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金霞  饶玲 《江西教育》2007,(10):33-33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教师,那就是课堂教学“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把握这个度,进行有效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需要教师的威信、能力外,还需要教师的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妨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而且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与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课程改革现在面临一大阻碍:参与课改实施的各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源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各级政府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以及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等。从参与新课程实施的人的利益的角度考察这些矛盾,是从对物质条件和政策的关注到对新课改实施中的人的关注的转变。进一步对利益冲突进行制度分析,宏观地审视新课程改革的制度体系,有助于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归因和提出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学理念的革新,使课堂教学发生新的变化,但是也使得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增加。小学生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既有学生自己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对于一线广大教师来说,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将得到发展的机遇。作为具体的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观念以及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就成为影响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要指导帮助教师尽快实现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杨世碧 《今日教育》2004,(12):22-2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教师的观念在更新,教师的行为在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普遍采用.小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生动活泼的新气象,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教学行为的偏差。其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势必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学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综合性学习都已经在课堂上百花齐放,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但是,仔细观察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不活动;对语文本位的疏离;课堂教学形式的误用;“教”与“学”转变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关于师生关系、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学生发展以及教学行为等理念是否准确理解、热情投入并在教学中有效实施,将影响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效果,取决于教师能否对新课程的理念有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转化为教师最终的教学行为。对甘肃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一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多数教师通过课程培训和自主探索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向;另一方面,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及其教师的现实处境,使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的要求有一定距离。教师自身的变革动力是推动教师教学行为改善的内在因素,而课程实践问题的解决,为教师教学行为改善提供了外部条件。课程管理者需不断提升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帮助教师解决课程实践问题,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变革的动力,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改善教学行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培训要促成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载着中国教育理想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这次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教师们在不同程度上对新课程理念都有所把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师掌握的新课程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越来越成为教师们和各学校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条件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教师把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有所帮助,并提出了教师培训部门当前的培训方向。一、课程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一)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的驱动人的行动通常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消极行为的产生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试图对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消极行为作初步简析,揭示教师消极行为的表现特征,找出它的成因.并尝试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具体包括教师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等。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文化的要求,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惟有营造先进的教师文化,才能为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3.
以先进的教师文化推动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观念的引领,更需要学校文化特别是教师文化的推动。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具体包括教师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以及语言符号等。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文化的要求,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唯有营造先进的教师文化,才能为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供肥沃的史化土壤。  相似文献   

14.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区域实验当中,从实践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已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能否与新课程相适应.只有教师的行为方武发生了转变,才能促进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行为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为此,新课程改革需要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以下转变:角色的转变;行为的转变;观念的转变;自身素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改善师德问题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能"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但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却愈显突出。弱化一点"刚性",激励"内发"力量,关注教师的自我改善和发展,是当前教师师德教育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朱小莉 《学子》2014,(10):60-60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自身素质,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产生相应的变化,也要求双方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最后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面对新的教材,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  相似文献   

19.
教学行为生成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十多年来,虽然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普遍认同的,但其教学行为却没有多大变化,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学行为的生成是有内在规律的:任何教学理念都内含着一个完整的教学思维,从中可以演绎出教学行为方式;可以通过他人教学经验的移植,培育生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各具优势的教学方法实行嫁接,能够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方式;还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生成新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教师消极行为的产生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本文试图对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消极行为作初步简析,揭示教师消极行为的表现特征,找出它的成因,并尝试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