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捧着刚刚打印出来的刘晓东老师的《“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是学前儿童快乐的学校——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幼儿园也能改变中国》(本期卷首)两篇文章,细读。我的耳畔清晰地响起了儿时生产队的菜园边上那被蒙住双眼的老牛从深井里车上来的水鼓着泡泡流进菜地里的汩汩声。  相似文献   

2.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现代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被认为是“苏联教育思想中不朽的瑰宝”。下面,我们介绍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一、创设“快乐学校”的原委“把心献给儿童”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他还将此作为自己写的一本书的书名,书中一章便是“快乐学校”。这是他1951年到1952年以学前一年的六岁儿童为对象,悉心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是造物主。它造就了雄伟的山川河流,造就了枝繁叶茂的树木和万紫千红的花草,同时造就了人类,并给予人类无限的智慧。因而,从卢梭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尝试到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不少教育哲人都是在探寻着大自然的“教化”伟力。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做得最为突出。他的《论智育》一书,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述了儿童智力发展与自然的关系,贯串着利用自然开发儿童智力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儿童智慧的永恒的源泉。”在他看来,“大自然”,这是一个无穷的概念,是没有智慧极限的地方,是儿童充分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4.
捧着刚刚打印出来的刘晓东老师的《“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是学前儿童快乐的学校———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幼儿园也能改变中国》(本期卷首)两篇文章,细读。我的耳畔清晰地响起了儿时生产队的菜园边上那被蒙住双眼的老牛从深井里车上来的水鼓着泡泡流进菜地里的汩汩声。在那里,茄子棵上那宽大的绿叶下面是大小不一的紫茄子,尤其那些小茄子纽儿,对儿时的我非常具有诱惑力,说实话,我偷摘过几个,躲在硕大的叶子下面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成年之后还留有吃生茄子的习惯。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在最广阔的“蓝天下的学校”里度过的,那时我们村还没有幼儿园。童年的一切成为我最不可磨灭的美妙的记忆之一(包括因逗弄邻居家的女疯子而遭到母亲严厉的责打)。我在思考刘老师文中的这些思想:儿童教育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事业。儿童教育是让儿童拥有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是经成人裁剪过的,儿童在这种生活中成长。这种生活将会沉积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是的,我们到底要给以及给了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我们的童年虽在成人严厉甚至严酷的管教之下,但尚有小河流水、青草牛羊为伴,可现在的孩子们呢?我们的幼儿园也并不都像“文化新村幼儿园”,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蓝天下的学校”几乎已经被挤出了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5.
理想的幼儿园不应将儿童禁锢在围墙里,限制儿童的自由,也不应一味地强调所谓的知识学习,过早地剥夺儿童成长的快乐,而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蓝天下的快乐学校”一样,成为儿童快乐成长的源泉。在那里,儿童可以尽情地观察、幻想、表达、游戏和锻炼,享受他们诗意而充实的童年。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的"快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似乎没有教什么"有用"的知识. 如果在中国,大概许多家长会反对苏霍姆林斯基,并拒绝将孩子送进这样的学前教育机构的.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建设的"快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不是表面热闹而实际虚空的学校.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最关注的不是让小孩子死记硬背所谓"知识"或者"大道理",他最关注的是小孩子们充实的生活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在“快乐学校”中的教育实践出发,探讨了儿童的“自然天性”,让儿童课程和游戏回归自然,用“大自然”这把钥匙打开幼儿语言和思维的源泉之门,让幼儿在自然中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8.
要寓教于乐     
前苏联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来,家庭被排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孩子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应寓教于乐。父亲自小教我下棋,同时也不忘教我该如何走完我人生的这盘“棋局”。  相似文献   

9.
为朗朗蓝天所覆盖所笼罩的泱泱大自然,是一个广阔的永远生机盎然的对儿童少年的成长不可或缺的好课堂。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课堂”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不仅可以使他们的知觉更敏锐,思维更缜密、创造力更活跃,在智育中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更加热爱周围世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地,大大丰富精神生活。 (一)发展智力的好场所人类从大自然走来。大自然是人类知识的最初源头。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这本书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学生在打开课本的书页之前,或者在学  相似文献   

10.
“六辆卡车做校舍,万里征途是课堂,专择‘差生’录取,敢于对学生体罚”,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所行走学校”——淮安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行走学校的特色。这所特殊的学校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没有宿舍,学生不分年级,老师被称为“管带”,吃住都在车上。正是由于它的“另类”,才引起了人们的颇多争议。而在我眼中,“行走学校”有着其他学校所没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龚睿 《教书育人》2009,(8):46-46
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10年制普通农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23年里,他率领全校教职员工一起实践、探索、总结教育科学规律,最终把这所校舍破烂的“薄弱学校”建设成为全国模范中学和享誉全球的实验学校。正是有了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前苏联教育思想集大成者,帕夫雷什中学才有那么大的成就,他是当之无愧的“魅力校长”。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学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所涉及的“数学”,是学前儿童所学习的最初步的数学知识,包括简单的数的知识、初步的时间、空间观念等;它强调的是学前儿童在操作活动中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论坛》2006,(12B):F0004-F0004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中把学校的新生入学第一天命名为“首次铃声节”。这是一个非常朴实又美妙的命名,因为年仅六岁的儿童将从这一天开始他们人生正式的学生生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从苏霍姆林斯基"蓝天下的学校"尊重自然、注重表达、重视劳动教育、关爱他人四个方面的特征出发,结合当今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城市病、富贵病以及对劳动教育和社交教育的缺失,提出"蓝天下的学校"对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1.大自然就是孩子们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2.劳动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必修课。3".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5.
小档案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生前是乌克兰共和国的功勋教师、原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从教长达三十多年,专著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家长教育学》等四十多本。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前儿童也在媒介的环境中悄然成长,但所有的媒介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都是有益的吗?值得我们深思。在“喜洋洋”动画片所引发的“儿童烧伤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前儿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易被忽视。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首要场所,也是学前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主体之一。笔者通过对学前儿童家长的访谈,发现学前儿童家长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模糊,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有困惑。因此,本文针对学前儿童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根据家长在培养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疑惑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7.
周玉明 《辅导员》2009,(7):58-59
毋庸讳言,“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句话就说明了校长对学校的决定作用……而苏霍姆林斯基却说:“不懂教学的人没有资格当校长,不抓教学的人不是名符其实的校长,对学校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能成为名校长。”作为“师者之师”的校长,您以何立于教学一线而不败?欢迎来到本期的“校长论坛”,希望在这里能找到您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常州市钟楼区外来务工人口已达10万之多,适龄流动儿童少年近10000名。钟楼区委、区政府立足政府职能,直面突出社会难题和要求,在强化以公办学校排难挖潜,尽力吸纳入学为主要途径的同时,积极通过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调整教育布局、科学规范管理等举措,短短两年,连续举办了4所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专门学校——“蓝天学校”,在常州全面实施“蓝天计划”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为妥善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政府主导,不断加大“蓝天学校”举…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回顾 现代人对于学前健康教育的重视始于19世纪,法国率先在学校教育中提出要关心学校卫生和儿童健康,以后各国相继仿效,美国儿L童健康组织于1919年第一次使用“健康教育”一词。 在两方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期儿童的健康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19世纪20年代初,陈鹤琴等教育家就提出学前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管理就没有世界。”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管理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也不例外——流的学校需要一流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