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21世纪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进程,应是在教育中重新确立了人的价值,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要依赖互相尊重的师生观,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行为自主 ,主要是指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主体 ,其主体性作用的主要标志是教育行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师享有教育行为自主的权利 ,是教师教育主体地位被确认的重要标志。同时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对“自由”有着强烈的期待 ,对“教育自由”的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教师享有教育行为自主的权利 ,能够满足教师内在的心理需求 ,对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此外 ,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行使自主权 ,教师将因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学生和社会尊重 ,会反过来尊重学…  相似文献   

3.
<正>特级教师李仁甫认为,真正有活力的课堂应该凸显"双主体"(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人格是平等的,参与的权利也是相同的,拥有的机会也是一样的。而如果他们的人格、权利、机会得到了真正的尊重,那么‘双主体’就会在课堂上真正站立起来。"李老师是这样倡导的,也是这样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的。李老师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最大进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到底“尊重”学生到何种程度目前说法不一,而且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问题尚没有论及。前不久在一次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教育专家的“课改”报告会上,多次听到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学生就是上帝,教师应当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  相似文献   

5.
解语 《河南教育》2005,(6):49-49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许多新教育理念在学校日益被强调,比如尊重学生。我并不反对教师尊重学生,我也认为对学生动不动就大加训斥.绝不会是一个好教师,更反对教师情绪失控而伤害学生。但如果说由此一来,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不讲坐姿,随便讲话,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甚至并无特殊原因,只因为想出去就说要上厕所……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纪律的失控,是以尊重学生的名义而允许学生对教师不尊重。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是创新环境的营建者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见解,宽容失误,欣赏独特发现,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教育权是来自于国家的授权和父母、社会的委托,为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而被确认的职务上必要的权利,具有非权力的人权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优先于教师的教育权的,教师在行使教育权的过程中不能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实践中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鉴于此,应确立以每“个”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以民主的、尊重学生基本人权的教育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适合其个人发展的、可选择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表面尊重学生,在探究初始给予学生假设、选择权,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商讨、决策权,在探究结束给予学生分析、归纳权,但这些权利都被教师隐性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未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6,(1B):19-19
吴晓林在《教师博览》2005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师道”.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道之“尊”.一是尊重学生.二是尊重家长,三是尊最自已。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或践踏他们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就会对学生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0.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教师为了表示尊重学生,把“学生迟到喊报告进教室”的规定改为“学生迟到可直接推门进教室”。对此,有的教师认为这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是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但是也有很多教师表示质疑,认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而应该是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本期选登的是对此种做法提出不同见解的几篇文章。当然对这一做法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是必须有统一的认识。只是希望通过互相沟通交流,有助于教师们对一些问题作深入的思考。我们搭设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对这一做法您还有何见解,欢迎并期待着您的来信来稿。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情景:公开课上,教师积极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倡导学生彼此讨论。而平时上课,教师在课堂上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他的权威不容置疑,常以知识的拥有者自居,以课堂活动的操纵者出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成了“正确”的代名词,他们对教师的观点形成依赖,逐渐失去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味接受,不予理解;一味承袭,从不创新。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教师从“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立足学生主体的发展,构建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师生平等尊重、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中帮助他们实现成功。  相似文献   

12.
范新禄 《教师》2011,(15):10-10
新课程理念认为,人生而平等,学生是独特的、稚嫩的、具有独立人权的人,学生是"学做人,求发展"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和教师应该互相尊重,共同探讨、共同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尊重学生呢?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可以分解为权利主体意识、权利认知意识、权利实现意识、权利救济意识、权利要求意识五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要努力改进法律教育,发挥管理者和教师尊重权利的示范效应,让学生参与权利维护实践和讨论,支持建立校内学生权利维护团体。  相似文献   

14.
入世的美丽     
课堂阅读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尊重主体(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浅析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般而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有两种理论:公法上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和教育法上的教育契约理论。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领域,无视学生的权力主体地位,侵犯学生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支配所致。因此,有必要从改革学校制度入手,改变现存的学校(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的状况。其中,关键是:一、确立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建立尊重学生权益的学校制度;二、扩大父母参与的权利,建立开放的学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认为,人生而平等,学生是独特的、稚嫩的、具有独立人权的人,学生是学做人,求发展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和教师应该互相尊重,共同探讨、共同学习。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尊重学生呢?  相似文献   

18.
一、英语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1.民主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互相鼓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运用英语交流,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19.
从法律关系上讲,主体就是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权利与主体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权利,就意味着主体地位的丧失和消解。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真正居于主体地位,就必须树立起学生是享有学习权利的权利主体的意识,教学中必须时时处处都坚持尊重学生的各种学习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教师自由的两种观点 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学生(儿童)往往处于弱势。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这是亳无疑问的。然而,“人类既这样奇怪地尊重自由,又那样奇怪地缺乏对自由的尊理”,因为既然强调必须尊重学生的自由,那么教师自由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