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善友 《职业圈》2008,(13):92-92
年轻时看《西游记》,特别喜欢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觉得他好威风,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谁都奈何他不得,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特别不喜欢西天取经时的孙悟空,一个老鼠精,能让他无可奈何;一个老牛精,也能把他致于死地。遇到困难,不是去找观音菩萨,就是去求玉皇大帝,很窝囊,很没志气。  相似文献   

2.
孙轶 《文化交流》2009,(11):64-68
我有蓝色的眼睛/我早已看过《西游记》和《道德经》……我有个中国灵魂/我上辈子一定是中国人/你们叫我老外/我却叫你们同胞们……  相似文献   

3.
郑超  侯艳宾 《文化学刊》2015,(4):216-217
《西游记》的宗教救赎历程与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在本质上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相互印证,昭示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文主要从救赎动机与第一境、救赎经历与第二境、救赎的结果和第三境三个方面来论述《西游记》的救赎历程与"人生三境"。  相似文献   

4.
前两天到世纪城新开张的购物中心,从一层逛到五层,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商品琳琅满目让人“养眼”。转着转着,就不由联想到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里的那句歌词:“真想再活五百年!”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8月22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110年诞辰纪念,一部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邓小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映。  相似文献   

6.
明中叶以后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为通俗小说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中阳明心学与小说《西游记》渊源深厚。《西游记》主旨是求放心,宣扬明心见性,心猿归正是全书的总体叙事框架,而求放心正是心学最核心的理念。小说所蕴含着的热爱自由、自尊和自珍的精神和与此相联系的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明代中期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从中可见它和明代中期心学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2月16日,六龄童章宗义先生的追思会在绍兴举行.网友纷纷留言,祝“老先生一路走好”,其中有网友称:“老人带走了美猴王的一个时代,留下的是无法被超越的经典,祝福天堂的美猴王一切安好!”  相似文献   

8.
文萃     
《文化交流》2009,(9):81-81
李丁改名趣闻 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饰演“六王爷”的艺术家李丁2009年7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李丁1927年出生在河北的石家庄,原名李守海,194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李守海改名叫李丁是因为革命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美国传教士吴板桥翻译了《西游记》第九回和第十回,以《金角龙王》为名出版了《西游记》,为西方第一个英文单行本。对于理解西方关于晚清中国形象的建构以及《西游记》在晚清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中的传播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吴板桥节选译本对原著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写与加工,丧失了原著艺术性,使其成为矮化中国形象和服务于教义传播的文本工具。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2,(3):F0002-F0002,F0003
李治亭,男,汉族,山东莒南县人。1942年1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曾任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副组长。他长期致力于清史、东北地方史、晚明史研究,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国内外数十家刊物发表文章220余篇,其中,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摘要发表主要观点,自著、合著及主编学术著作共30余部。以上论著的总文字量.约有2500万字。  相似文献   

11.
溟北 《文化交流》2004,(2):24-26
猴年刚到,中国最有名的一只“猴子”——六小龄童成了大忙人,东奔西走的很难找到他,直到他录制完春节戏曲晚会和春节联欢晚会后,终于能够回到上海的家中“小憩”。趁此机会,笔者到他家中拜会了他。大名章金莱的六小龄童通身大红,此刻比年前在上海签售他的新书《六小龄童·猴缘》的时候清瘦了不少,可是看不出丝毫的疲惫之色。“我属猪,不过把猴年当本命年来过。”他这样说。看来,他这个“本命年”注定了要忙碌到底了。参观六小龄童的家就像到了一个猴子博物馆。几个房间,甚至宽敞的阳台上全都密密麻麻地摆着各种各样的猴子和孙悟空形象,他指…  相似文献   

12.
王石 《文化交流》2008,(4):20-21
说来与六小龄童彼此早就认识,但来往次数却屈指可数。1991年,万科旗下的影视公司拍摄电影《过年》,获得极大成功。六小龄童饰中年教师程志。记得制片人向我谈剧中演员表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月22日,著名文史专家、红学家冯其庸在北京安详离世,享年93岁。中国学界又失去一位学术精英。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这是冯其庸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在书中冯先生历述风雨平生,尤其是详细回顾了他丰富而不平凡的学术生涯。他学术成果斐然,被业界誉为一代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3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神骏图》。《神骏图》画的是东晋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图中支遁袈裟零落,他与对坐的高冠士人视线集中于水面驰骋而来  相似文献   

15.
张望 《文化交流》2007,(5):51-53
崇山峻岭中的浙江天台山,因诞生了中国佛教天台宗,自隋代始即闻名海内外。2007年5月31日,位于大山深处的天台山佛学院万年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  相似文献   

16.
舒姝  梅重 《文化交流》2016,(4):46-49
正澄潭空碧似的画面,细烟迷蒙般的情怀,是曼殊的代表作《本事诗》,便也成了他人生的喻示: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缽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曼殊的一生处在近代中国的风雨年代。他曾为志士,为僧侣,为作家,也是伶人情种。他用三十五年的光阴,演绎了一场"奇人奇行"的戏文,终局换来西湖孤山墓茔前的一片凄清。  相似文献   

17.
刘云 《文化交流》2012,(2):43-45
济公和尚,杭州人对他特别有感情。灵隐寺里有一座济公殿,供奉了济公塑像。只可惜,以前一直没有一件绘画作品,讲讲济公的传奇。不久之前,灵隐寺济公殿里的济公壁画圆满完成。十八幅画可以看济公一生传奇济公殿就在灵隐寺药师殿的右侧,进了济公殿,中央是供奉着的济公塑像,左右四面墙上就是十八幅壁,  相似文献   

18.
陈敢 《文化交流》2013,(8):48-51
天台县作为济公的祖庭圣地,长期以来致力于保护和弘扬济公文化。今年6月,海峡两岸济公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等2000余人,齐聚天台赤城山济公文化广场,首次举行"济公成道,祖庭祈福"大典,成为一件盛事。济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各国和西方部分国家,济公信徒非常广泛。济公文化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金色纽带,更成为推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9.
周荣初 《文化交流》2009,(10):75-78
在天台县城北的繁华地段,1927年建成的“济佛院”旧址上,新建了“济公故居”。这座故居由李府宅院、观霞阁、陇西园三部分组成,形成二高一低雄伟的建筑群,高处是峰,巍然矗立,飞檐桃角,画阁雕梁;低处是谷,是“三透九明堂”的宅院建筑,庭院雅致,开敞明亮,成为天台建筑群中一个旅游观光的亮点。一年四季游人如织,令人赞赏不已。  相似文献   

20.
贯休的画     
姚倩 《文化交流》2010,(10):52-54
公元893年,杭州灵隐来了一位其貌不扬、身材矮胖的僧人。灵隐主持早在大殿迎候,并用上等禅房安顿,每日好生相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