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是何其芳《秋天》(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一个诗句。在教学这首诗歌时,部分学生认为这个句子写得有问题:一、前句写撒网,此句说收网,按照一般逻辑,网起的应该是鱼。二、渔者意在鱼,为何与“影子”“纠缠”?三、“影子”如何能收起?四、诗歌表现的是劳动场景,此句流露的却是游戏心态。因此个别学生对诗句作了“修正”.把它改为“收起乌桕叶似的青鳊鱼”。  相似文献   

2.
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首诗选自何其芳早期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现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材。这首诗一扫诗人先时的晦涩难懂而转向明朗朴实、自然清新。下面我想…  相似文献   

3.
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秋天@何其芳  相似文献   

4.
宋微 《现代语文》2007,(3):109-109
"红杏出墙"出自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该句脱胎于陆游《马上作》诗句:"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本形容春意盎然,新生的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而现多用以比喻妇女偷情,那么它为何会具有贬义呢?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赏析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于古典诗歌而言,这个要求必须建立在对诗句的理解之上。笔者在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试图从诗句逻辑、用语、技法等角度来摸索诗歌句意的理解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各种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济南的冬天》的文末句。此句为何要放在写“水”的文段中?为何不让它自成一段?  相似文献   

7.
运用典故,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增强了作品的意蕴,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因此,理解典故是把握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用典有以下几个情形。一、点化引用前人诗句点化引用不同于直接引用,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点化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句。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中的"毅魄",语出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  相似文献   

8.
夏怀玉同志在《湖南教育》1993年第3期《这是一个比喻句吗?》一文中认为“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拟人句,而不是比喻句”。我觉得还有商榷的必要,理由如下:一、我同意夏怀玉同志的第二点理由,这句话确实是一个省略句。在“赶集”的后面省略了“的人”二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绕过话题宏大与厚重的理论畛域,单刀直入人与人心灵接触最微妙的课堂实践,操持一把“心”尺,努力绳度每个细微的教学环节,当会不言自喻。“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是《燕子》中一句有色彩,有形态,  相似文献   

10.
课题《短歌行》课堂再现执教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诗人忧什么?通过哪些诗句能够反映出来?”学生思考后,回答“:诗人忧的是‘华年易逝,人生苦短’,通过诗歌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诗句能够看出来。”执教者点拨说:“诗人忧的是韶华易逝、人生短暂,那么,我们再看诗歌是从哪些诗句表现出这种‘忧’来的呢?”于是,执教者仍然引导该生阅读文本,让该生从文中筛选诗句,而执教者最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思考探究课堂上,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璀璨的明珠。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更是编入了大量诗词。这些丰富的文学知识,我们又为何不摄取点滴,行之于自己的笔下,汇成汩汩流淌的作文之源呢?把诗歌与作文联系起来,一来可以广泛积累写作的素材,打开作文的思路,借鉴诗歌的写作方法。二来可以丰富作文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指导学生作文时化诗入文:一、直接引用或化用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题目要求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切合话题,诗句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如这些标题就很好:《天地一沙鸥》《…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一诗久负盛名。诗歌最后两句,千古传唱,一直以来对其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句的表达意向进行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  相似文献   

13.
《离骚》是千古名篇,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诗歌文化的源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离骚》却常常遭遇尴尬:学生常常因其文句生涩拗口而只把它作为头脑中的存目,教师也只是零敲碎打出几句诗句来作为识记的积累。优秀的诗文遭遇"教者"的浅薄而被肆意放逐。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一课《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不少教师在谈到它的修辞手法时,把它当作比喻句。理由是有关教材在分析“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一句(以下简称“‘像’句”)时说:“这个比方,使人感到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诗歌鉴赏题在各地高考语文卷中占分比重越来越大,题目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考生面对古典诗歌,总感觉手足无措,脑中茫然,究其原因,是根本读不懂诗歌。读不懂,又何谈鉴赏呢?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古典诗歌中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一、句子成分的省略主语省略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谓语省略如: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记叙文中巧妙地引用诗歌,不仅能使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种。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巧引陆游的诗句,既照应题目,又使人花交相辉映,同时表达了雷锋精神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花结果、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主题。增添情趣。如《荔枝蜜》第三自然段描写荔枝时,文章引用苏东坡的诗句:、'仅吹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里引诗句,可谓一石…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进行古代诗歌教学一直是一线教师想解决的一个问题。古代诗歌教学存在困难一是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解读诗歌的能力弱。二是教师跟着考试指挥棒走,重点放在个别关键诗句上,学生能够理解默写就完成任务;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从作者介绍到翻译每一句诗歌。诗歌教学要么支离破碎要么笼而统之,学生没有真正的领悟诗歌内涵。细读就是破解这个困局的妙招。细读不是指逐句翻译,而是通过细读诗句的重要内容,细读诗句的表现形式等等对古代诗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一)用诗句导入新课《鲁迅的精神》一文,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诗句来概括鲁迅的精神?有个学生立即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当场予以肯定,板书了这一句诗。并指出这是鲁迅《自嘲》中的第五、六句。前后两句,一憎一爱,正是诗人世界观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是鲁迅精神的高度概括。接着,我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预习课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赏析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对于古典诗歌而言,这个要求必须建立在对诗句的理解之上.笔者在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诗歌本身的特点,试图从诗句逻辑、用语、技法等角度来摸索诗歌句意的理解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各种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从广义说,唐代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和汉魏六朝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古体所作的诗歌,都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按诗句的字数可分为下列几种: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如曹操《观沧海》);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如《古诗十九首》);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如曹丕《燕歌行》)。此外,还有字数多寡不一的杂言诗(如李白《蜀道难》)。三言、六言较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