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松嫁接技术(专利申请号:200510085727.5)是通过选择优秀树种上雌花枝条上的接穗与选择适宜的红松幼树做砧木,进行人工嫁接建立红松无性系坚果林和种子林.过去的红松嫁接技术没有选择接穗和砧木的标准,嫁接方法的某些环节不好掌握,出现了上部"卡脖下垂",下部"愈合瘤"的现象,影响接穗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接穗枯萎死亡,嫁接效果不好,存在嫁接成活率低,结实期晚,产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种野生山核桃嫁接技术,选用野生山核桃或麻柳为砧木,砧木断口削成斜面,斜面高的一面上端削去3-5cm长的外皮呈“V”字型,接穗枝条削去向芽方的外皮,拨开砧木“V”字型肉质皮层,使肉质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将接穗斜面向内紧靠砧木的木质部,从上而下插入,再用农用地膜从砧木和接穗枝接口处套满砧木锯口,露出接穗枝,扎紧。这种嫁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利用野生资源,提高嫁接成活率,结果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黑籽南瓜"为砧木,"津春4号"为接穗,采用断根嫁接、插接和劈接3种方法,以"津春4号"自根苗为对照。研究表明,嫁接后13d前3种嫁接苗各项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到嫁接后第16d,断根嫁接的接穗长、叶面积、干重显著高于插接和劈接。  相似文献   

4.
四季山茶的芽苗砧嫁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四季山茶中杜鹃红山茶和海棠红山茶的芽苗砧嫁接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为86.61%;海棠红山茶芽苗砧嫁接成活率为83.49%;较常规嫁接有较高的提高。影响四季山茶芽苗砧嫁接的因素主要有砧木的健壮程度、接穗的粗度等。  相似文献   

5.
向成硕 《大众科技》2012,(6):173-174
文章介绍在高寒地区的山地上采用硬枝劈接法嫁接毛刺槐的试验结果,总结了相关繁育和栽培抚育技术,指出提高毛刺槐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关键在熟悉毛刺槐的生长习性,充分结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选择好最佳嫁接时机,保证接穗和砧木质量,掌握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6.
红松嫁接培育优良种源,在红松果林营建中应用其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从6个方面对红松果林嫁接营建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技术层面进行了分析,旨在对生产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业民 《金秋科苑》2011,(2):156-156
红松,是长白山区系的珍贵树种之一,采用嫁接新技术促进红松果林人工更新,是发展红松果及其林富产品的需求,也是实现红松果林提前结果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开始对红松果林实行嫁接技术,目前已初见成效。嫁接苗生长稳定,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8.
陈钦 《内江科技》2001,(6):33-34
桑树的生长周期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年要经过发芽、生长、休眠三个阶段。桑树嫁接是以实生桑作砧木,良种桑枝条作接穗,借助实生桑富有强大的根系,达到更换品种、繁殖良种、老树复壮更新,提高桑叶产、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桑树嫁接一般要在休眠期进行,大规模的嫁接最好采用芽接,芽接又分为春接和冬接。冬季芽接具有时间长、不贮藏穗条、成活率高的特点。可有的冬接时间过早,在11月底就开始进  相似文献   

9.
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砧木与西瓜品种、播种与嫁接、嫁接后管理、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黄瓜双断根嫁接方法的研究,阐述了黄瓜双断根嫁接的砧木选择、嫁接方法、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的高产栽培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三次重复,设置双断根( T1)、插接( T2)、自根苗作为对照( CK)三个处理。试验证明黄瓜双断根嫁接技术可有效的克服传统嫁接法中砧木不断跟,出苗不齐,易徒长,商品苗形态不一致,砧木根系衰老现象的弊端。双断根嫁接砧木须根发达、粗壮,秧苗不徒长,商品苗形态一致,提高吸水吸肥能力,植株营养健壮抗病性强,从而增加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外观和商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红松果林同砧与异砧嫁接容器苗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东北地区珍贵的常绿大乔木,是重要的坚果树种之一。目前,主要采用嫁接苗进行红松果林的培育,我们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红松同砧和异砧嫁接容器苗的培育技术研究,以便为生产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同砧和异砧嫁接苗之间,同砧嫁接成活率高于异砧嫁接,同时接穗的生长也高于异砧嫁接苗,这表明同砧嫁接的亲合力高于异砧的亲合接率,所以同砧嫁接更有利于嫁接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春季柿树的育苗嫁接,一般以春分前后,树液开始流动到发芽初期进行,其中以砧木芽刚刚开始膨大露绿时,采用单芽切腹接的方法,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95%以上。嫁接前,应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枝条粗壮、芽体饱满、树冠中上部外围的一年生枝作接穗。若在休眠期采集的接穗,需按品种每50条一捆捆好,于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深80厘米、宽60厘米的条沟,沟底铺一层45厘米厚的湿沙,将接穗平放沟内,填湿沙贮藏备用。嫁接前,先取出接穗,洗净沙子后,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使其吸足水分。在砧木的处理上,可将软枣苗先平茬后嫁接,也可先嫁接后平茬。但应注意平茬剪口应为马耳形且平茬处高于嫁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利用嫁接法繁殖果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嫁接法是把准备繁殖的果树的枝或芽嫁接在另一株树上,人們称被接的树叫“砧木”,接在上面的枝或芽叫“接穗”。近代,在嫁接过程中,有人发現:有些砧木能使嫁接在它上面的“接穗”长成的树体极度縮小,变成果树中的“矮子”,这种砧木人們又称为它“矮化砧”。一般的果树都有5—8米高,可是利用“矮化砧”繁殖的  相似文献   

14.
以“青宏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和嫁接方式对接穗萌发率、新梢生长量、嫁接成活率、越冬保存率等的影响,以期为在适宜的时间采用正确的高接换优方式开展山杏生态林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受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在青海省民和地区,春季进行枝接时,随着嫁接时间的推后,接穗集中萌发出现的时间越早,并越快达到最高萌发率,新梢生长量也更大。但过早或过晚枝接均不利于嫁接成活率的提高,故宜在4月14-24日采用枝接方式进行山杏生态林的高接换优,接穗相对萌发时间较短,且满足生产需要;而秋季采用带木质芽接方式进行山杏生态林的高接换优时,可采取春季截冠修剪处理培养新梢,于7月20-30日在新枝上采用带木质芽接的方式嫁接,成活率和越冬保存率相对其他方式更高。  相似文献   

15.
红松果林优质异砧嫁接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坚果树种之一。在红松果林的培育中工作,主要采用是嫁接苗和高接技术建设果林。嫁接苗主要采用异砧嫁接苗,一般异砧嫁接苗的砧木主要以为樟子松(Pinus sylvesstris var mongolica)通常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和劈接法,我们通过两种嫁接方法的比较研究,认为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更适于异砧嫁接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发现不同砧木嫁接德国洋甘菊的成活率,从筛选出的几种砧木中选择出可使用砧木。结果:艾蒿和香蒿作为砧木,德国洋甘菊没有成活,地被小菊作为砧木组成活率为64%。结论:地被小菊是所选砧木中嫁接成活率最高的砧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一种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配套生产技术的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不同育苗方式对比、新品种引进筛选、嫁接茄子品种对比、CO2施肥等试验,得出:营养块育苗的黄瓜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发育快,生长健壮;津优30、印地安是适合于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冬春季生产的新品种;在茄子嫁接中,筛选出了劈接法和以西安绿茄作接穗,以托鲁巴姆为砧木的最佳嫁接组合;增施CO2在提高座果率和增产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草本植物一般是用幼苗进行嫁接的,这要有一定的技术,接合部分須結扎,操作也比較麻煩。怎样改进呢?一般嫁接的原則是,接穗的叶片要少,而且小,并适当控制溫度,以减少水分蒸发,这样才能提高成活率。在这个原則的指导下,江西安义中学生物教研組的同志們对这問題进行了实驗研究,創造了一种种子嫁接法,并首先在瓜类作物上試驗成功。具体方法是:把葫芦种子用溫水浸一天,播种在花盆里作为砧木(或露地育苗移栽在花盆里)。在砧木播种的第3-4天,将西瓜种子同样用溫水浸一天,  相似文献   

19.
低产低效林改造是退耕还林提质增效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文章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于低产林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做好低产林的改造工作。山杏嫁接珍珠油杏技术的推广应用,让退耕还林的山杏林地有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退耕还林农民找到了新的致富渠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玉荣  孙冲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234+310-234,310
植物嫁接的目的在于增进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实的品质等。植物连体嫁接技术源于植物离体嫁接技术,且随着这种嫁接技术所显现出的诸多优点,正在被广泛性的推向农业和林业生产,抢眼于技术理论层面的探索,日益拉伸着其技术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