然而,天不假年.他遽然魂归西天,徒唤奈何啊。  相似文献   

10.
一、报道案情要客观全面,防止题文不符2011年12月15日新京报的两条法警新闻,因为题文不符而引起笔者的注意,即A12版消息《怕孙辈被虐待老翁砍亲戚》和A20版的消息《涉案巨款被盗村官不敢报案》.第一条消息报道的是一起关涉两条命案的刑事案件,而标题根本无法让人感觉到案件的重大.文中描述69岁的杀人犯王奇“持尖刀刺扎”自己的堂叔侄和侄媳致死,但是标题却是“砍亲戚”,这个“砍”字描述的动作与“扎”字显然不同,如此简单的用词出现差错,很不应该.几年前该报报道通州一起杀人案时,也是把“扎”人致死,在标题上描述为“砍”人.看来,“砍”字和“扎”字的涵义,需要特别向版面编辑指出这种惯性的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民族报业在民国初期开始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人才,他们怀揣着新闻理想,践行着新闻精神,黄天鹏就是其中一位。本文以黄天鹏的新闻实践经历和著作为依据,分析其为公共利益奋斗、追求新闻自由、勇敢无畏的责任感和以新闻为主的专业主义精神,希望当今的新闻人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也是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3.
美国报业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坏消息让中国报人感到恐慌和困惑.中国报业的出路在哪里?无论从报业发展的过程来看.还是从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来看.中国报业应该还有很长的路可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读报”已成为许多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新亮点。大大小小的读报节目充斥着银屏。报纸与电视的这次“牵手”,极大地弥补了电视在新闻评论方面的欠缺。长期以来,报纸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而见长,而电视则以形象直观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新闻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学生实习或者参加工作之后会形成对大学所学知识的颠覆性认识,这迫切需要我们改革新闻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读报评报》就是一门和新闻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将之作为必修课开设有助于学生联系实际、密切和实践的关系。但这样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难以实现良好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维新派报人既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新闻通俗化的最早实践者和推动者。虽然他们当中对报纸语言通俗化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数报人认为,报纸要达到开民智的目的,必须走通俗化道路。维新派新闻通俗化思想,过去常常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大众化"的开端。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却没有注意"通俗化"与"大众化’的区别。维新派提倡用白话写新闻、办报纸,虽然对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对民众知识的提高,对新闻业务的改进都具有积极的贡献,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只属于语言通俗化层面,与"新闻大众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在开展读报评报用报活动中,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形势任务、紧贴官兵思想实际,不断赋予读报活动新内涵,摸索总结了“读报内容重点化、读报时间阶段化、读报形式多媒体化”的读报方法,使官兵在读报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全团官兵抓准备、谋打赢、作贡献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王军 《新闻界》2003,(5):29-31
当前,随着谈话节目的走红,尤其是凤凰资讯台的《凤凰早班车》、《有报天天读》等栏目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不断攀升,国内多家电视台开设了“电视读报新闻”类栏目。但从目前已经播出的节目来看,栏目策划理念陈旧,毫无新意,主持人居高临下的说教味浓,缺乏创意的突破和形式的创新,播出效果自然和期望值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结合具体案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一、多重新闻业如今,在美国和欧洲,“多重新闻业”悄然兴起。所谓“多重新闻业”就是指不同媒体之间素材的共享与重构,对一则新闻素材以多种形式加以表现。比如首先在报纸…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改革开放50周年和大众日讨艮70周年庆祝活动刚刚结束的日子里,在山东省老记者协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大众日报原副总编辑方正同志回忆了上世纪的一段历史。他说,就大众日报而言,当年反右派反的就是改革。总编辑刘建同志为什么被打成右派?就因为他主张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太阳雨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建对创新有着切身的体会。“上个月,我们新的技术营销推广获得2007年十大中国营销推广奖。和我们同台领奖的,有海尔等10家企业。”徐新建说,与《新华日报》这样的知名媒体合作,不仅仅是做广告,还要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企业文化思想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