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普通题材小说比较而言,疾病叙事小说除在疾病叙事题材方面表现出差异,还在文体形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它奉献给文学史的文体形态非常丰富,如疾病志小说、药方体小说、病人日记体小说等。  相似文献   

2.
和普通题材小说比较而言,疾病叙事小说除在疾病叙事题材方面表现出差异,还在文体形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它奉献给文学史的文体形态非常丰富,如疾病志小说、药方体小说、病人日记体小说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作者接受的文学传统与环境影响、个人思想、气质、文体意识诸方面分析了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主观原因,又从读者接受心理分析了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读者方面的原因,并指出这双重原因对张恨水小说文体形态生成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再现了我国二、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面影和生活方式,在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及文体形式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通过对作家的人生经历心理透视以及小说的意境、语言、文体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沈从文的作品研究和他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沈从文及其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论日记和日记体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记的远祖是编年纪事体史书。在编年纪事之后和日记兴起之前,笔者是其间过渡的体裁。日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在西方则产生于16世纪英国。日记与一般备忘录和随感录的重要区别,除标明年月日时间要素外,要在于它是个人秘密的保存,是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日记体文学大致可分日记体散文和日记体小说两类。日记体散文所写多半确有其人其事,只不过进行了文学的提炼和润色,而日记体小说所写的人和事,却完全可以跳出事实的框框,进行性虚构,塑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天然的亲近散文文体,虚构文体的文体意识比较模糊;习惯使用日记体、书信体等自叙传的叙事策略;消解文体之间的体式疆界,跟着感觉走是其基本的叙述语态。所以如此,是女性的生存处境、文化习性、审美心理以及女性与散文文体之间的默契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清平山堂话本》中宋元话本文体形态的口头文学属性,民间性和明前期拟话本体小说文体形态案头化,文人化的分析,可以看到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的发展和初步独立过程;看到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独立过程中创作主旨的案头化以及《清平山堂话本》的丛集形式对话本小说文体形态独立和定型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它以塑造多姿多彩的人物见长,又以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情节取胜。小说通过展示人物形象构成的多重形态,构置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体系,营构了广阔多面的人生图画。阅读一本小说,你会有“观古今于须臾,笼天地于形内”之感,我们会随着主人公或叹惋,或哭泣,或欢笑,或无奈。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代女性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在兼顾现代女性文学历史传统以及小说流派性主体性的同时,侧重于梳理20世纪3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女性小说所具有的几个普遍性特征,即社会政治化形态,回归女性本体形态和小说文体的创新性形态。  相似文献   

10.
日记体是同学们擅长的考场作文文体之一。它适合于多个材料的连缀组合,本文用日记体记述自己语文学习中的感受,有详有略,自然率性,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对生活、亲情、人生的感悟。语言朴实,篇末收结恰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的"文体互渗"批评话语有三种类型:即现代日记体小说、现代童话体小说和现代诗化小说的批评话语。此类"批评话语"皆指涉中国现代作家与对象世界之间确立共存关系而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状态,即诗性的彰显与消隐。现代小说创作中"文体互渗"批评话语的诗性放逐是与现代创作主体的个性人格、社会时代意识以及文化精神密切关联的。  相似文献   

12.
日记体小说是与传统小说相对应的一种小说类型。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模式,重塑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西方日记体小说形成的主要动因;将小说的公共性与日记的私密性融为一体,从公共表达空间进入私密表达空间,是日记体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得益于这种独到的表现手法,西方日记体小说伴随西方两次文艺运动发展和兴盛,逐渐形成为一个重要的小说种类。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小说呈现出文体多元丰富的状态,微型小说、商界小说、现代派小说、魔幻写实小说、心理小说等小说形式纷纷涌现,表现出新华小说家文体选择上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4.
民初小说不等于南社小说,但是在民初小说家中,南社拥有半壁江山。南社成员的小说创作在小说内容上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宣扬改良礼教,在情与理之间徘徊;在小说形式上引进西方小说的日记体、书信体等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显示了中国小说由外部描写向表现内心世界的转变。从而为五四新文学的问世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5.
由于西方书信体文学的影响再加上反封建反传统思想的启蒙,“五四”以来的新青年作家特别热衷于日记体小说,本文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日记体的真实性谈起,简单归纳出情感的私人性,情节即时性,对话独语性等特征,并捷出这种日记体小说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并在对人性的自私的求生本能反省中隐含了对人性的深深理解和宽悯。张爱玲的作品以人性的弱点为着眼点,在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列斯科夫的小说文体在19世纪作家当中独树一帜。总体上看,他的小说倾向于重人物讲述而轻作者叙述、重人物和环境而轻情节、重纪实而轻虚构、重文备众体而轻单一文体。这些文体特征与列斯科夫独特的写作语言共同构成了他在不断探索中逐渐稳定和明晰的文体形态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8.
田香 《考试周刊》2007,2(36):93-94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早期创作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采用日记体小说的文体形式,使文本的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了空前统一。心灵敞开式的自我表白,贴切地表现了一个时代的心灵欲求,文体功能获得了时代意义;大胆的心灵倾诉,从有效的视角自我呈现了叛逆女性形象,文体功能获得了凝聚意义;记录和书写主人公的亲历性感受,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性和感受性,文体功能获得了表现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传奇叙事存在“自述己事”现象,主要指作者借助小说文体记录或隐或显的自我经历,将“作者”融入小说的叙事与抒情之中,以体验者、叙述者、书写者等多重身份潜入文本内部,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内容更具客观逻辑性和真实感,从而增强了读者对故事的信任感,有助于宋传奇的流播与接受。呈现显性“自述己事”特征的宋传奇共计15篇,主要起着强化劝善意识、制造隐蔽的真实、深化小说意旨、以“日记体”扩增兼容性四种流播功能,由根源性的创作环节对宋传奇的流播与接受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文体分析的方法对《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开篇的儿童语体和结尾的日记体进行对比研究,从作品内部各层面的语言特点揭示小说关于主人公成长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创作手法和关学思想,也为解读欣赏文学作品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