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书匠”之“匠”是工匠之“匠”,是“句读之师”;“教书匠”所教之“书”是片面的、残缺的教育内容,他们以“书”为中心而把学生边缘化,把教学当做认知过程而不是发展过程:“教书匠”之“教”是一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陶行知对旧社会“教书匠”之害人、害己、害国家做了深刻批判.现在拿来批判今天的“教书匠”们也是切中要害的。另外,应正面、直接地批判夸夸其谈的“教育家”。不必用“旧瓶”装上“新酒”去批判这些人“新瓶”里的“假酒”。  相似文献   

2.
人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对教师的美称;实际上教师常被视为“教书匠”,那是一种贬称,间或是教师的谦辞。这些都是比喻。前者是对教师在课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比喻,后者是对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实际上扮演的角色的比喻。自然,比喻毕竟是比喻,难以确切地表述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书匠”者也,不单纯是个人行为,重要的是具体分析导致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的教师职业特点和课程要素及其结构。一匠,原指工匠,即手艺人。其引申义,有匠心、匠意等。如“匠心独运”,为匠人美誉。把教书比喻为“教书匠”,是由于“教”也是一种技…  相似文献   

3.
每月谈     
记得在读师范时,老师曾出过这样一个题目:试说说“教师”与“教书匠”的区别。 这一题颇值得我们这些“为人师表”者的思索。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教师,他们所想到的仅仅是如何按授课计划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却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教书”以外的职责。他们的眼光始终盯在“教书”本身和学生的“分数”上,而不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思想、品质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对这些教师,严格地说,是不能称作“教师”的,只能称作“教书匠”。“教书匠”们这样的育人态度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 :“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事儿。”其实不然 ,《礼记》中说“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则把教师的任务归结为 :“传道、授业、解惑”而不仅仅是“授业”。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种种观点都主张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可以这样说 ,人类自有教师职业以来就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两付重担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从来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教书匠” ,因为“教学永远具…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潍坊市自 1996年起开展了“目标教学成果之推广性研究”,为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在实验过程中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深化目标教学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一、研究内容(一 )关于目标教学思想的研究1.将为掌握而教的思想发展为为每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教的思想。为“掌握而教”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学生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 ,特别是潜能的发挥 ,并且将知识掌握同情感发展割裂 ,将能力发展与人格培养割裂。这种状况应予改变。《学会生存》一书指出 :教育的目的是把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读了美国教师弗兰克·麦考特的自转体小说《教书匠》,对教书匠一词倍感亲切。一直以来,太多的人告诉我们不要甘于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很多教师因此感到无法承受之重。这本《教书匠》重新诠释了教书匠的含义(词典上对“匠”的解读为“有造诣”),让我们领略到,做好教书匠也是如此自豪和伟大。  相似文献   

7.
通常会听到一些教师称自己为“教书匠”。这固然是一种谦称 ,个人内心未必尽以为然。匠者 ,“技术操作之人也”。提起“匠” ;便会使我们想起“工匠”、“木匠”、“泥瓦匠”之类。当然 ,像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的“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又作别论。有人将其译为“独创的工匠” ,而我宁可译之为“独创的作手”。不过对操技之“匠”也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庄子·养生主》中所描述的那个庖丁 ,就职业类型来看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宰牛匠” ,不过从其宰牛的情形来看 ,“砉然响然 ,奏刀 然 ,莫不中音 ,合乎《桑林》之舞 ,乃中…  相似文献   

8.
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进知识海洋,不是由教师扬帆驾船,把学生送到彼岸,而应是教师给学生勇气,力量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驾船航行,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真是道出了教学的实质.教学中:不能习惯于向学生讲述现成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主动学习;不能只强调记忆和表面的知识,忽视教学生去挖掘知识、应用知识,忽视创造性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呢?几年来的教学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教”起源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中师数学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书”,把精力放在如何处理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品质。中师的数学课程,学生认为相对于音乐、美术等科目来说过于枯燥、难学,往往把数学当副科来看待,只要求考试能过关就行了。而教师又觉得教学内容过浅,教起来兴趣不大。上课的主要方式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所以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据调查,  相似文献   

11.
回顾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如华东师大的郭景杨教授在《现代课堂教学与管理》一书中所说:我国中小学传统教学模式可以用“听”和“练”两个字概括,或者说是“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教师讲课讲透,学生记牢做熟,教和学都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重视教而忽视学;②重视记忆而忽视思维;③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参与;④重视知识的量而忽视知识的质;⑤重视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⑥重视认知而忽视情感;⑦重视统一标准而忽视个性差异;⑧重视教师管束而忽视师生合作;⑨重视学生被…  相似文献   

12.
漫谈教书和教学北京大学王义遒学生上学叫读书,教师上课自然就叫教书了。教师由此得了“教书匠”的美名。何以谓“美”?可以与木匠,铁匠,泥瓦匠为伍,跳出人所不齿的“老九”系列(对四十开外的人这曾是至关重要的),岂不美哉!此其一;其二,既称为“匠”,就承认教...  相似文献   

13.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教书匠,需要把心思用到精巧。独创性的运用精巧的心思叫做“匠心独运”。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教书匠也该具有教书的“匠心”,具有教书的巧妙的心思。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我们能不能认真研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尽管有课程专家反对“渗透”的说法),来解决德育的漂浮、空洞、肤浅等问…  相似文献   

14.
一“、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教教材,是“以本为本”,把教科书奉为圭臬,是一种教书匠的态度。它把教材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把教材内容当作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东西,它把书本知识看作学生学习的全部,教师会在教材的知识点上不断地重复炒作,学生也会在教材内容上机械地、反复地训练。结果是学生获得了狭隘的书本知识,却失去了怎样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提倡从“圣经式”的教材观转向“材料式”的教材观,怎样使用教科书——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尺。“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体征,“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把教材作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进行深入研究、解读和使用,更要在教材的使用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智慧,合理的重组、优化教材,使之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转化,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薛法根 《教师博览》2014,(11):12-12
对时尚的教育口号,我常常保持一种本能的警惕,比如“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句耳熟能详的励志语。“教书匠”是对“教师”的贬称,或者说谑称。“匠”者,本意是“木工也”。自古以来,百工皆称“工”,称“匠”。有手艺的匠人,往往凭借一身的技艺,受人尊敬,让人羡慕,从“能工巧匠、独具匠心”这些词汇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教书匠,需要把心思用得精巧。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叫作“匠心独运”。匠心是指巧妙的心思。教书匠也该具有教书的“匠心”,具有教书的巧妙的心思。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别人想不通的问题我们想通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别人难以做到的我们做到了,别人做不成的事情我们做成了,别…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幸拜读了贵刊2005年第4期阎亚军先生《不应甘当“教书匠”》一文(以下简称阎文),同时又顺着阎先生的指引,查阅他所商榷的刘永和先生的《甘当“教书匠”》一文(以下简称刘文)。读罢两篇大作,也不禁有写点什么、呼点什么的冲动了。首先看一下刘文。刘文对“匠”进行了界定,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说明“匠”也不简单,是有造诣的人,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书匠”。通观全文,可以看出刘文的“教书匠”远非指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的出发点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知识主义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知识理性,把知识、真理绝对化,是典型的学科中心主义,是“重书不重人”,“重学科不重学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压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  相似文献   

20.
在“教书匠”和“教育家”之间,人们通常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育家”,而对于“教书匠”则嗤之以鼻。选择“教育家”,想成为“教育家”,虽然,这样的近乎完美、近乎终极性目标的达成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没有多少可能,但是,其愿望是美好的,其勇气也是可嘉的,其志向也是高远的;然而,轻视甚至贬斥“教书匠”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教书匠”怎么了?匠者,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手艺精湛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文学大师则被称之为“文学巨匠”。匠人不仅没有什么不好,而且,还很不简单。我们的学校,不是“教书匠”多了,“教育家”少了;而是夸夸其谈的所谓的“教育家”多了,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