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全国第十一次广播工作会议上制定了改革广播电视事业的蓝图,提出调整事业和技术政策,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以下简称“四级办台、混合覆盖”)的方针。五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进行认真的总结与思考,以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广播电视系统的改革推向前进。“四级办台、混合覆盖”的方针究竟正  相似文献   

2.
2003年国家广播影视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是一个可以同20年前即1983年中央批转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相媲美的好文件。如果说1983年那个文件的突出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简称“四级办”)的话,那么,如今这  相似文献   

3.
张雅兰 《传媒》2016,(19):41-43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是以地市级电视台的异军突起为标志的,这缘起于1983年3月底,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此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的格局,这一发展的显著特征便是地市、县级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的数量扩张.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我国四级办台国情下最基层的广电媒体,也是所在县(市)的权威媒体和主导媒体。与广电系统内中央、省和地市二级大台相比,县级台无论在频道、频率、人才、新闻题材、受众市场等资源占有上均处于弱势地位,根本无法与大台相提并论。但在各类大众媒体间的竞争中,县级台却同样受到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以下简称广电报)是广播电视系统“声、屏、报”三位一体宣传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四级办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副产物。因为前三级(中央、省级、地市级)都办有这类报纸。现今把它列入生活服务类报纸之列。就全国来说,“广播电视节目类报纸仍是生活服务类报纸中单一品种数量最多的报纸类型。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与改革的年代。“四级办”方针的提出,使我国的广播电视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于今已达到星罗棋布的程度,其中80%左右的广播电视台是设置在省会市以下的城、镇。同中央台、省级台及部分实力雄厚的省会市台相  相似文献   

7.
<正>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制定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县级电视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收入已成为县级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脉,事关它们的生死存亡。近年来,县级台广告经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钱笑 《新闻知识》2005,(11):94-95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电视普及的冲击,广播媒介曾一度走入低谷。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1983年的第十一次广播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和“四级办广播”的发展战略,1986年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拉开了我国广播改革的序幕,出现了广播发展中的“直播热”、“主持人热”、“板块热”、“热线电话热”等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竞争必须有利于提高整体宣传效益广东汕头电视台林仕藩1983年,全国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复盖”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它给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带来了春天,各地的广播电视一派生机,”蓬勃发展.以...  相似文献   

10.
构建“区域大广播”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区域化大广播”新格局正在形成中。适应这一潮流,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地方电台的办台理念、经营理念、办节目理念等都将发生重要变化。广播节目的地域性、深刻性、适用性等特征将越发彰显。电台打破级别界限的“区域化时代”即将来临。本文对“区域化大广播”现象从形成原因、主要内涵、重点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之管见孔丹,赖珀1983年,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其精神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尽快把我国落后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上去,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陈超 《新闻世界》2012,(1):15-16
20世纪90年代,针对广电系统出现的“散、烂、乱、小”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公共频道应时而生。制度改革设计者的初衷是通过设立省级公共频道实现“四级办电视”到“三级办电视”的转变,实现县广播电视台自办频道向播出时段的调整。然而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县电视台的职能不仅未能按照预设的改革路径转变,而是自发式做大,追求频道数量上的扩张,这也使其陷入内在发展扩容与外在政策受限的尴尬处境。只有地方党委、公共频道、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合力,对县电视台在职能改革、播出平台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给予关注重视,才能解决好县电视台在职能转变中出现的尴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进行了一场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变革。今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正在向既定的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前进。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同样经历了全面的变革和快速的发展,实现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政策突破为特征,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和中央批准调整发展方针为标志,以实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和推动以新闻改革为龙头的全面  相似文献   

14.
陈世海 《视听界》2011,(5):84-85
县级广播电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的。走过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县级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传播技术突飞猛进、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不顺应趋势,求新求变,县级广播电视必将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5.
翻新节目和举办活动是各家广播媒体应对激烈竞争,提高影响力所善取的两大举措。随着竞争的加剧,做活动受到了媒体的特别重视,并且做活动也有了一些时尚的称呼:“媒介推广”、“媒介营销”、“办立体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等等。这些时尚的称呼不仅仅是对活动叫法的改变,而且也反映了广播媒体做活动目的的变化——已经由单一的扩大影响向塑造品牌、推销品牌、培育市场等更广更深层次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的不断落实,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站迅猛发展,每一台、站的每套节目都要有它的覆盖网。随着事业建设的发展,这些覆盖网会越来越大,要使各台、站的节目都能经济有效地覆盖,就必须有一良好的覆盖规划,否则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广播电视覆盖规划的优化是广播电视软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自1978年伴随着整个传媒业的真正复苏以后,既经历了八十年代的"专题时代",也经历了九十年代的"栏日时代",在新世纪的今天,又跨入了一个多频道激烈角逐的"频道时代"。面对现实,我们必须正视频道、研究频道,这是事业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热起:雨后春笋我国电视始于1958年,经过二十年的沉寂之后,在"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指导下,呈现了中央台、省级台、市级台和县级台平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众多的现代化传播工具各自展示自己独特的优势,刺激着广播工作者去思考这样一个课题:如何在竞争中强化优势?如何在竞争中发展自身? 要保持广播节目的活力,继续赢得更多的听众。势必要冲出旧观念的束缚,寻求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传播手法。首先,在观念上要冲破过去一套广播节目“求大求全、包揽一切、包打天下”的制作方针,转向精办节目。集中精力,凝聚力量办出拳头节目——所谓“拳头节目”指的是能充分体现广播特色,有广泛收听意义和具备长久发展前  相似文献   

19.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地方电视台作为我国四级办电视体制规划中由各省、地、县政府出资兴办、并享受各地财政扶持的地方媒体机构,在承担地方新闻宣传、引导公众舆论以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三网融合的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