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了几年编辑,也写了几年新闻评论。每观前辈新闻评论家的佳作,无不体现着鲜明的个性;反顾我们自己写的东西,连词汇、句法、结构都是标准件。报刊评论的观点和立意目前还难以个性化,但文笔的个性化总是允许的吧?后者的不行,只能怪评论员的无能。而学写杂文,实在是练性格文笔的最好办法。杂文是八股的死对头,杂文的“杂”从来是包含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我自己的体会,学写杂文就是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而全不要管无论怎样时髦的拿腔拿调的东西。“唯套话之务去”,才是杂文的生机。写过一段杂文,再提笔写新闻评论,我个人的感觉是手中的笔轻灵得多了。《人民日报》第三版近几年每有以“叶伴”署名的短评,大多数出自敝人手笔。那是在当天晚上对当天的新闻作当天的评论。如果说其  相似文献   

2.
新闻新闻,少了新字就不成其为新闻。所以记者的喜怒哀乐总连着一个新字。但许多篇什,时过境迁,很少有人再回头翻翻。这是我作为记者的悲哀。我常想,新闻难道命中注定只能成为易碎品?读者是不是仅为一个“新”字才想看新闻;“新”字之外,能否兼有点别的东西,让人想看,又耐看,事过境迁再翻翻还有点滋味。写给谁看这几年老为写工作性报道发愁,不能不写又总写不好,写出来自己都不想再看。看齐淮东的《林中宁阳》才知道,宣传林业工作的生态效益,也可以把报道写得像散  相似文献   

3.
这一两年来,我写的一些新闻作品如《与雷宇对话》、《一位国家级专家竟去读硕士研究生——程抱垒的选择发人深思》、《“孟维娜’行为”追踪》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或引起反响,或引来争议,不论誉毁,身边的好友也罢,同学也罢,有一种评价倒是相同:“你写的东西有嚼头,不会看了就忘”。于是有人奇怪:你是正在读书的研究生,哪来的这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我作答:我写的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几发“马后炮”。这不是假谦虚,发现并率先报道这些新闻的都是别人,我不能掠美;在别人报道过的领域继续开掘,犹如“马后炮”,这才是我的实绩。如果说要我  相似文献   

4.
写诗歌、散文、小说需要真本事,写新闻同样需要真本事。有人说,“新闻有啥难写的,把事情说清就行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人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就有亲身经历:以前我听广播、看报纸,也曾觉得写新闻容易,也想用自已手中的笔讴歌身边的新人新事,心里还想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写那么三  相似文献   

5.
刊林漫步     
使命·道德·情感——新华社社长穆青谈新闻写作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号手,缺少使命感的人,算不上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记者要善于用我们手中之笔去反映群众中蕴藏的那些有生命力的事物,那些符合我们时代要求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以此来推动我们的事业前进。如果缺乏深入生活的决心,自以为只有浮在上面写名人、写秘幕才能产生轰动效应,那就背离了无产阶级的新闻原则,是绝然写不出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好新闻作品的。  相似文献   

6.
凡搞几年新闻写作的人,也出过一些力作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哪就是时间一长易患“新闻疲劳症”,有股厌烦之感。因而让许多具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当别人捕捉写到报纸上时,自己又拍大腿自嗟自怨:我也觉察到的,为什么没有动手呢! 这个问题(或叫毛病)我也犯过,深有体会,细究起来,克服它并不难,关键是要经常想想当年自己奋斗拚搏出土的“第一篇”见报稿有人称之为“处女作”,对治治新闻疲劳症有好处。记得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大包干后,在我眼里满是新鲜事,正是山新水新人更新,走路碰到新闻,村头巷尾听到新闻,田里场上到处都有写不完的东西,说实在的前几年。在我笔下出了不少令自己满意的“村头新闻”,可近年来倒又感到没东西写了,  相似文献   

7.
看了姜圣瑜的文章《经济新闻的写作值得探讨》 (载本刊第二期),我也深有同感。以笔者之见,作者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要面向群众写经济新闻。面向群众写经济新闻,首先提倡经济新闻中要写人。经济活动跟任何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我国,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为四化建设日夜操劳。采写他们,讴歌他们,是经济报道的神圣职责。它不仅符合“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要求,也符合经济报道本身的特色:只有多写人,经济报道才不会陷入技术性,才具有更大的广泛性、更强的指导性。自然,经济报道并不排斥  相似文献   

8.
学会坚韧     
洪武 《新闻界》2003,(1):64-64
我在学校读书时就爱好写作,参加工作后便一直业余为报社写稿。这中间,有辛苦,有烦恼,几度欲“洗笔不干”。每每于此,我便想起一位老编辑的“看准了就坚韧不拔地干下去”这一句良言,又振作精神,苦其心志,磨炼坚韧,奋笔如初。44年过去了,一万六千多天哪。我手中的笔,从青年握到老年,可算从未中断,越写越有劲。坚韧,虽然使我熬了许多夜,抽了许多烟,耗了我许多纸,受了许多冤,但它更给我几多欢乐,几多欣慰。如今,我这个当年仅有中专文化又从未经过新闻专业培训的“门外汉”,不仅能写新闻,还会写散文、杂文等多种文体,每…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青年农民,拜《新闻与写作》为师,学写新闻报道才一年半的时间。我用手中的笔,为群众说了心里话,受到了群众赞扬。很多人都说,他敢于为民“鼓与呼”。去年5月,我在采访中无意间了解到一位乡农技员的困境,就对他进行了深入采访,又调查了一个区的农技员现状,写出了调研文章《农村区、乡科技工作的现状及出路》。发表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10.
在基层单位,搞报道除了新闻干事,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战士报道员了。这些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兵记者”。他们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是一些身边的“活鱼”,朴实得像掉在坑上的灰尘;不用长篇大论,却足以让人感到真实、可亲、可信。他们不能像新闻干事那样,可到处去采访;也不能像摄影记者那样,整天手中不离相机。他们白天要进行正常的训练、操课、检验,只有等到晚上或者节假日,战友们都休息了,他才开始了“爬格子”。因为,他们是“兵记者”。爬格子辛苦不说,就怕遭到不理解。虽…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稍稍回忆我几年的新闻之旅,莫不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感。 当兵第二年,我就斗胆拿起手中这支笨拙的笔,小心翼翼地  相似文献   

12.
新闻贵在“新”,要使新闻真正让人耳目一新,多出精品,笔者认为,不仅应当懂该怎样写,还应懂得不该怎样写。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七戒”,是就文学作品而言,作为以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为定义的新闻,具体来说,也有五戒:一戒有闻必录,拣到篮里便是莱。自然和人类社会,素材丰富,要写的东西很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今天,关键是记者要有“新闻鼻”,善于识别、选择东西来写,切忌有闻必录,拣到篮里便是莱。近年来参加全区优稿评选会,我深有其感。一年有个县站推荐了一条“农民进城挑大粪”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要一名新闻报道员,平时电话、通信联系最多的就是与报社的编辑,无非是询问投过去的稿件是否合乎要求,请求编辑“笔”下留情,以免自己的稿件被“枪毙”。涉足新闻报道 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人人渴望的编辑“约稿”笔者也遇到过,经历之后,才重新认识到了编辑约的稿件,并非是简而略之地写完投过去就可以见报的。每次写稿子,我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写得差些火候,直到让新闻干事修改之后,才放心地投到编辑那儿去。一次新闻干事下基层采访,笔者一人留守报道组,突然接到《前卫报》社一位…  相似文献   

14.
“新闻即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干年前,我曾提出过:“新闻是‘事学’”。这只是一个论题,正如“文学是人学”一样,不是定义,而且有待商榷。但有一点十分清楚,“新闻是‘事学’”,是从“文学是人学”引发出来。我要探讨的,也仅在新闻的源流。 文学主要是写人。可以出于想象和虚构,通过概括集中,突出人物性格,使所写的“这个人”典型化。新闻有所不同,它要用事实说话,报道一桩一件的事实,通过信息的传递,使许许多多个别的事实具有新闻性。因此,新闻主要是写事,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即使是着重写人的报道,包括人物通讯,也不过是因事及人,终究离不开大量事迹。所以说,“新闻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个中学教师,喜欢文学;也是新闻爱好者,耕耘之余,总想动笔为报社写点东西.但由于对新闻知识知之较少,虽费尽脑汁写了不少稿件,但效果不佳.后来,下决心拜师学艺。1986年,我自费参加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经名作家指点,才有机会写了几篇见报的文章。1988年春,我去参加“西安飞机报”社召开的新闻工作会议期间,看到了《新闻知识》.拜读后,教益至深。找到总编,建议人手一册订阅。就从那时至今,每每到手,如饥似渴,边学边写,爱不释手,当作工具书、教科书阅读,受益匪浅。在她的指导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先后在《西安晚报》、《雪莲》杂志、《陕西教育》  相似文献   

16.
吴超 《军事记者》2011,(11):37-38
近些年来.有不少新鲜事儿在新闻圈里冒了出来.不经意间就多了几分思考,有了些许感慨。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算作是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一、都是谁在发布新闻? 素以能“炒作”而闻名于世的新闻界,现在似乎逐渐哑火了。现象有三:一是不少“硬新闻”都是始于网络后才见诸报端:二是记者总是迟于新闻事件进入:三是记者写的稿子似乎远不如“草根们”写的稿子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在用自己的笔往人的内心深处走。这种试图使得我近6年的记者生涯过得很苦很累,直至今日,在写作上仍达不到那种一挥而就的境界。其实,自己的笔不走进人的心里,那么写的新闻电断然入不了人的眼里。这方面。新闻界的许多前辈已经做过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我只是在6年前才意识到。 1986年,我圆了做记者的梦。离开了充满图书芬芳气息的报社图书馆,进入人民日报记者部,成了一名驻地记者。然而,从当记者的第一天起,一个痛苦的现实就摆在我面前:适应。在此之前,我写过诗歌、小说、散文,还有就是日记。这种写作,养成我体味人的心态的思维方式和随意性很强的行文习惯。使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写不出东西,尤其是写不出消息。每篇新闻稿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发现事实的报道。是否善于抓取和报道有意义的事实,是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 刊载在《陕西日报》1994年10月6日一版的消息《专员县长为公厕剪彩》,就是这样一则很会抓取和反映有典型意义事实的好新闻。 其一,它报道了一件不多见的事实。新闻贵新,这“新”首先是体现在所反映的事实是罕见的。我不主张说“人咬狗”式的反常事件才是新闻,但是新闻事实确应该是不多见的。“剪彩”似乎也曾形成过风,报道它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20.
潘爱群 《视听界》2002,(1):78-78
笔者在新闻实践中常常发现一些“空洞新闻”,让人听后不知所云;还有一些新闻成了类似八股一样的东西,让人厌烦不已。“空洞新闻”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领导行程式。新闻反映领导的行踪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新闻采访者如何运用手中的工具去反映领导行程中所体现的事情本质。有些新闻只是简单地某某领导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