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连续性和整体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做好基础阶段的有机衔接是中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和初一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将对学生在初二、初三乃至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老师,应重视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陈丽娟 《考试周刊》2011,(70):91-91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当对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呢?我根据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如何做好与小学阶段的衔接,使其对初中数学知识"入门",打好新学段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认识和处理这个环节,打好初一新生入学数学学习第一关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初一是初中的基础,初一数学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这里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的衔接,学生意志的培养,层次教学和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对初一数学的启蒙教学提出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赵静  高牧原 《云南教育》2001,(16):40-41
现在,小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比较好,但一到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急剧下降。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急剧分化,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了很大困难,因而防止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过早过度分化,是一件极其重要且难度很大的工作。治病,要先究其根,要分析其原因。就学生方面分析: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智能上存在差异;学习方法不科学。就教师方面分析:教法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中小学衔接不好。就教材分析,原因也有两点:一是中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扩展量、课后练习设计上不衔接,二是由小学数学知识的直观、具体、易懂到中学的抽象深…  相似文献   

6.
初一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要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一抓起。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搞好中小学数学衔接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时期承上启下的阶段 ,它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延续 ,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从现实情况看 ,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学好初中数学内容 ,形成初一基础不好 ,初二严重分化 ,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 .仔细分析 ,初二分化 ,起源初一 .初一是中小学数学内容衔接的重要关口 .因此 ,搞好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 ,是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认知心理学指出 :学生学习时头脑中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结构是决定学习结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 .因此 ,搞好中小学数学内容的衔接 ,要在认知过程上着力花功…  相似文献   

8.
要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中小数学课程衔接尤为重要。渗透数学思想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本",落实数学思考方法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源",创建自主学习氛围是中小数学课程衔接之"保障"。  相似文献   

9.
庞晓婷 《宁夏教育》2000,(10):41-42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元,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衔接链。正确理解、学习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以及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因此,如何加强数学概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初一是初中的基础,初一数学基础是否牢固,将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这里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的衔接,学生意志的培养,层次教学和学习方法进行探讨,对初一数学的启蒙教学提出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元和数学知识体系的衔接链,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由于数学概念的这种独特地位,加之其抽象性、复杂性和数量众多性,因此树立概念意识,强化概念教学,就成了数学教学明显的特点之一。近年来广大数学教师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和挖掘,使概念教学不断深化并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综合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以下七方面基本构成了数学概念教学的立体化框架。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小学学科教学衔接,历来是中学起始阶段首当其冲的研究课题,更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就是衔接课题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数学知识有其系统性,但数学教学有其阶段性,初一数学教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正处于阶段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义教大纲规定,初中数学教学,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的衔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初一第一学期开始,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出现滑坡,造成差生面积大。有些老师误认为是由于学生小学数学没学好引起的,就停课复习有关小学数学的内容,但复习后,再重新上初一教学内容,学生还是喊“听不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教学衔接涉及到教学双方。从学生方面,初一学生正处在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期,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课程增多,内容加深,知识…  相似文献   

14.
李庆社 《初中生》2007,(7):68-73
数学竞赛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考查和选拔的双重功能.本文就有关初一数学竞赛常见的题型,作如下浅述.  相似文献   

15.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不少知识联系密切,教师要做好它们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背景下,本文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结构的进行了分析,思考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在数学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在初中阶段灵活掌握数学知识,杜绝思维定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做好衔接工作等三条解决衔接问题的基本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正确处理衔接与实际、优秀生和学困生、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64):81-82
数学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学科,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要想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显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较多的符合初一新生学习特点的方式,让初一新生对新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最终提升初一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从"把握好开学第一节课""设计精妙的课堂引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运用微课教学"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初一新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衔接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契机,因此培养学生知识的衔接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习惯三方面讨论了初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培养策略,从而让学生在数学知识衔接的基础上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素君 《考试周刊》2014,(55):76-76
为了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承和提升,初中数学和中职数学的教学衔接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初中和中职之间的教学体系而言,二者之间经常出现"脱节"、衔接不畅的现象,该现象已成为困扰广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心头病"。为了能够有效破解这一课题,本文从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有效衔接的方法三个方面加以探研,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一数学知识点多,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有很多同学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二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头。这里先列举一下在初二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