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原理、普洛普的功能说、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母题说、托多洛夫的语法说、布雷蒙的逻辑说是20世纪探讨叙事作品情节结构的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它们的产生对叙事作品研究的科学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仍存在着拘泥于作品的内在形式、无视产生作品的社会因素、无视作家的创作个性等弊端。  相似文献   

2.
以结构主义叙事学视野下的“冲突”理论为视角,可以解读众多课文。以《祝福》为例,祥林嫂的故事可以分成四个故事单元,在每一个单元中,祥林嫂的愿望都遇到了阻碍,同时也采取了相应行动,但是最终都只有失败的结局。因此,在“冲突”理论为视角下,祥林嫂的人生是一出不断失败的悲剧。在情节运行的过程中,分别作为阻碍存在的婆家、鲁镇人、四婶、“我”的形象也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富阳市东坞山村文化研究报告为例,说明叙述的情节化及情节化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情节化作为一种文本写作手法,能留给读者解读和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反讽叙述是将作为修辞的反讽从语句层面扩展至文本层面,特殊的情节模式是其形成机制之一。第一,隐含的叙述。可追溯至明清小说评点中的春秋笔法,当隐含义否定表面义时即产生反讽。隐性进程虽也涉及双义的处理,但它属于解释漩涡。第二,情景反讽。文学艺术中的情景反讽是作者有意使用的一种叙述策略,其本质是通过事态的意外转折形成人物意图和结果的巨大反差,从而实现增强批判力度、蕴含人生哲理、强化喜剧效果等功能。反讽的内涵非常丰富,综观其从古至今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六种,即转义辞格、美学理论、结构原则、话语策略、文化形态和生存立场。  相似文献   

5.
在"叙述转向"的背景下,媒体纪实叙述呈现出普遍情节化和情节复杂化的征候。从"陈述"到"叙述"的转化,就是这种"情节化"倾向的重要表现。经过"情节化"处理的媒体文本在为受众提供信息之外,又生成了某种审美特质。推而广之,媒体文本可以大致划分为"信息文本"与"审美文本"。在叙述学视野下考察"新闻价值"问题,可以发现:"可述性"与"叙述性"都是决定"新闻价值"的变量。情节化叙述可以提升庸常事件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6.
情节空白是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舍弃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过场戏”,不宜实写的“价值生活”,“道具式”人物的行为等,使文章精悍凝炼。同时,有意舍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人物的某些“价值生活”,刻意造成情节的“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再创造的乐趣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以情节作为小说叙事的模式,虽有其自我解体之处,却是无可消逝的。外部情节得到内在情感变化的支撑而体现出的内部情节,将赋予该模式以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卢米埃尔)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述方式”展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的艺术。这在卢米埃尔的《水浇园丁》中初露端倪,在梅里爱的“排演片”、“变形片”中已得到确认。故而乔治·萨杜尔说:“梅里爱以他真正叙事性的影片,创造了故事片的样式。”到了格里菲斯的手中,电影艺术的叙述方式已奠定基础(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之后,它就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了”(拉姆萨语);苏联电影学派则使电影艺术的特定叙述方式得到完善和深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蒙太奇理论和文法规范);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蒙太奇”(戈达尔式)的叙述方式和方法,则强化了电影叙事的破碎感、断裂性,使电影的故事性更晦涩、更迷乱,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电影艺术叙述方式自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对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情节高潮部分的划分,应把小说女主人公路瓦栽夫人性格的极度虚荣和丢失项链的尖锐矛盾冲突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小说结尾部分的争议,应该从文学欣赏和艺术的"再创造"角度分析,应用"实"的情节高潮,而不应用"虚"的小说情节高潮.读者想象的"虚"的高潮,不应纳入小说情节结构划分.  相似文献   

10.
与经典叙述学侧重逻辑、符号分析,忽视叙述驱动力不同,保罗.利科选择回到亚里士多德:叙述首先被界定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智慧即"叙述智力"的体现,具体化为"情节编排",即将纷杂的事件与细节编织为一个可理解的故事,这一过程贯穿创作与阅读,构成叙述活动的核心动力;在阅读环节,读者的情节编排使意义的传递和理解成为可能,通过获取"叙述身份",读者得以更新经验,重塑身份及价值世界,叙述于是与生活世界发生交互影响,进入伦理领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始于1949年,是我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贯彻落实,5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多民族、多语种、多梯队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创作出一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时代主旋律、表现民族特色和时代变革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2.
词体的功能不仅在于“言情”。其叙事性的词作 ,格局小巧如特写 ,情节跌宕如戏剧 ,人物刻划如小小说。故事好看 ,风格活泼 ,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叙事诗在情节上有不同于西方史诗的独特性质。文章从叙事诗的概念入手,比照中西方叙事理论,通过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分类研究,探索以汉乐府叙事诗为代表的中国叙事诗在情节上的独特性质,并从诗歌的社会功用、语言表现形式和流传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叙事诗具有如此独特性的原因。这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叙事诗的独特性,从而正确评价中国叙事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系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重大文学现象。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包含了三个阶段即20年代的革命文学、30年代的左冀文学、40年代的工农兵文学。这三个阶段的文学,尤其是左冀文学,被不同政治倾向与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叙述着。缕析纷繁充满是非恩怨的历史叙述,对于建构新的研究文本与推进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上国家、民族、阶级、宗教问题等各种尖锐矛盾绚反映,是世界范围内南北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生成的毒瘤。目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反恐斗争中国际合作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恐怖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宋代词人将生活中富有波折的事件或场面捕捉入词,创作了不少叙事性的作品,再现了十分精彩的生活场景。这些叙事词具有独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表现出跌宕起伏,含蕴深厚,灵动鲜活的艺术特色。它在继承前代叙事诗的基础上,及时地吸取小说和戏剧的表现手法,以新鲜活泼的内容、生动有趣的情节、小巧精致的格局,丰富了词体抒情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宋词创作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隐逸化对学内容的影响,就题材言之,它扩充了学的表现范围;就主题论之,隐逸化也拓宽了学的表现对象。当然,此二,有时是不可截然分开的:隐逸化对其影响多层是同时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周立波是来自湖南的一位伟大的人民作家,他以赤诚之心对待文艺,真心实意地深入体验生活.他追求民族形式与个人风格的完美结合,铸就了不朽的文学精神;他着意培养文学新人,促进茶子花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对湖南文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将永远激励人们去繁荣发展人民文学.  相似文献   

19.
现在所见的古代诗文墨迹,人们基本将其当作书法艺术看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古代文人无论是记言记事,还是作诗作文,其书写的墨迹原本是应用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所要传达的信息借助文字予以彰显。从作者书写的动机和书写之后形成墨迹的功能来看,这些墨迹首先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其次古人将字写得好看些;再次由于印刷技术和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出现,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它最初的文本——书写墨迹,则被当作另一种审美形式——视觉艺术了。因此,当代所谓书法艺术,自作诗文甚少,人们欣赏书法作品,亦基本不读文字而只看墨迹是否"好看"。如此以来,书法的文化性、文学性日渐式微,其形式美感日益流行,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