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松读经典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书旨趣和选择,就像逛商场一样。衣食住行是人生活的必须,所以人们要买东西。同时人还有精神需要,所以,人们还要买书、读书。具体来说按周国平的说法,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如因职业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的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获得精神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误解了读书的意义。在一些人看来,读书,不过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另一些人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如果这样看待读书,就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确确实实,为了完成学业,我们需要读书。因为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为了研究问题,我们也需  相似文献   

4.
默读是阅读中的重要技巧,也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因为读书需要理解,理解要靠默读。日常看书报,看课文等,都是通过默读来进行的。默读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间读。读和想本来是同时进行的,但读到某种地方有时要停下来认真思考一番再继续往下读。这种读后停下来想一想,想后再读,称为间读。如默读一篇课文遇到含蓄、难懂的语句,需要进行思考。有时为了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完每一层,每一段,想想层、段的主要意思,都应该用间读方法。读与思维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复读。如果读一遍还没把握准所读的…  相似文献   

5.
你看到本的题目也许会感到奇怪。大凡人读书,都是为了求知需要和感情上的满足,因此谈论读书的章都叫人读好书,提倡有目的地读书。这“不为什么而读”似乎不近情理。但这里说的也许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人     
现在因为有英特网,阅读常常不必通过纸质媒介。所以有人说,买书这不是傻吗?网上什么没有,还用花那份冤枉钱!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不应该在网上,真正的读书人不可能是一个整天挂在网上的人。读书,就是读书,而不是浏览网页。即使你下载电子书,阅读效果仍然无法跟阅读纸质书籍相比。这是肯定的。经常有人质疑说: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呢?读书有什么用呢?读书能增加财富吗?不能,买书需要花钱,读书需要时间,整个读书的过程是个消  相似文献   

7.
读书真好     
读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我有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因为我也是爱书之人。当然我所读的书只是茫茫的冰山一角,更不能与冰心奶奶的博览群书相提并论,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真好!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吧。21世纪的阳光洒满我们读书的路,飘一路欢歌,留一串笑语,携一路温馨———只因为读书的惬意。我们读书不再是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再是为了“光耀门楣”;更不是为了“敲开官府的大门”,只是为了再度震响那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去读书。“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不错,读一本好书胜交十个好朋友。烦闷时,捧一本…  相似文献   

8.
名人论读书     
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读无益之书,与不读等。 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 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 林语堂《论读书》  相似文献   

9.
王其华 《师道》2012,(9):33-34
一直有个困惑,就是许多教书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作?尤其是很多语文教师也远离阅读和写作。现在虽然许多学校大力倡导师生读书,营造阅读氛围,提供阅读书籍。但是为了读而读、读而不思、读而不写、读而不用,把读书当成功利需求和外在包装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
所谓笔读,就是以笔记来辅助阅读的一种读书方法。笔读,是古今中外名人学者读书的宝贵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对笔读的精辟概括。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笔读能力。因为笔读不但能加深印象,增加记忆。而且还能促成潜思索,启迪创造。笔读能力是自学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写作     
语文好的人必定是喜欢读书的人.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读书是一种创造.读书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多读书能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聪明起来.读书需要读好书,读好书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生的阅历,充实个人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朱国忠 《辅导员》2012,(Z1):40-41
我读书所使用的方法是"上山打虎法",因为儿歌里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的句子,而我的读书法是"一堆书、两张表、三兼顾、四面风、五分钟",正好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更重要的是,我深深地懂得,没有上山打虎的那一股勇气,是读不好书的。一堆书读书有时会因心情而变的。我喜欢在床头放一大堆书。不管我心情如何,总会有一本会被我选中。如此阅读的火苗就永远不会熄灭。也正因为有一堆书的"相互取暖",我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究竟如何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有的同志主张读写结合,要以写为主,读书是为了写作。我认为阅读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如果读只是为了写,那有些东西就可以不要读了,鲁迅的许多文章、课本中分量较重的论说文,就都可以不要读,因为我们的学生很少有写这类文章的需要与可能。所以我们应该承认读有它相对的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夏日读书滋味长.夏天炎炎,酷暑难耐.可因为读书,夏天也有了诗情画意.用书香消夏,能让人回到自然,能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夏天读书,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夏天万物繁盛,而阅读的灵感,也像夏天的雨一样说来就来.在树下,在时时飘来的风中,一卷在手,与古今的智者对话,读到精彩处是“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的舒适.读圣贤之书,能涵养身心体会大道;读君子之书,能知察天地通晓人情.  相似文献   

15.
<正>首先,我要强调的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不错,有时为了对付考试,或者为了获得资料,有些书我们不得不读,但读那种书是不可能得到享受的。我们只是为增进知识才读它们,所希望的也只是它们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至多希望它们不至于沉闷得难以卒读。我们读那种书是不得不读,而不是喜欢读。这当然不是我现在要谈的读书。我要谈的读书,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帮你谋生;既不会教你怎样  相似文献   

16.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4,(11):79-79
董老师,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纠结着,都有几个月了,就是“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这个问题搞得我越来越郁闷,这几天我甚至都不想继续上学了。我们现在读《优秀作文选》,就是为了模仿人家写作文得高分,有的同学干脆就去抄袭;我们读《青年文摘》《文摘周报》等,也就是为了摘抄一些写作素材,而真到了写作文时还大多用不上;我们读《文学名著阅读指导》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时的那几道文学名著题,结果常常是背了不少,考试时就考那么一点点。总之,我们现在不管读点什么书,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你常说“读书是有大用的”,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这样用吗?董老师,我真的很想不通啊!我常想:如果读书就仅仅为了这样用,我宁可不再读书了。董老师,真的很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个令我心服的答案。你能帮我摆脱这郁闷吗。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三、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些实用方法)2.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让孩子了解书面文字与口语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读书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这样一些益处:●培养孩子基本的读书技能读书需要一些基本技能,比如前面说到的怎么翻书以及按怎样的顺序来读等等。老师和孩子一起读书实际上就是在向孩子展示这些技能。成人用不着手把手地教孩子,因为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会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通过做而发现规律。孩子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生活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夏爱华 《留学生》2013,(6):44-44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都具有深刻意义,因为是“世界读书日”。全世界热爱读书的人们,都会在这~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读书的重视,传递多读书、读好书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9.
现在二十好几了,想想这么多年来,几乎是天天捧着书本走过来的。开始看书只是被逼,因为要升学,要通过读书谋求生存,出人头地。后来,读书的日子长了,人与书的距离开始亲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主动地读,方感到读书的乐趣。读今人书,又深入去啃古人书,一股子劲,竟也读得两目神光炯炯,可将诸烦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语文教学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我认为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究竟什么是主要的呢? 先来看看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现在不少学生学语文,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不读书,不认真读书,不会读书。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从学生方面反映出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读书,就是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看报刊,很少或者根本不看课外书,甚至连课本上的几篇文章也没有好好读读;不认真读书,就是学生读语文书很被动,老师叫读就读,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提问,所以就读不进去,“小和尚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