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画家、摄影家要出好作品,必须要选取最佳视角。同理,小说也要选择最佳叙述视角来表现作家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小说的叙述视角与人称有密切关系。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移入作品内部,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视角的优势是:人物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几乎透明,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侧重主观心理描写的叙事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相似文献   

2.
叙述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经历,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在表现阶段的首要问题就是视角的选择与确立,人称的选择与确立在其中占有靠前的地位。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小说是人们所司空见惯的。但从整个小说发展史来看,第二人称的小说却难得多见,在理论探讨方面也常被忽视。有人视这一表现角度的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3.
视角描写是小说常见的技巧,而视角与叙述人称结合形成叙述方位,共同参与叙述角度的构建。本文以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伊芙琳·刘的短篇小说《碎玻璃》为例,分析了小说中的叙述方位,及其对主题构建的意义。在小说中,第三人称与人物视角结合的叙述方位以及第一人称与人物视角结合的叙述方位轮番出场,使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得到全面展示,她内心的挣扎轨迹也在“我”与“她”的对话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视角描写是小说常见的技巧,而视角与叙述人称结合形成叙述方位,共同参与叙述角度的构建。本文以加拿大华裔英语作家伊芙琳.刘的短篇小说《碎玻璃》为例,分析了小说中的叙述方位,及其对主题构建的意义。在小说中,第三人称与人物视角结合的叙述方位以及第一人称与人物视角结合的叙述方位轮番出场,使小说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得到全面展示,她内心的挣扎轨迹也在"我"与"她"的对话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谢丽 《英语辅导》2014,(4):202-204
《劝导》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最后一部作品,该小说继承了作家的一贯风格,典雅精致,深受世人的喜爱,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使用了多种叙述视角转换的手法--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小说人物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巧妙的视角转换有利于塑造人物、制造悬念、展开情节,加深故事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作品更具审美特色和阅读情趣,体现了作家对人情世故的多维思考。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叙述角度,在一件作品里,并不见得始终如一。热奈特指出,叙述角度可以有固定式、不定式和多重式。他说,“把前后一致视为荣誉攸关的规范显然是武断的”;还说,各个叙述角度的区别,不总是那么纯粹、清晰。比如,当叙述者被当作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也就是内聚焦)时,本来,作品中的一切都应该通过这个人物的眼睛,排除外部描写,可是,这一要求经常被作家突破。中国学者申丹在《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中把这类突破称为“视角越界”,她并且以对美国著名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的《鸡蛋》的详细分析,证明从内视角越界到全知视角的必要和合理。  相似文献   

7.
“视点”本来是绘画术语,说的是画家视线的出发点。借用在文学上,则指的是叙事文学中作家叙述故事的角度,也称叙述角或叙事角,即看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故事叙述人,从什么角度叙述故事。换句话说,也就是看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视点和叙述人称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一个问题,它有比叙述人称更深一层的意义和作用。创作中一定视点的选择关系着作家总体的艺术构思。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常常会有不向的看法和感受,选择什么人进行叙述,自然会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基调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叙事文学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视点问题并非为小说所独有,它乃是一切叙事文学带普遍性的一个写作问题。 一般可将视点分为内视点和外视点。外视点指作者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从旁叙述,作  相似文献   

8.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变》在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其魅力来自于“变”,即叙述人称之变、时空之变、心理意识之变。第二人称叙述视角恰切地表述了人物意识的觉醒;时空之变拓宽了作品的容量,使作品具有了沉厚的历史感和博大的宇宙感;内心意识之变揭示出主人公不断探索自我、精神不断更新的心理历程,隐含着作者的道德审美观念及对欧洲历史、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前维吾尔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并不太注重小说视角方面的功能。随着作家文学理论水平和鉴赏水平的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第一人称与其他人称在叙述上的差别,于是在创作中开始重新考虑第一人称视角的功能,并使叙述视角呈现多样化。论文结合文本,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等三个方面,阐述当代维吾尔语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迸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叙述视角的成熟,是现代小说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鲁迅小说《呐喊》、《傍徨》中有五种叙述视角:即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和第三人称旁观者叙述及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因而《呐喊》、《傍徨》比之古典小说更利于传递作者的情感信息和认知信息,具有与古典小说完全不同的现代性质。从叙述视角角度来看,《呐喊》、《傍徨》的风格特征除了长期以来公认的“深沉幽默”外,还应加上“进发”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借鉴了日本私小说“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但同时,由于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影响,郁达夫在叙述人称与视角的使用以及文本中叙述时间的安排上,体现出不同于日本私小说作家的艺术追求,达到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通过分析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其作用是双重的。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下,其叙述者既是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也是读者,从而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运用的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包括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叙述视角。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交代故事背景、揭示小说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苏联小说叙述角度的变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从苏联当代中短篇小说叙述视角的变化 ,可以看出当代苏联文学发展中的局部突破与整体发展的轨迹。而作家要想写好一部作品 ,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好叙述的视角 ,也就是如何选择观察现实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义,对于作家说来,小说创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家与作品的艺术形象间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作家对于形象特定的观察和着眼点上,就形成了所谓作家创作的视点。关于视点的研究早已有之,有人称为观点,有人称为立足点,但一般多从叙述人称方面加以考察,当然,叙述人称与作家创作时选取叙述角度的关系,确实反映了视点一些方面的特点,但终究还不是它的实质,因为同一叙述人称,视点既可以落到形象的内  相似文献   

16.
《都柏林人》这部短篇小说集自问世以来大多被评论者划入现实主义一类,但作品中使用的叙事策略:第一及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大量使用,不同视角间的频繁转换,以及对于叙述声音的控制,证明作品中的叙述主体有悖于现实主义小说传统,是一个退居幕后的、现代性的叙述者。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人的作品内涵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作出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作家,其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不是作品的故事,而是它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刻意追求的历史化叙事,并在多重叙事视角下以历史记忆的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人的作品内涵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作出的文化选择。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华人作家,其小说《扶桑》令人注目的不是作品的故事,而是它多种人称的复合叙事和刻意追求的历史化叙事,并在多重叙事视角下以历史记忆的方式对中国形象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首先阐释人物类型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运用,分析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及其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结合人称机制来探讨第一、第二人称叙述视角是如何在小说中营造出复调双声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拉近作者、读者以及人物三者之间的距离。此外,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阐明了叙述者、接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功能,蕴含着作者的评判,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的是戏曲的叙述视角问题,它以人物出场白、人物心理、鬼神人物的叙述、人物的上下场诗和剧目的总题诗四种形态进行代言性全知叙述。而在中国古典小说向戏曲嬗变的过程中,存在由小说的多元性叙述视角向戏曲的代言性全知视角转变现象。戏曲具有一个人物、多个人物叙述里、高于整个人物世界和故事世界的全知叙述视角,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实质是由小说叙述视角的多元性,转化为戏曲代言全知叙述视角的多层次性,本质由小说主要是供阅读的语言艺术与戏曲是舞台表演综合艺术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