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 ,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 ,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 ,建立城市美学 ,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 ,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 ,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遵循理论支撑,夯实审美基础;精心设计导入,铺垫审美情感;声情并茂朗读,获得音韵美感;分析作品形象,激发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本质与审美意识两个问题的论述中 ,剖析出审美人类学的可能性及其学科意义。亦即从美学本身来发现建构审美人类学的契机和可能  相似文献   

7.
《青楼梦》作为清末落魄文人进行自我心理抚慰的"白日梦",其基本审美格调是虚幻与矫情。占有众多美人,放纵自然情欲,尽情享乐人生,是其核心价值观念;才情诗酒,仕宦功名,是其华美的社会与文化包装;超越个体生命,永享花国众美,则是作者"白日梦"的根本追求;道教的享乐主义,是其人生哲学。主人公的"花国人生"及其品行,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世文化享乐主义人生哲学和颓废、孱弱的精神品格及女性化的文化气质。因而《青楼梦》揭示了近世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之一:于精致典雅中腐化沦落。它使人深思:在传统文化土壤中,即使打破了礼教束缚,中国社会就能自然而然实现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吗?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玄学的“言意之辨”牵涉到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心灵境界与审美理想、外部世界的感应通融等问题。正是基于“言意之辨”,先哲们不断丰富、发展了以象兴意、借象求境、“得意忘言”的认识、审美与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对人的完整生命的动态把握,突出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为对生命之美的追求。而对生命之美的理论思考,始终表现出了对生命异化的警觉与对价值和意义世界的自觉看护。它突出生命本体论,追求生命的创造和发展,讲求人生境界的提升,是对近代理性主义所造成的价值失落、生命虚无和生存荒谬化的反思与回应。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美学是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纠正我们习惯上对城市的错误认识出发,提出:城市不是物理实体而是我们获取城市经验的有机语境的观点.它没有确定的物理边界,而是一个包含一切的、综合的、动态的人类一环境综合体,其特征是连续性而非分离性.现代城市在建设规划上往往只顾追求片面利益,比如政治的、经济的利益等,却忽略了真正属于人性的整体需求.城市美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将美学的价值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使城市在追求功利价值的同时不以丧失美学价值为代价,从而创造出适宜人类栖息的、真正人性化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非常重视高中语文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它明确指出:高中语文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审美教育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树立语文审美教育新理念,如何利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本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虚静”是中国美学史上颇具特色的范畴。它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蕴含着审美的精髓和机制 ,是审美体验的极境 ,也是审美创造的前提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审美教育应突破传统的法式和范围,培养诗性情怀,开启审美智慧,提升、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4.
庄书中的“美”这个能指符号具有多义性,不能与美学意义上所说的“美”完全对应。庄书中最能与关学意义上的“美”产生对应的概念,其实是“真”这个能指符号。庄子所言之真,并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而是存在论意义的真,即本性的敞开与澄明。庄子的美论乃是以真为价值指向。庄子的审美体验,也就是人回归本真性情的生存体验。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真即是美,美即是真。  相似文献   

15.
桃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很早就进入了古代文学领域,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对桃进行了记载和表现。在我国的古代文学创作中,文人追求"天人合一",在文学作品中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体验。桃作为一种比较具有表现力的植物,被广大文人墨客应用于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奇”音所表之义和“奇”字结构所表之义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奇”字和人们的审美心理的内在联系,从文字学的角度揭示了“奇”字之所以用于人们的审美价值判断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直觉是由西方引入的术语,背后隐含着西方的本体论思维和认识论思维,造成中国现代美感研究中存在诸多预设,遮蔽了美感作为人的高级精神活动具有的复杂性。对“直觉”这一术语的清理,有助于找寻美感研究背后隐含的失误,显示美感欣赏活动自身的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为奴隶的母亲>置于左翼作家们塑造的"伟大的母亲"这一新人传统的语境中考察,柔石想象了一个屈辱的母亲,这个形象是"旧的"人道主义文学的经典形象,这差异表明柔石的革命实践和个人审美实践的二元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后来的"新的小说"在彼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为继,需等到新的历史空间中实现.  相似文献   

19.
“异化”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的含义,人作为审美主体已在审美中萎缩,客体却在无限“物化”,这样使得审美个体的三种状态交织存在,主体的回归也只是虚幻性的自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