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他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究竟会收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2.
“义方”杯“我心目中的教师”征文活动历时大半年,如今落下帷幕了。自2007年10月发出征稿启事,至今年4月底截稿,本刊共收到征文来稿超过2000篇;而获采用,最后发表在本年度《教师博览》第1期至第7期“征文”栏目上的文章,只有21篇。前一个数字,一方面表明了读者对征文主题的认可——对“我心目中的教师”,教师朋友们显然“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了一篇题为《抵制“但是”》(《教师博览》2004年第4期)的文章,感触顿深。作家毕淑敏从文字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但是”的概念,坦言“‘但是’使在这种频频警戒的气氛中,削减了平凡的连接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并指出“当我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以后,我发现自己比较的多了勇气,……比较的对人友善,……较敏捷的从跌倒的地上爬起,……多了宽容和慈悲……。”  相似文献   

4.
陈新明 《教师博览》2007,(10):58-59
2003年初,在经历了半年的漂泊之后,我来到了从江县一中,继续做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结识了《教师博览》。虽然已经当了10年教师,也知道有很多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5.
卢梭在《爱弥儿》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有助于当前人们重新认识家庭责任在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看待爱情与婚姻。在家庭中父母亲应该承担的责任、女性应具备的品质以及如何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等具体表现于家庭伦理观之中。基于家庭伦理观分析现阶段家庭子女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应该坚持孩子顺应自然的发展""保证和谐稳定的婚姻""突出父母的家庭责任感"等。这对当前家庭子女教育和子女在家庭中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做教育的“农人”》是2008年第8期的《教师博览》中的一篇文章,在程晓霞的博客(小遐小思)里,看到了她写的读后感。记得刚看完文章时,和她有相同的感受:作为教育的“农人”,我们需要对生命的尊重和赏识;作为教育的“农人”,我们需要学会期待,习惯生命的慢慢成长。  相似文献   

7.
农村某些学校的个别教师还存在打骂学生的现象。就打骂教育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06,(1B):19-19
吴晓林在《教师博览》2005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师道”.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道之“尊”.一是尊重学生.二是尊重家长,三是尊最自已。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有为人权利的人来看待.而是损害或践踏他们为人的尊严和权利,就会对学生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9.
10.
一般说来,身为教师,进行家庭教育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他们知识全面系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经验,也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他们  相似文献   

11.
袁海波 《教师博览》2008,(12):61-62
相比《教师博览》以往的征文活动,这次征文活动正式发表的文章少了许多,一共只有9篇。究其原因,一是本次征文时间较短——往常征文从启动到截稿一般是1年,这次是4个月,4期杂志1个栏目的容量确实有限;二是因为许多老师在成长事例上追求面面俱到,文章篇幅大大超出征文启事规定的“2500字左右”的限制,以致我们难以安排版面;三是有些老师对“我的成长之路”这一主题理解出现偏差,不敢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备杨绛的散文《老王》这一课时,我发现很多人将这篇文章简单化了。他们认同教参的说法,即这篇文章的人物不复杂,主要表现小人物的善良。细读文本,发现事实并不仅仅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教师博览》苏州笔会后,美丽的向晴编辑写了一组动人的记录文字,称我为《教师博览》"元老级人物",说我与《教师博览》是"彼此成就了对方"。这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与《教师博览》相遇,是缘。那是十余年前,《教师博览》创刊步入第十个年头。同样是一个笔会,在南昌,我是作为一个外省代表"特邀"参加。那回,我第一次登上滕王阁,也第一次走进白鹿洞书院。那次笔会的场景,特别是与编辑万军兄戏剧性接头的情景,凝结在一篇小文《平凡的〈博览〉,普通的教师》(刊于《教师博览》2003年7期)中。记忆犹新,重读,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中国教育报》上读了这样一篇有趣的文章,大意是:有一家三口到野外游玩,一只飞虫钻进了丈夫的耳朵里,弄得丈夫奇痒无比且钻心的疼,怎么晃地晃不出来。  相似文献   

15.
《教师博览》2021年9月上旬刊,转发了2021年6月2日《中华读书报》上一篇赞扬朱自清先生自省精神的文章,标题是“谦谦君子卑自以牧”这里的“卑自以牧”错了,应作“卑以自牧”。  相似文献   

16.
刘波 《教师博览》2010,(12):38-39
我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8,(11):8-8
《教师博览》2008年第8期刊载文章《做教育的“农人”》,呼吁教育农业性质的回归。文章作者指出,眼下的教育,不乏“教育工业化”的倾向——急功近利,追求高效率、高回报,一切以“快”字当头。然而,教育是“农业”。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10,(10):62-62
《教师博览》走进了蒲小(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每一位教师,每月能与我们有一次亲密接触,这都是缘于卓校长的牵线搭桥。其实,我与《教师博览》结缘,不是卓校长的牵线,而是12年前与她偶遇而“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进入结婚生子的高峰期。早在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社会现象已在数百万家庭成为现实,约占同龄婴幼儿家庭的12%左右,未来10年,“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这一现象将对整个社会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昔日的“小太阳”“小皇帝”们要转变为“独生父母”角色,面临教育子女的责任。在教育领域里,年轻的独生代力量也正在教师队伍中异军突起。独生代教育独生子女的现象日益明显,再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第一期的《教师博览》上刊登一篇题为《与“天鹅”同桌》的文章,读后我感悟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