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上海市政府举行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通仪式,标志着上海已提前3年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目标。被上海市政府立为2002年实事项目的“校校通”工程,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市政府为全市中小学增配2万台电脑,区县政府按统一的生机比标准做好电脑的增配工作。二是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校校通”。在做好“校校通”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市教委还加快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工作。上海率先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校校通”工程的基本环节,总结出“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因素、应用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校校通”工程建设的系统框架,为工程的规划、建设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信息集装箱     
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记者从4月18日至19日在三河市举行的河北省远程教育网络终端建设暨“校校通”工程现场会上了解到,我省中小学实现“校校通”的工程时限,由原定的8年缩短为5年,到2005年全省90%以上的学校将实现“校校通”。我省自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环境日新月异,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有95%以上的重点职中和中专学校建成了校园网,一些市县通过河北远程教育网、DDN专线、有线电视网络建立了县域教育网络中心,实现了“校校通”。河北远程教育网的建成和开通,为全省…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政府和市教委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已经三年了,我校是第一批实施“校校通”工程的学校,“校校通”工程为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校校通”工程的带动下,三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校校通”工程也为我校的信息化后续建设铺平了道路。从建成至今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的推动了我校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城市地区的“校校通”建设虽然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状况。但总体而言,各个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必须满足三大层而的需求:第一层,建设可拓展、可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校校通”网络平台,有效保护工程投资;第二层,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校校通”网络平台;第三层,有效提升校园网络的应用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华萃 《江苏教育》2006,(2A):46-46
随着江苏省帮扶项目“校校通”工程的顺利实施,苏北经济欠发达的丰县广大城乡中小学校全部完成了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任务。这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政府工程、民心工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受到广大百姓的称赞。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围绕实施“校校通”工程展开的城域教育网建设,己成为继几年前校园网热潮之后掀起的又一次高潮,且方兴未艾。城域教育网是推动“校校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好事有时也会变成坏事,因为大家在对“校校通”工程还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往往是积极性越高,造成的浪费可能也就越大。本以此为出发点,就通过城域网教育网建设推动“校校通”工程的相关问题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校校通”工程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校校通”工程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经济学以及教育绩效评价理念,结合“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因素,构建出“校校通”工程成本-效益评价体系,指出影响“校校通”工程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设备招标采购及捐赠签字仪式目前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和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就采购工作“约法三章”:一是“校校通”工程建设不允许向群众和教师集资、向学生摊派。二是“校校通”工程建设要确保安全,设备运输、存放、集成、运行操作要安全,确保工程不出任何安全事故。三是“校校通”工程建设要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电脑及其他硬件设备供货要确保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质量,集成安装调试要确保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农村中小学在“校校通”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推进已建或在建的“校校通”工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校校通工程》文件以来,各地教育部门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校校通”工程的思考和建设。作为“校校通”工程建设最终目的的“校校通”,它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校校通”,而是要打破原有校园网建设中形成的各个信息孤岛,将所有学校校园网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然后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于去年确定了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任务。今年 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本刊记者就“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及如何搞好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建设等问题专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教授。   一、“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   记者 (以下简称“记” ):我国确定的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任务,现已得到全…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行动计划,其关键点在于全面有效地推动和深化“校校通”工程的应用。虹口区教育局在2002年底开通“校校通”工程之后,及时提出了“应用、评估、保障”这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六字方针,从教学、教研、培训、管理等多个角度加强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也为执行“行动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江苏省帮扶项目“校校通”工程的顺利实施,苏北经济欠发达的丰县广大城乡中小学校全部完成了计算机网络“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任务,这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政府工程、民心工程,为贫困地  相似文献   

16.
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建设的高潮。据统计,全国目前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6000多所。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校通”、校园网工程还存有很多问题,或是“有硬少软”、“重硬轻软”,或是硬件设备投资过于高档,教学软件数据库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跟不上。这使“校校通”、校园网在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指导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建设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及“校校通”工程实施现状“校校通”工程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云浮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勇于开拓,致力于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去年,我们瞄准目标定好位,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在实施“校校通”工程方面,首先在市三中进行试验,定出适合全市推广的“校校通”工程模式,再作推广。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90%的中学按照该模式实施了“校校通”。今年初,全市的乡镇中心小学已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电脑室,年底前将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到2004年,所有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小学实现“校校通”。  相似文献   

20.
实施“校校通”工程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事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了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任务目标,掀起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高潮。“校校通”工程实施几年来,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不仅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