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它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我国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巨大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要受到特定的社会形态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好的数学”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我们追求的彼岸,而我们却常常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好的数学”是一种价值皈依.是我们行知的尺度.而我们却常常泾渭不分.真伪莫辨:“好的数学”是一种客观仔在.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而我们却常常身在其中,不识其貌。因而,我们首先要厘清“好的数学”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两张皮”,指的是教育和经济。所谓两张皮的联系,就是指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在教育思想方面要解放,要更新。我们知道,教育这张皮首先是从社会的上层建筑上长出来的。在漫长的封建主义社会中,教育这张皮只与上层建筑相联系,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直接关系。自人类社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在社会化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发展带来契机。市场经济必然使职业高中充满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高中从办学到教学,从观念到决策都要以适应市场经济为出发点,都应以服务于市场经济为归宿。 一、办学要面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五、教育和政治如前所述,教育这个社会过程不但存在于一定社会生产和一定社会经济的环境中,以它们为存在条件,以它们为内容,促成人的社会化;而且还存在于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环境中,受它们的强烈影响,特别是社会物质方面的影响,有很多方面还要通过上层建筑的反映才能影响教育。因此,讨论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就不能不讨论教育和上层建筑这个重要领域的关系。(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在上层建筑领域里,政治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影响多半又只是在它的政治等等的外衣下起作用”。因而,上层建筑又可分为政治和社会意识两个部分。在这里,我们首先讨论教育和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政治对教育,特别是对教育中的上层建筑方面有着强烈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教育市场。然而,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当知识和经济如此紧密地结合一起,伴随21世纪走来的时候,现实使我们对教育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尽管教育归于文化范畴仍属于上层建筑而不等于经济,但它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动力源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并将越来越充分显示出来。因此,作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地方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应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这里,我们仅以大连教育为例,来探讨地方教育如何做好面向知识经济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从实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的高度,从教育与经济、政治及整个社会的关系这一宏观的角度,从面向“世界”这一广阔的空间范畴和面向“未来”这一长远的时间范畴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改革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开创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局  相似文献   

9.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述,并把这一学习同实  相似文献   

10.
我校地处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开放的工业园区为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与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走开放之路。早在两年前,学校就提出了课堂教学“三个面向”的要求,即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推行和课堂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已成为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形态之一,自然要爱经济基础的制约.经济体制为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起着协调、组织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通过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评价特征的探讨,指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评价导向创造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  相似文献   

14.
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教育列车在“应试教育”的旧轨道上运转了多年,要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去,需要“扳道岔”。现在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应试教育”是一种淘汰教育,不断把“次品”送入社会,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而“应试教育”事实上是面向升学率,面向高一级学校。在学校里,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到各种竞争机制、政策导向都是为了升学,把成千上万的学生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的。在我国历史上,每次重大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总要带来一场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前进。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三个面向”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未向来”(以下简称“三个面向”)非常重要,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项根本方针。去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曾提出,教育工作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弊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使教育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简单地说,也就是面向现代化。这些认识虽然是对的,但我们没有提出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因而对教育面临的任务看得不够深远,认识不够明确。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三个面向”的论述,并把这一学习同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总任务、总目标联系起来,同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决议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联系起来,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论述联系起来,使我们对“三个  相似文献   

18.
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面对现实,稳步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欠发达地区能否突破经济制约的瓶颈.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指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实现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指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战略意义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出了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是怎样才能发挥教育在经济建设小的基础作用呢?其根本在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高度概括了新时期教育功能、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三个面向”把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