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军 《收藏》2006,(3):56-58
古陶瓷研究领域里的问题多多,有许多盲点和误区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如将不同时代代表性器物作深入分析与介绍,应持慎重的态度,这是每位学者、专家或藏家的历史责任。其意义,一是对器物准确可靠定位,二是指导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朝春 《收藏界》2010,(2):62-64
滇南名城建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元、明时期的建水(即临安府),不仅是滇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被誉为“滇南邹鲁”,而且还是云南乃至于全国著名的青花瓷器产地。  相似文献   

3.
谭剑翔 《收藏》2010,(4):44-45
此香炉座原藏于曾国藩故居富厚堂,1986年双峰县文物管理局从当时富厚堂所驻单位攸永乡政府征集,为曾国藩灵前献祭的青花五供之一。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10,(6):137-137
乾隆"青韵"——缠枝双联瓶在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乾隆青花在清代素以"稳定、浑厚、沉着"而著称,使用国产浙青料绘制。早期青花发色与雍正青花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陈仕玲 《收藏》2009,(12):17-21
本次上金贝村古墓风波中,一个令人欣慰的事件就是民间文史爱好者的声音传达了出来。像本文作者陈仕玲先生,他在充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依据当地文献、民间收藏手稿独立寻找问题答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分析与国家文物部门研究相互印证,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6.
赵世荣 《收藏》2001,(3):17-18
要讲清民间收藏与法的问题,首先得从收藏说起。  相似文献   

7.
高阿申 《收藏》2009,(9):108-113
倘若问,什么是千年来中国最具文化特质的器物?想必很多人会说是文房四宝。不错,纸、墨、笔、砚是文化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用品。但是,与文人精神生活最为贴切的莫过于能包容他们内心世界的香炉。香炉之所以具有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色彩,同炎黄子孙崇天法祖的传统有关,香炉理所当然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周方清 《收藏》2008,(10):140-140
读罢《收藏》2008年第7、8期“汶川之殇 文物之痛”两组文章后,令人震憾,同时给了我们收藏界更多的启示。特别是《让防灾比救灾做得更好》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文章总结了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收藏界带来的灾难和教训,指出保护好文物,做好防震已是刻不容缓;强调了需要更多地了解和借鉴像日本等多地震国家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的防震和文物保护经验,使笔者深受启发。这次汶传大地震不仅使灾区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损毁严重,而且给民间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造成巨大损失。痛定思痛,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相似文献   

9.
任志录 《收藏》2007,(11):62-66
为配合2007年世界遗产日活动,深圳市文物局于6月初主办了“深圳收藏月——民间收藏精品展”,共分为书画、铜器和陶瓷展3项,其中古代陶瓷部分共有170件展品,全部来自深圳的私人收藏,从中可以窥见深圳民间收藏慨况。  相似文献   

10.
杨才玉 《收藏》2001,(3):8-11
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竣考验之后,经济全面复苏,文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一所耗资6亿港元、藏品数量达7万多件、面积达2.85万平方米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全面告竣,为香港市民增添了一处求知探美、休闲娱乐和与世界交流的新场所。  相似文献   

11.
许若军 《收藏》2007,(10):136-137
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山西各地的收藏市场开始复苏,太原的半坡东街,作为建国后太原市政府指定的最早开放的旧货交易市场,也开始零散地交易少量的古玩,并造就了一批省内最早的收藏家。  相似文献   

12.
刘静  曹建文 《收藏》2007,(1):52-54
从目前国内民间陶瓷收藏看,元青花的收藏一直是最热门的,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最多的。民间是否有元青花我们认为是用不着去争论的,问题在于谁的是真元青花?谁的是假元青花?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李理 《收藏》2010,(5):14-19
本刊上期推出的青花瓷专题“青花妙彩”上篇受到了读者的热情欢迎.本期刊发下篇.继续阐述不同的学术观点,并将青花瓷的范围延伸到云南明代地方青花、民国龙泉窑青花、越南古代青花瓷等青花瓷周边领域,同时介绍一批民间收藏的元青花瓷画。  相似文献   

15.
金宝山 《收藏》2010,(5):120-126
1851年,英国伦敦发起并举办了“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中国产品参展并取得金奖。此后历届世博会上都留下中国企业的身影,这些世博会获奖产品的收藏,不仅见证了我国企业的繁荣与辉煌,更是世博会历史的珍贵史料和百年中国的底片。  相似文献   

16.
董良义 《收藏》2011,(10):135-135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同时也是《收藏》杂志的一名普通读者,因《收藏》杂志2011年的改版问题,给《收藏》杂志社发了一封信。本来认为也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收藏》杂志极为重视,《收藏·趋势》的主编季英伦、《收藏》的编辑袁水清,  相似文献   

17.
唐隆平 《收藏》2008,(5):74-77
近年,笔者在研究民间所藏衡阳窑青瓷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带铭文器具,从中获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沈莉 《收藏界》2014,(10):49-51
去年,笔者一位年长的朋友担忧孩子不懂也不喜爱他收藏的瓷器,将来他多年的心血可能会被糟蹋掉,于是电话邀我和另两位收藏爱好者到他家中挑选喜欢的瓷器进行转让。夏天的上海酷暑难耐,八月的某一天,四十摄氏度,连知了都热得不再出声,逼人的暑气依然没有阻挡我们去寻宝的高涨热情,我们三人相约同行。这位老友收藏了三十余载,故所藏甚多。从橱顶到床底,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板箱,里面亦塞满了无数带锦盒包装的或只是用泡泡纸和报纸包裹的瓷器。另两位朋友负责从高处搬下箱子,而我分到了一个相对“轻松”的活儿,负责把床底的箱子挪出来。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收藏》2011,(2):154-155
2010年12月18日上午,全国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论坛在长沙市湘江之边的杜甫江阁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史馆、湖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湖南省收藏协会和湖南五千年文化经营有限公司承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收藏协会及湖南文化企业协办。  相似文献   

20.
柴菲 《收藏》2014,(4):119-121
中国民间收藏家长期养成了注重藏品质量和规模,墨守“让藏品说话”的成规。这些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行家里手,在自己擅长的鉴藏领域或收藏市场话语较少,实则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古雅社是一个由一些收藏家们自由聚合而成的群体,其成员都在某一收藏门类有着较高建树。在这里我们开启一扇小小的窗口,邀请他们用文字的形式讲讲他们在鉴藏过程中的心得、经历和研究成果,以期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