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封建社会时期是青少年读书仕进必读的经书之一,也是研究我国周代历史最原始、最可靠,存在的争议问题最少的重要史书。《诗经》虽然是《十三经》中存在争议问题最少初一部经书,但从前清以来,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没有完全统一的学术问题。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继续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新的见解。本文拟探讨三个问题:孔子是否删“诗”?如何正确理解《诗经·国风》部分反映的民俗?关于《鲁颂》反映的史实的时代。一、孔子是否删“诗”?孔子删《诗…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把握《诗经》祭祀诗,有必要对祭祀诗给以严格而科学的界定,将祭祀诗和与祭祀有关的诗歌区别开来。《诗经》祭祀诗中祭祀对象的形象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一种没有具体外在特征的"无形之象"。这种形象是宗教观念支配下,对于所祀之神的一种虚拟化的总体感觉。《诗经》祭祀诗的很多特点都与其形象的这一特征有直接关系,并由此而保持了诗歌的内在统一性。《诗经》祭祀诗真实具体地揭示了周天子的内心世界:敬畏惕厉、惴惴不安以及"再度丧失了自己"的无助和孤独,这是所有其他作品都没有触及到的一个特殊领域。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诸方面,对《诗经·颂》诗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颁》诗虽有糟粕,但也有精华。它们不但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思想领域内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从史料学、民俗学、文化学、文学发展源流等方面看,它们也有自身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滕桂华 《现代语文》2009,(12):10-11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对诗三百“思无邪”的评价,历来被解释为“思想纯正”,但本人窃以为“邪”应该理解为“伪”,则“思无邪”则应解释为“真实”更为恰当,同时例举了《诗经》中的几首爱情诗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6.
《东山》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西周初年的诗歌,今人傅斯年、徐中舒提出是鲁诗,鲁诗说种种理由是不能够成立的,《东山》是成王时关于周公的诗;关于作者,学术界多赞同归士自作之说,作者确实不是贫寒人家,但也还不至于如翟相君先生所言的“贵族”、“卿大夫”那么上层;古时山以东南西北为名者为常事,一般乃依都邑所在之方位而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东山为《东山》诗之东山证据还不充分,只备一说。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没有楚风,在《诗经》研究史上几近公论。然则对《诗经》没有楚风的深层原因的探讨却众说不一。深究这些说法,都缺乏充足的证据。这里面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因素在,这就是所谓《诗经》“国风”绝大多数是民歌的观念。其实,楚风带有浓厚的民歌特性。而《诗经》多是当时贵族创作的诗歌,反映贵族阶层的兴趣,自然不会收入民歌色彩的楚风。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选集。其中有诗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这些诗产生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即由周代初年到春秋中叶。《诗经》在先秦至汉代初年只称《诗》,到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后,才被尊奉为神圣的经典——《诗经》。这部诗选对我国的思想、文  相似文献   

9.
葛力力 《职教论坛》2005,(5X):27-29
“双师型”教师从开始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不断充实、修正、完善的过程。“双师型”教师是一个符合社会实际,反映了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及规律的科学概念,培育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和敦煌吐鲁番学在国际上向称显学。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专著,在国外最早的有德国阿尔伯特·赫尔曼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丝绸之路凡《从中国到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近年有法国布尔努瓦《丝绸之路》、日本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等。但在80年代以前,我国的研究却较落后。除了陈良先生一本介绍性的书之外,并无系统研究的专著。80年代以后我国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学研究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系统专著仍如凤毛鳞角。特别是从经济方面对丝绸之路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基本上没有。因此甘肃人民出版社于1…  相似文献   

11.
<正>自唐宋而降,关于《顺宗实录》撰者的问题几无人提出异议。清沈钦韩首倡今存《顺宗实录》非韩愈撰说,他针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所称“详本”、“略本”写道:“韦处厚先撰者三卷,昌黎后撰者五卷。略本是韦,详本出韩”。他以今本《顺宗实录》与《考异》相校,发现“无一事与详本合而适合彼所称略本”,从而得出今本“非韩公本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今本当出于韦作。  相似文献   

12.
会议认为“汉学”盛于清世,实则在明代中叶就出现了“汉学”运动。《诗经》的复活,旨在打破朱子《诗》学的一统天下,寻求诗的原始意义。其间出现了三个流派,即尊序抑朱派、杂采汉宋派与辨正汉说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朱子《诗》学进行了冲击,为明代《诗》学带来了新生机。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对传统文献的辨析,认为汉代的昆明池建造绝非循周、秦辟雍或灵台旧制,在《诗经》时代牵牛织女故事并未成型,李山先生的《蒹葭》是表现牛郎、织女传说,《大东》的牛、女二星应对的是姬、姜两姓婚配的观点证据不足。解释《诗经》,宜力求贴近诗歌文本,难坐实处,不妨存疑。  相似文献   

14.
"采"字是一个常用汉字,《诗经》中有17篇出现"采"字。本文就《诗经》中"采采"一词的原义、词性、用法进行辨析,并探索"采"字的本字、借字及派生、孳乳的历程。以文字学的基本方法和语言学的新近发现,正本清源,确定《诗经》中"采采"的意义为"茂盛的样子",而非"采了又采"。  相似文献   

15.
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其原始意蕴起源于《诗经》。《诗经》中涉及到的雁存在有序、情思、猎杀、哀号四个方面的属性。本文根据雁的原始属性,试析雁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鼻祖和经典范本,其“中和”精神更是帮助理解《诗经》的重要情感因素。本文从现实主义精神、情感表达的中和化和戒惧敬畏意识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了《诗经》的“中和”精神。  相似文献   

17.
曹禺的《日出》,一九三五年作于天津。一九三六年,剧本在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上发表。戏首先由复旦大学剧社演出,导演是欧阳予倩,凤子演陈白露。一九三七年春,这个戏被一群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演出,如同一九三五年《雷雨》在东京演出时一样,又  相似文献   

18.
王艳 《华章》2011,(13)
<鬼谷子>作为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阴阳家、儒家、道家等思想为一体的纵横学派子书,自成书以来颇受争议.历代文献学者在有无鬼谷子其人、该书的真伪问题、及思想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考证点评.  相似文献   

19.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优秀作品,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关于《木兰诗》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诗歌创作的背景、创作的意义、成诗的年代以及木兰本人的真实性等。下面依据史书记载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关于《离骚》的争议颇多。其中以其称“经”起于何时、《离骚》作于何时、《离骚》之含义为何,分歧更甚。西汉司马迁、王逸,东汉班固以及清蒋骥都持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