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资是教育的核心要素,师德建设是学校的灵魂工程。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应改革创新教育机制,构建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师德体系。  相似文献   

2.
语法、修辞和逻辑是语言学的三大重要课题。语法使语言表达准确,逻辑使语言表达鲜明,而修辞则使语言表达生动。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信""达""雅"的具体内涵。当然,所谓准确、鲜明、生动,只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一种相对界定,当灵活理解,变通运用。比如,修  相似文献   

3.
4.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无疑要靠教师不断"充电"来实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发展?如此等等的话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既为一线老师所关心,亦为将"发展中学历史教师的胜任力"视作办刊宗旨之一的本刊所关注。当然,我们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应仅止于知识的更新与丰富,而是还应包括对教师的信念、动机和使命的理解,因为单凭知识状况的改变是很难克服所谓"专业主义危机"的,何况教师胜任力本身就不是任何单一能力的指称。选登这组笔谈文字(出白教育部2007年秋季高中历史新课程研修报《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第12期),旨在引起广大同仁对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我们也期望更多的同仁能够用好《中史参》这一平台,把自己在读、思、做等方面有助专业成长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都写出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是师德建设,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德育。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抓“两德”,即对教师狠抓师德建设;对学生狠抓德育工作。在“两德”之中,师德建设具有主导性、方向性和影响性功能;德育工作具有经常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特点。从“两德”之间的关系上看,师德是德育的前提和保证,德育成果是师德水平的反映。学校的德育工作,是通过全校教职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去完成的。因此,抓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无疑对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到底应该怎样传道、授业,解惑,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而重在培养发展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可是目前还在许多教师中存在这  相似文献   

7.
教师地位的指导性、目标的育人性、教师义务的复杂性及教师形象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道德在教书育人中的先导作用。教育的创造性、开放性以及新的人才观念对传统教师道德提出了挑战,要求师德必须具有先导性。教师道德具有稳定性,但是动态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规格嬗变,对教师道德的内涵就有调整的需要,应该面对现实,把符合现代主流思想、主流精神的道德规范融会在师德中,发展创新,使教师道德具有先导性。  相似文献   

8.
“传道授业解惑”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教师的工作概括为传授道理、讲授学业和解答问题,精辟!历代为师从教者“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华夏儿女。作为一种传统教育观念,“传道授业解惑”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与技术更新的步伐日趋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由知识型向素质型和创新型过渡。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对此,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深刻反思,积极探索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1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的使命,完整地诠释总结了班主任的所有工作:"传道","授业","解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侧重点各异。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新的权力源,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其理念、职责与素养相比传统教育已发生质的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如何实施有新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金春梅 《新疆教育》2013,(11):53-53
本文又重新温习韩愈的《师说》内容,尤其对“传道、授业、解惑”又与新的理解和体悟,其实这也是如今高效课堂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即思德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目标。同时略议这些课程目标的如是达成还须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社会环境。说明无论“传道”还是“授业”,离不开家教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教书育人话师德文/孙国成孙松舜“师德”是指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教师的“师德”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的,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代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又重新温习韩愈的《师说》内容,尤其对"传道、授业、解惑"又与新的理解和体悟,其实这也是如今高效课堂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即思德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目标。同时略议这些课程目标的如是达成还须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社会环境。说明无论"传道"还是"授业",离不开家教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师德”是教师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强调“德治” ,汉代学者杨雄也曾指出 :“师者 ,人之楷模也。”这就是说 ,作为学生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和表率 ,教师的“师德”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教书———充满真挚的爱热爱教育事业 ,首要的是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教师爱事业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 ,只有全面关心学生 ,和他们同欢乐、共忧愁 ,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良好的校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超  郭丽 《天中学刊》1999,14(1):106-108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通过社会舆论或教师的自我修养,调整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支配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能否成为学生所尊敬和信赖的人,能否忠贞不渝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都与他的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具体说来,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献身精神。献身教育事业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它有着丰富…  相似文献   

20.
杨荣 《上海教育》2013,(4):143-143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承担着学生成长责任的引路人,只有教师不断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师德优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中小学教师有了自己的职业标准;2012年10月,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增强教师教育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