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篇历史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2009年率先出版于法国,斩获多项大奖,以其独特的传播策略,受到外国读者欢迎。本文以其为例,总结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的故事表达策略。一、"出口转内销"的自传体漫画:《从小李到老李》《从小李到老李》是由昆明漫画家李昆武与法国友人欧励行合作创作的自传体长篇漫画。该书于2009年最初由法国达高出版社出版,原名为《一个中国人的一生》(Une Vie Chinoise)。漫画一经出版,即受到外国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检索《纽约时报》从1930年到2015年的86年间对《西游记》故事的报道,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从报道数量、传播者身份、传播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再现该世界主流媒体在西游故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该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从侧重译本的评介、猴王在异国文学中的变异,到猴王故事其它艺术形式再现的过程,为美国受众提供了对西游故事的不同认知方式。考察猴王故事在《纽约时报》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差异,为中国经典文学外传和域外的接受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价值,客观上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歌是一个国家尊严的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下简称《国歌》)的翻译是一件非常严肃和神圣的事情,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极其重要。本文试从翻译效应论角度分别对收集到的几个主要版本的《国歌》译文做一比较,力求公正客观地分析其综合翻译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好声音》是近期一档娱乐人民群众、影响广泛的节目,同时也是民间草根歌手展示才华的舞台。她的成功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我刊特组织本文以飨读者。似乎在一夜之间,从歌曲到故事、从节目到模式,都成为了热门话题。中秋之夜,全家人在一起观看"好声音巅峰之夜"一定会成为2012年中国人特别的记忆。《中国好声音》象征着精英阶层回归电视和大众审美趣味在电视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定位准机会佳形式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定位为"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道:"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正在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里众像清晰,鲜活生动,或简或详的人物都值得反复品味和研究。刘姥姥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一个小角色,也是《红楼梦》这部作品颇具艺术价值的关键性人物,刘姥姥的出场与活动是包括宝黛爱情线、四大家族没落线、大观园兴衰线在内的《红楼梦》明暗线之一,也通过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求助、答谢、报恩的故事演绎了普通老百姓的善良,也映照了包括黛玉、王熙凤及其他贾家贵族和仆从身上存在的各类局限,刘姥姥进贾府从局促求助到报恩救巧姐儿,对照了贾府盛极走衰的发展,成为书中引发人进行深度思考的中心人物。该文通过分析刘姥姥的人物性格,赏析其在整部作品中的文学塑造价值,管窥《红楼梦》看似描写家庭互动和懵懂爱情,实际用日常故事写尽人间沧桑及其背后隐藏的经世哲学和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6.
《帕罗故事》最早流传于泰北地区,是泰国民间少有的悲剧性爱情故事之一,被誉为泰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帕罗故事》篇幅中等,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叙事性和故事性,同时也是泰国古典文学著作《帕罗赋》的创作根基,对泰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基于目前学界对主流帕罗传说和《帕罗赋》的研究,从文学作品类型的视角来分析此类《帕罗故事》中所体现的现实型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董静 《文化学刊》2015,(3):102-103
《马兰花》是关于"两姐妹"的故事,弘扬的是勤劳善良才能获得幸福生活的理念。在我国,"两姐妹"的母题是姐妹家庭故事叙述的常用手法。本文从《马兰花》和"两姐妹"母题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两姐妹"故事的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芭拉迪·穆克吉是美国少数族裔文坛上颇具影响力的印度裔女作家,小说《茉莉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女主人公茉莉花(Jasmine)从印度到美国的移民历程。《茉莉花》表面是一个关于主人公名字的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关于女性主义旅行话语的书写,折射女主人公在新环境中重塑自我的信念。该文从旅行书写中时间、地域空间的转换和由此引发的精神体验两个层面,讨论旅行书写中的女性主义,分析主人公在时空流动转换中的女性身份建构,以及探讨主人公流动身份建构在其名字改变中的体现,阐述旅行书写视域下《茉莉花》主人公实现女性主体建构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玉堂春原名苏三,是著名京剧剧目《苏三起解》的主人公。这位名妓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冯梦龙的《情史》之中,之后冯梦龙又将其改编为小说,收录在《警世通言》里。《玉堂春落难逢夫》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与妓女的爱情故事,本文将从反叛男权与依附男权的自我矛盾与无限循环、圆形化的平面人物、情节发展的狭隘化三方面分析《玉堂春落难逢夫》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高机与吴三春》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爱情故事,它一直在浙南民间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半个世纪前,这个凄美的故事被编成了瓯剧引起轰动,名噪浙江,人称温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扮演吴三春的演员陈茶花也因此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艺术家。可是谁是此剧的编剧呢?许多人并不知道。今年元旦恰逢瓯剧《高机与吴三春》上演49周年,于是我采访了这个戏的编剧何琼玮先生。何先生旅居法国,这些日子他又回到温州旺增桥的家中居住。下面是这次采访的谈话记录。从《十五贯》到《高机与吴三春》金:1956年春《人民日报》以周总理的名言“一出戏…  相似文献   

11.
《丛林故事》是吉卜林的著名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狼孩毛葛利系列故事占较大篇幅,吉卜林通过毛葛利塑造了一个帝国少年形象。本文将运用空间批评理论,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方面分析毛葛利的身份认同,展现其在这三种类型的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由此揭露异域空间中的殖民者精神上孤独、无所依归的境况。  相似文献   

12.
刘杨 《文化学刊》2010,(2):54-56
自古以来,奥菲欧的故事是希腊神话中最能赋予艺术家灵感的一个。以西方的经典歌剧来说,以这故事为题材的不下于100部,比较著名的有:雅科波·佩里的《尤丽迪茜》、克罗迪奥·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克里斯托夫·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丽迪茜》、雅克·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菲欧》。"奥菲欧"以其特有的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了无数音乐家,而这些不同版本的"奥菲欧"也以各自的艺术特色被后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3.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以精湛的叙事才能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救赎的故事。本文将从文学原型批评理论和文学伦理学的双向维度,对《灿烂千阳》的女主人公玛丽雅姆进行解读,分析了她的替罪羊形象和伦理身份。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关于匠人、匠心、匠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身有缺陷,却心无旁骛,磨炼自己的技能,享受专注做事带来的内心宁静;故事的导演也将自己视为身有残缺的主人公,五年磨一剑,试图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中国匠心。不久前,在法国文化部、法国匠心联合会主办的法国匠人国际电影节(FI FMA)(又名法国国际工艺电影节)中,由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教师陈雨执导的短片《Li》,从世界各地千余部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白蛇·缘起》是一部以"白蛇故事"为原型的影片,讲述了晚唐年间蛇妖小白与捕蛇村许宣的爱情故事。与传统"白蛇故事"相比,影片虽以二人感情为主线,但在此基础上作了较大改动。借由格雷玛斯叙事学分析方法,将其与成熟范本戏剧《雷峰塔》对比,可发现根本矛盾由"人蛇异类恋"到"妖的转变"、人物塑造由白蛇到许宣的重心转变、主题由"颂真情"到"赞扬善"等一系列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有一部大热的片子征服了无数的中国观众,它就是《功夫熊猫》。当我们再一次为美国电影工业唏嘘时,也不得不钦佩美国炉火纯青的文化营销。《功夫熊猫》的成功是美国的成功,在文化上,我们又一次被美国“偷袭”了。《功夫熊猫》把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用到极致,都是为了讲一个美国的故事给我们听。再去联想一下那些深刻影响我们的美国大片,发现其实都是同一个题材,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对被列入"企鹅经典丛书"的《聊斋志异》闵福德新译本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译本中《导言》与译者笔记的解读入手,以翟理斯译本为参照,分析指出闵译本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英语世界以往视《聊斋》为"奇异"鬼怪故事的娱乐消遣赏析视角,精准把握并着力传达了《聊斋志异》故事背后的"孤愤"情怀,这是英语世界《聊斋》传播与研究走向深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肖云柯 《职业圈》2012,(25):92-92
《我老爸的胡言乱语》是一部充满趣味、温暖明亮的小书,讲述了一个“疯狂”老爸和喜欢“卖萌”的儿子间的爆笑故事。  相似文献   

19.
言论集纳     
正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在201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植根现实胸怀世界面向未来》一文中认为:怎样才算"讲好中国故事"?我以为,不但要让世界来听中国故事或者是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还要让中国故事变成世界故事,让中国故事为世界所需要,让当代中国涌现更多像李白、杜甫、曹雪芹那样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文学艺术大师。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文艺的高峰必然来源于中国文艺胸怀世界、放眼人类,在这个被马克思描述过的"世界文学"的时代,创造真正属于世界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职业圈》2006,(4)
在请出宣哥为大家拿主意之前,本编辑先给大家讲一个宣哥自己讲给我的一个故事。听完这故事,你就知道捧腹大笑是多么痛快了。同时,其中你也可以悟出一些道理,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了。好了,开讲!题目叫《一个乞丐的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