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福保(1874-1952年)是20世纪前期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他在中日医学交流方面的工作:详细介绍了丁福保1909年赴日考察近代医学和进行医学交流的情况;对丁氏翻译日医学作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通过对丁氏医学译的种类、数量、质量和传播情况的分析,着重探讨了他在引进近代西医学和日本学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药的成果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宋东映 《科教文汇》2008,(30):220-220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则主要是书籍交流。明代,中日之间的书籍交流是广泛而深远的,由于明代大量汉籍的东传,中国文化对日本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日本通过汉籍的输入不断吸收中国文化。本文拟从交流的方式、交流的路线、交流的内容来对明代中日书籍之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文字词汇为研究对象,将中日文字词汇交流的历史概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并分别论述各时期词汇交流的时代背景、特征及其意义和作用等。中日词汇交流是种双向交流、互相影响、融合的方式,但各时期有其主流。两国历史上长期的文字词汇交流共同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的基本元素之一,建筑材料和建筑是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关系。"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各国由于居住地域、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演化成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相应地也就有使用建材及其行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利 《科教文汇》2009,(26):235-235
中日两国在茶文化上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介绍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中日在历史上就有友好往来。日本在受到我国茶文化的深远影响下,发展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道。同时,提倡我们应该学习和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佩锜 《科教文汇》2010,(23):153-154
空间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主要内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语言,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角度比较了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各具特色的空间观念和文化的差异,以期通过对"空间"这一"无声的语言"跨国界的了解,达到引导交际、减少文化冲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中日贸易总量已排到世界第四位.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中日之间一直在贸易上有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但是中日之间贸易摩擦又与日俱增.本文从中日贸易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当前贸易现状和预期发展情况,为中日贸易健康发展提出有益意见.  相似文献   

8.
对日译汉文稿审阅工作应抓好的几个环节作了论述,并对目前国内护理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林希 《今日科苑》2011,(10):65-66
19世纪70年代,在欧美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腐朽统治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越来越深。而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国家道路的日本,则开始寻求向外扩张,企图与中国签定类似于欧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以谋求利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日两国开始了围绕签订《中日修好条规》的外交交涉,这也开启了两国近代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语和汉语虽然在汉字、外来语等方面存在着共性,但在语系、语法、语顺、语言逻辑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表现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中日语在翻译的时候,为了使译文思路清晰、语句顺畅且不改变原意,有时需要灵活转换一下句子的成分,以避免词对词、句对句的机械地翻译,造成译文逻辑混乱、难以理解。因此,本文以补语和状语为例,浅析句子成分转换在日中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及技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中日两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就业观念也在随之改变。通过问卷调查对中日两国大学生从就业准备情况、就业期望、就业态度及其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国毕业生就业意识的异同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榕 《科教文汇》2012,(1):92-93
"百节年为首",全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过新年的习俗。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新年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且中日两国过去都同为农耕社会,两国的思想文化、生产技术等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新年的一些习俗也随之传到日本,一部分习俗保留至今,另一部分则被赋予了日本独有的内涵。本文从中日新年的时间、准备、饮食等习俗进行浅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化沟通媒介使用中,手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手机短信,手机上网,手机游戏等功能在迅速普及中,也给青少年朋友在手机文化中活动或少的带来许多问题点.本文就中日两国青少年在手机文化中尤其是短信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点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凤琴 《现代情报》2010,30(1):73-76
本文用大量的数据对中日两国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配置、人均资源数量、资源使用、共享方式、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是通过了解发达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现状,力图提升我国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邢运芳 《科教文汇》2009,(5):259-259,262
姓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姓名都是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姓氏与姓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由最初的“姓”与“氏”发展而来的。关于这个过程,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试图通过中日两国姓氏与姓名的对比,来探讨两者之间的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16.
冯小燕  胡金艳 《内江科技》2010,31(3):115-115
本文在分析笔谈价值和网络环境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笔谈在提高聋生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的巨大价值,提出了网络笔谈开展的形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2日,中国科学院中日科技与经济交流协会、日本地球绿化中心、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以及河北省林业局代表,在北京共同签定了中日共建“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的第二期合作协议。同时,丰田汽车公司生物绿化事业部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签定了第二期合作研究协议。近十几年来,除黄河断流、长江泛滥以外,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危害也越来越严重。2000年春天,遭受了12次沙尘暴的侵袭。进入21世纪,已发生了10余次强沙尘天气,殃及北京等地区。地处北京北部的河北省丰宁县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也是…  相似文献   

18.
黄亚蕾 《科教文汇》2011,(35):172-173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日一衣带水,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所处环境、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两国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含义、结构和作用等多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对中日文化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从系统运行机制、资金供给机制、风险承担、风险补偿机制及法律保障体系5个方面,对中、日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在总结日本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郝励 《科教文汇》2007,(1X):184-185
中国文化由于人文精神的过早觉醒,又因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禅文化”思想影响下的文人都追求一种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和一种平淡朴素的艺术情调,并把这种情趣和情调带到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每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望迭,胜袁之变也常会体现在绘画艺术的题材上,而禅道的盛行要求画面之笔墨简而淡、寄托物象、抒写意绪。日本画家在学习中国绘画艺术时,对汉学、汉诗、中国绘画理论都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能充分理解中国明清、中国绘画艺术之要谛,更能在消化日本古典艺术的基础上充实其精神和技法,因而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本文试对“禅文化”下的中日绘画艺术进行了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