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者寿”是《论语·雍也》篇中孔子的一个著名养生观点。全句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该句原意并非专由养生而  相似文献   

2.
“动形养生”是我国古代人们从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朴素的体育健身观念。“动形养生”的基本内涵为外强形体、内静养神、形神共养,以适“中”为其锻炼原则,“血脉流通”为其锻炼宗旨和内在健身机理。  相似文献   

3.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至理名言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现在已为世人所公认。其实早在数千年前的中国,运动就已经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理论在运动保健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当今人们的运动健身和养生保健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动而不衰”是中华民族运动保健的基本原理 《吕氏春秋·尽数》中明确提出:“流  相似文献   

4.
乾隆养生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练习又名《热身练习十八式》,是本人在研究乾隆的“十常四勿”、《老子按摩法》《养生十六宜》《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导引养生功》等古现代养生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和运动生物学原理,在总结本人十几年养生体育练习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因为,乾隆寿高89,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的寿魁;他一生健康,87岁还外出狩猎,终生不带眼镜,无疾而终,理念上,他有极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16字秘诀。因此,本练习假托乾隆之名而作。其特点主要有:1、结合医理,言而有据;2、全身锻炼,动而有度;3、简便有序,易学易练;4、动在缠绕、行在梢节;5、动息结合,动缓息长;6、神形相依、绵绵若存。其作用主要有:1、集中思想、预热身体;2、畅通经络、宣导气血:3、调理先天、补益后天;4、平衡阴阳,协调脏腑;5、强健筋骨,愉悦身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养生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名况,字卿。荀子是一位儒家学说的思想家,对养生之学说贡献颇大。其《荀子·天论》中有很多的养生名言流传于世,其中著名的“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之语,其意思是“只要物质保养完备,身体活动适时,那么连天也不能使这样的人生病”,为后人所称道。此语体现的“人定胜天”观点,反映出唯物主义精神,向人们昭示:人的健康决定于自己。依其内涵还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就是:养备+动时=健康。荀子的养生之说@曹卫民  相似文献   

6.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动形养生"的思想已萌芽,但"动以养形"的理论始于《吕氏春秋》所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并在养生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其内涵为: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本文对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思想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尤其对《黄帝内经》之"形神兼养"这一养生观进行了详尽论述。旨在追溯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文化之源流。  相似文献   

7.
性理养生     
《武当》2007,(2):I0002-I0002
引言 自资深养生学者哲龙先生2003年推出“性理养生”以来,在炼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养生革命。“性理养生”以其卓尔不凡的功效受到了《婚姻与健康》、《健康生活》、《爱情与伴侣》、《婚姻与家庭》、《现代养生》,《武当》,《武魂》、《养生》,《拳击与格斗》、《少林与太极》等十几家杂志数以万计读者的热烈追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学练“性理养生”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最好动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是在《周易》哲理指导下,集中医、道家养生和武术健身于一体的“智者之拳”,是练养兼修、性命双修(静心养神锻炼体魄贯通内气)的内家功夫拳,是特殊的最好的动功。  相似文献   

9.
以静养生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动、静养生现代健身观认为只有运动才能保健养生,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则不衰”等名言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唯物辩证的养生论认为,动与静受阴阳规律的支配,有动有静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缺一不可。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强调运动养生一个方面,而摒弃以静养生的另一方面,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用或动或静的养生方法才是正确的。在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力赞中和原则,即《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主张中和养生的思想已成为儒家养生思想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以西汉大儒董仲舒所言为例,即“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儒家“中和”一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儒家要主张中和养生?中和养生与强调阴阳平衡养生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上述问题关系着儒家传统养生思想的正确继承和发展,故笔者不揣冒昧,…  相似文献   

11.
曾永忠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39-40,42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萌芽时期,《吕氏春秋》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体育在科学的道路上向前发展。《吕氏春秋》提出了动以养形、益气保精以养神以及养生与卫生保健预防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这与现代体育卫生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2.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唐代伟大医药学家,享年101岁。他知识渊博,医术精湛,通晓养生,古代医学界的寿星。在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房事养生多有研究。特别是《千金要方》中的《房中补益篇》,是古代专论房事养生的重要文献。概括该篇所述,可以看出孙氏的房事养生经验非常丰富而科学。其一,孙氏认为房事是一门科学,是“道”,是“法”,是“术”:“少年极须慎之”,“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如果未满四十而不懂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借力行房,不及半年,精髓枯竭,推向死近”;人过四十,体力已衰,仍贪欲如少年,务于淫佚,必…  相似文献   

13.
<正> (一) 养生,按《辞源》的解释,就是“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摄养身心的方法很多,《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的养生方法就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晋人张湛在《养生要集》中总结的“养生  相似文献   

14.
于冠英 《武当》2010,(5):50-50
《道德经》是中国道家文化开宗立基的经典著作,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尊为圭臬,奉若“圣经”。同时从“摄生之道”、“养生之道”、“站桩求物”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道德经》,《道德经》对于修身、修心、养生、摄生以及“物”之所状都有着前瞻而又精准的描述,于当世的修性养生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著名的养生“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而载于《论语·雍也》中的“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十二个字,是孔子养生学说的精髓所在,其影响更加深远,一直流传到现在。此语其意思是说:聪明的人爱动,仁厚的人爱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动、静、乐、寿是聪明、仁厚之人养生的四大特征。如果用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17.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名周,哲学家。他善于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极富哲理的语言阐述养生之道,著有《庄子》一书。在《庄子·养生主》中讲了两个原则: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在《庄子·刻意》中讲了两个方法: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养生以符合规律,切合实际为基本原则;而后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养生以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为基本方法。其作用是顺其自然,把握“天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固然”(各人的实际情况),达到增强体质、延长寿命之功效。庄子的养生之说,是中国道家养生的经典内容之…  相似文献   

18.
自1982年旷文楠同志以《庄子养生思想辩》①为题,对拙作《论庄子的养生思想》②提出不同意见后,一时引起对庄子养生思想的探讨,熊晓正、林思桐、张元等同志,先后著文各抒己见,对体育史学研究的深入,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庄子是道家集大成的人物,有丰富的养生思想,为古今养生学家所公认。拙作《论庄子养生思想》首先提出这个问题,虽失之浅陋,但毕竟是抓住了其“顺其自然”之旨归。旷文所议庄子之论全属哲学范畴,属于人生哲学和  相似文献   

19.
清代养生的研究更讲究实际的操作,特别是康煕、乾隆年间,长寿者逐渐增多,寿星们的主要养生方法是“身须动,心须静;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眼常运,面常搓,足常擦,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酒勿醉,色勿迷。”简称为“二须十常四勿”。其养生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金缨。金缨——清代著名字者,他在所著的《格言联壁·摄生》一书中有大量历代的养生资料,流传于世。其中含有八个“气”的养生论述:“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贤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从养肝气,薄滋味从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相似文献   

20.
林书立 《武当》2012,(2):47-48
《庄子》一书为庄子及其门人所著。该书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经典著作。庄子继老子之后,提出了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强调养生必须"依乎天理",顺乎自然。他把静则恬淡无为,动则顺乎自然,作为精神调养的根本原则。他曾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庄子》一书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哲理,而且还涉及具体的气功修炼方法。"心斋"法,"守一"法和"坐忘"法,是庄子倡导的三种静修方法,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清静无为的心境,但其运演手段和心理发展过程却各具特色,很不相同。一、运用的心理手法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