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中许多介词的产生,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照"由"照射"义动词引申为"比照"义动词后,又进一步虚化为介词。介词"照"有作依据介词、时间介词、方向介词、对象介词、比较介词五种用法。"照"的依据介词用法、方向介词用法和比较介词用法来源于动词"照"的"比照"义,"照"的时间介词用法由依据介词"照"虚化而来,"照"的对象介词用法则来源于方向介词"照"的功能扩展。"照"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动因有语义层面的词义扩大及语义感染、句法层面的连动式结构、语用层面的口语交际及方言推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拿"可以引进工具、处置者。引进处置者的介词"拿"有两个语义来源:一是"持执"义;二是"捉拿"义。在"持执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拿+N2+V2"式中的N2"可持执——不可持执"的语义转化是演变的关键。在"捉拿义动词——处置介词"的演变历程中,主要动因有两个:一是"拿+N2+V2"式中的N2"位移"因素的消失;二是V2由积极意义动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充当。对于"拿"来说,"执持动词——处置介词"是演变的主要路径,"捉拿动词——处置介词"是演变的次要路径。汉语史上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动词,演变结果有可能一致,演变路径和致变因素却未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构式是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是"有理据的约定俗成"。关于构式义,"动词多义论"没能揭示语言生成的认知规律,相反强行地给词汇增添了许多意义,"构式多义观"却是人为地区分出核心义及其延伸义,主观认定这些意义之间的家族相似性。而从"合成观"的角度考察使动构式的意义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结果:即使动构式中的动词都有其理论义,它在各语境中的兑现也是语境中的意义,且该意义与动词拥有的框架意义有关,同时也受与其共现的其它(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使动构式还通过由动词和介词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谓语,由认知的运作导致使动义的产生。使动构式的语义"合成观"对其它论元构式的语义分析和阐释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囥"本义为"藏(物)",北部吴语中还有"存放"义,南部吴语中则另有"置放""存在"等义,温州方言中还可用作动后处所介词。苍南吴语中,"囥"还可与"犼那儿"组合作持续体标记。据"囥"的共时地域分布可推测,其语义演变和语法化路径为"藏(物)存放置放存在处所介词时间介词"。由"藏(物)"到"存在"的演变,是其语义特征要素逐渐脱落,而语义泛化的过程。这种微观层面的语义参数的量变最终导致其宏观层面的句法地位的改变。"囥"语法化的机制为双动词结构的重新分析,其直接诱因是语义羡余。"囥"的语法化过程中,语义、句法、语音、词汇系统存在互动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到+NP+VP"中"到"的词性有动词说和介词说,目前趋于介词说。但是,大家并没有很好地从方法上证明。同时"到"作为动词,相关结构的处理没有弄清楚。本文从动词的特征入手,通过比较,论证了"到"的动词性质,"到+NP+VP"结构中"NP"主要有时间和处所两种类型,"到+NPc+VP"是连动结构,"到+NPs+VP"是紧缩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走西口"等短语为例,根据生成语法功能范畴假设,"V_(不及物)+NP"的生成可以实现为由方位范畴扩展轻动词引进不及物动词的论元,并指派处所宾语的题元角色。现代汉语中,"动词+介词短语"的划分存在争议,有些学者将"动词+介词"分析为动介复合词;有些学者则将介词短语或介词分析为补语,并将"动词+介词短语"分析为"动+补+宾"的形式。受"V_(不及物)+NP"的生成机制启发,将"在、向、到"等介词分析为轻动词的语音实现形式,并将其设定为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范畴,同时,通过致使范畴和时体范畴来测试方位范畴的句法位置。  相似文献   

7.
沈阳 《中国语文》2015,(2):105-120,191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形式变化和语义差异是谓语层(VP)动词的"位移特征"和动词后附加语层(PP)介词(到/在)的"功能投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谓语动词位移特征的强弱诱发和制约了动词后介词(到/在)表"方向"或"存在"的终点投射选择。本文同时假设,汉语动词前后表"方向、存在"的处所PP并非移位形成或独立生成,而是在"同形生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和动词选择的"互补删除"实现的,汉语处所PP位置的历时演变现象也可看作是这种操作的句法后果。本文还提出,"V+到/在NP_L"结构而非动趋式才是汉语典型的"位移一终点"结构,与其他语言的同类结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黔东苗语中的niangb和diot是最为常用的空间词之一,二者能对译成汉语中的"在"。Niangb在苗语中做空间动词,后接NPL,表达静态物位关系,niangb NPL结构一般前置于动词,与动词构成连动结构;Diot在表达空间范畴时,已基本虚化成介词,diot NPL结构一般后置于动词,与动词构成动补结构。在语法化路径中,niangb仅在语义上虚化成了存现动词,而句法上并未虚化;diot则实现了句法语义上的共同虚化,从放置义动词虚化为介词和"持续义"助词。二者在非空间轴上的语义延伸差异,是其空间位置关系认知图景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先分析了几种语义不同的"以为"构式,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复音动词"以为"的来源和形成。动词"以为"来源于表意动义的"动词‘以’+动词‘为’",它是这一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基于语义的相通,表意动义的"以A为B"可以变换为"以为AB",致使"以为"二字紧邻出现,再加上韵律和双音化的作用,于是被重新分析为词了。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X+于"结构使用广泛,在句子中经历了语法化过程。而其中的"于"字经历了词汇化,逐渐由介词转变为类词缀,继而转变为词缀。本文通过采集《人民日报》新闻并基于依存语法构建依存树库,对现代汉语中的"X+于"结构句法功能以及"X+于"结构中的"于"的词汇属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发现,"X+于"结构在句中作动词占比最高,且"X+于"结构中"于"字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不起介引作用的类词缀或构词词缀,并从韵律特征和配价增值的角度进行了虚化可能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史记·秦本纪》中"为纣石北方"和"赐尔石棺以华氏"二句,"三家注"的注释存在很大的问题,前句的"石"不当如裴骃所言是活用动词,"石"应当是"使"的讹误;后句中"华"不应如司马贞的注解为"光华"动词义,"华"应该写作"葬"。此外"遂葬于霍太山"不当如中华书局新点校本所认为"遂",后应添上"以","遂以"起初是连词+介词的复合结构,在汉代已经发生词汇化,"以"失去介词义降格为构词语素,"遂以"语义即等同于"遂",而当下主要的虚词词典并未收录该词。  相似文献   

12.
"出头"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典型动词,自中古初期至近古晚期,经历了由原本临时搭配而成的"动+宾"结构到逐渐固化为动宾短语,再到最终成为一个支配式双音复合词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出头"的语义也随之进行了从本义"伸出头、露出顶端"到"从困境中解脱;出人头地,超出其他"义,到"出面;带头"义,再到"(用在整数后)表示有零头"义,最后到"货物畅销"义的演变过程。在双音化趋势下,"出头"结构词汇化历程是在长期的语用中通过转类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拷贝句"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结构,在句法中体现为"V-O-V-C"结构。其中,"V"为动词,"O"为宾语,"C"为补语,两个"V"为同一个动词,前者带宾语,后者带补语。词汇化通常指在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个短语或其它语言单位固化为一个稳定的词项的过程。本文以"他学英语学晕了"为例,讨论词汇化在拷贝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N1+以介+为+N2/V"构式中,"以"与前句的某个NP之间原本存在"介词"和"介词宾语"的逻辑关系,后来,这种逻辑关系消失了,"以"和"为"便凝固成为一个动词。在演变的同时,动词"以"已存在,动词"为"也存在系词化的倾向,这两个条件起着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构式语法框架内讨论了双及物结构的构式义与动词义之间的关系。认为双及物结构具有"致使-拥有"的构式义,它对进入该结构的动词进行语义框架的核查,只有动词适切才能与该结构相容。当进入该结构的动词具有"给予"义时,动词语义向句法投射,构式义得到强化,此时的结构为典型双及物结构;当动词不具备"给予"义时,句法辐射动词,构式义赋予进入该结构的动词"致使-拥有"义,此时的结构为非典型双及物结构。动词词义与构式义的互动形成一个连续体,处于两端的动词分别为具有"给予"义和"损耗"义的动词。  相似文献   

16.
汉语动词到介词的语法化演变都是在连动式结构中发生的。动词的介词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有句法位置的改变、语境影响以及认知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殷商介词与动词、连词、副词和语气词常有纠葛,学界分歧很大。介词判定需追溯语法化源词的源义,在此基础上甄辨了11个非殷商介词和确认了14个殷商动源介词,介词均由连动结构的次要动词语法化而来。  相似文献   

18.
"一眨眼"是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具有短时义、虚拟夸张义、出乎意料义等语义特征.在时体特征上,"一眨眼"既可以用于现在完成体,也可用于将来完成体;只能跟"了"共现,不能跟"着""过"共现;主要跟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共现."一眨眼"在民国时期词汇化为副词,句法环境的改变、认知隐喻以及语义融合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6,(2):118-125
汉语史上,大多数求索介词,如"问""向"等的直接来源都是引进言谈对象的介词,"言谈—求索"的演变具有认知与句法的基础。从认知因素看,求索行为通常凭借言说行为实现,言谈行为通常含有获取信息或回应的目的,求索行为含有获取物资或帮助的目的。从句法上看,"P+N2+V"是言谈介词和求索介词同处的句法结构,言谈介词产生之后,伴随构式中V的次类扩展,出现了"言谈—求索"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V+P+NP"结构中"P"保持介词词性的前提下,是一个中补结构,但受韵律的作用,"P"不断虚化,"V+P"有词汇化的趋向。能进入"V+P+NP"结构的介词有"向、往、在、到、给、于、自",这些介词演变虚化、弱化情况各异,因此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其词汇化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