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进行分析,认为精神胜利法是阿Q"母亲的怀抱",旨在对精神胜利法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2.
张立新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
本文分析了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意义,即通过阿Q这一典型形象,写出了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使广大读者重温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在批判了其妥协性、不彻底性中,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同时,高度赞美了鲁迅先生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人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以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蒙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漆福刚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1):60-63
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阿Q、陈奂生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都是农民,但是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就又使他们各有特点了。成为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缩影。阿Q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精神胜利法”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陈奂生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憨直、朴实,又带有点“阿Q气”的新时期典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性格中落后的东西都因袭了历史重负的缘故,但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与陈奂生性格中的“阿Q气”又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4.
5.
阿Q的性格主要表现为"精神胜利法",他常常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忌讳缺点,死爱面子,欺软怕硬,欺善怕恶,麻木,健忘,等等。阿Q性格的形成有其历史、时代及个人的原因。阿Q形象具有普遍的社会现实意义,阿Q的"精神胜利法"流露出我们国人灵魂的劣根性。历史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摒弃"精神胜利法",就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6.
精神胜利倾向和精神胜利法虽有共同的以精神上的胜利对抗现实挫折和境遇的特点,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人之常情,是健康的、开放的,清醒的,自信的自我;后者是麻木,愚昧的自我,认为鲁迅也有“精神胜利法”的说法是有缺陷的,围绕“精神胜利倾向”这一概念,可伸延出现人精神状态和人类家园营造等话题。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阿Q精神胜利法的正面意义这个角度入手,提出了阿Q精神胜利法也具有展望未来的动力、疗救创伤的灵药、否定旧我的法宝、寄托来世的心法等作用。文章独辟蹊径,逻辑严谨,为我们多层次的认识鲁迅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农化心理结构的多面性、矛盾性集中体现为求实心理与空想玄虚的背反,不满足与消极满足的背反,主人心理与奴才心理的背反,求稳心理与急躁心理的背反。这种双重背反的化心理结构通过鲁迅塑造阿Q这一学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正是以他人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以异乎寻常的敏锐,以批判性话语,以阿Q为模特儿,深层次地解剖了中国传统农民化心理结构的典型阿Q精神胜利法,以唤醒民众的主体意识,启蒙民众心智,达到改造中国国民性目的。 相似文献
9.
顾云清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44
阿Q精神隐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鲁迅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对阿Q进行着价值的重估,表明了价值意向的迁移。阿Q形象集中体现了鲁迅艺术世界对"反常"精神现象的关切,阿Q与狂人、未庄的关系隐含着精神矛盾与痛苦。"精神胜利法"作为生存困境中精神超越,具有思想文化及个体生存上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刘心武揭密《红楼梦》、易中天品读《三国》、于丹妙说《论语》、王立群读《史记》的热潮接踵而至,"国学热"、"经典热"现象蔚然成风。透过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深邃厚重的历史文化感依然观照着当下社会和现代人,为人们进行精神导航和人生指引,对现代人精神人格的塑造和构建有着巨大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更应该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遗产,扬长避短,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丹凌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6,(4):75-78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试图探讨一种卑微的、琐碎的小市民生活方式在时代波澜里溅起的人性温清的浮沫。这部作品像一曲温情的生命乐章,有着复沓回旋的音律之美、时而低沉时而高扬的声韵之美以及质朴、怀旧、清新、明快的节奏之美,是一支饱含寓意的灵魂乐章。 相似文献
13.
徐金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180-182
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具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即物性与心性的双重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世界的主体构成是师生两类人,由此决定了大学世界的“属人”性,既然大学世界是一个有别于自然世界的属人世界,那么便可推断出大学世界的根本属性,即大学世界的精神属性,因此,大学的精神世界在大学世界中就具有了根本性、决定性的意义。大学世界是人的世界、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大学精神世界的构成;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是大学精神世界的根本构成,大学科学(求真)精神与人文(求善求美)精神为大学精神世界的支柱,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应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大学精神教育便在相应的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精心构筑净化大学精神世界的人为环境,二是突显大学中人之为人的精神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李桦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7):94-98
毕淑敏写母爱的散文,以敏锐、深刻、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多姿多彩的母爱,从不同的视角探索母爱的真谛,既对真情母爱发出由衷的赞美,也对提升母爱的境界发出深情的呼唤,特别注意以进步的母爱观去观照种种不同的母爱,表达作者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出母爱的精神内涵。透过她的散文,我们可以体验到母爱的博大与深沉,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葛英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1(2):66-68
乔伊斯的《尤利希斯》和《芬内根的苏醒》是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其主要影响是: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梦的解释和泛性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以自己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敏锐观察、深刻理解及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与剖析,真实传达了现代人敏感、复杂的思想情绪,生动地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表现出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转折点,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外延式发展、提升质量、内涵式发展三个阶段.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框架分析发现,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中的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高校和家庭三者,并存在特定的演进逻辑和路径依赖.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政策应当注重鼓励高职分流成人教育生源;打破路径依赖推进混... 相似文献
18.
沈春英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7-10
高职院校开展成功素质教育活动,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具有成功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引领教师成功的重要作用,并在师德、教学、文化、科研等方面积极引导教师走向成功,掌握成功理念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和感受,最后达成师生共赢的成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于《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愈发放射出其光彩。因为当今时代是依托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这一精神生产要素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和动力,并逐步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赖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型经济模式,这就决定了“精神生产力”在21世纪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秦文志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5,18(1):5-7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当牢固树立和长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