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社会责任被置于素养时代下科学课程标准的突出位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作为科学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其培育应当遵循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在深入挖掘、概括生物学社会责任内涵、要素与主题的基础上,从知、情、意、行四维出发,提出生物学社会责任系统培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重要课程形式之一。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内容的预设与生成日益引起关注。文章聚焦儿童视角,以重阳节“我给爷爷奶奶拍张照”主题活动为例,阐释了幼儿园主题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相互交融的三点思考,即摸清已有经验,探寻预设与生成的出发点;围绕经验提升,关注预设与生成的交汇点;提炼经验发展线,积淀预设与生成的着力点,从而使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福建教育》2014,(10):10-12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幼儿可以自选活动,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平平进行活动。可以自由地交往和自我表现。其核心思想是让幼儿觉得自在,玩得融洽,玩的内容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化。然而区域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儿童友好导向的游戏活动开展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儿童需求,尊重儿童权利”,游戏的开展应当充分赋予孩子们最大程度的游戏自主权,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将意见与想法纳入游戏实施中。然而,在幼儿园游戏实践中,儿童的主体地位经常被教师的主导完全或部分取代,导致儿童参与性不强,儿童意见被忽视,教师让玩才能玩,教师让玩什么就玩什么,以及教师让怎么玩就怎么玩。  相似文献   

6.
刘红专 《生活教育》2011,(24):54-55
大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生时代的孩子最多的教育来自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课堂,生动有活力的课堂基于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而教材开发是课程开发的一个支点,课堂是实现这个开发价值的场所。说到课堂和教材开发,特别是基于儿童经验的教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载体,它不是静态的用来呈现知识的“课”,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实现意义的“程”。课程既要源于幼儿生活,又要归于幼儿的发展。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幼儿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更要关注幼儿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为幼儿提供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和机会,让他们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乐趣,养成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8.
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学习方式[1]。体验学习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认知能力、形成学习探究能力、培育情绪情感和生成环境适应和创设能力[2]。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单纯从认识的角度获得的体验是肤浅的,难以触及心灵深处,从问题探究与学习拓展活动中才能真正获得深度体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强调:"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9.
范琼琼 《成才之路》2023,(20):101-104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各教育阶段、各教育环节。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从幼儿的感受出发,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逐步缓解幼儿的入学畏难情绪,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联系、衔接与贯通,推动幼儿园教育及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概述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开展幼小衔接的意义展开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儿童成长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以此为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从儿童立场出发,教师应当倾听幼儿的多元表达,甄别幼儿的兴趣,筛选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把握与资源相关的幼儿经验,开发有意义的系列活动,促进幼儿在主动建构中获得经验的生长;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建立与资源的深度联结,引发幼儿心灵的共振。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里,我园围绕“有创意的生活、创意地去生活、生活得有创意”的“创意生活”课程目标,在持续的探索实践中,“儿童、教师及家长共同缔造富有儿童成长意义的有意思的生活”成为我们倡导的课程核心理念。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我们建构开放、多元、互动、共享的创意学习场域,以更有效地促进儿童生长,并逐渐形成新的构想:期待幼儿园成为儿童感知生命的自然探索场、拨动情感的美育体验场、浸润文化的生活实习场。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课程改革注重教师的"预设"与幼儿的"生成"。特别是在幼儿生成活动时,让幼儿感受生活,引导幼儿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使幼儿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健康成长。江苏省无锡金桥实验幼儿园探索尝试在一日活动中真实还原幼儿自主学习的"魔法时刻",尊重幼儿原有生活经验,关注幼儿发展寻常时刻,追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推进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让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第五届幼儿园音乐教育大会上,许卓娅教授指出了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本土化、民族化、游戏化、生活化"的主流研究方向,提出了"幼儿音乐、幼儿生活"互融共存的教育理念。苏州市相城区幼教音乐组在此教育理念指引之下,确立了以"音乐游戏"为重点的大教研主题方向,悉心研发"生活化、游戏化"的音乐游戏课程,在且学、且思、且行的过程之中获得了教育理念的更新,实现了全体组员的共同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指进入课程活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过程,并且能够发挥或辅助发挥一定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各种资源的总称。由此,联想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的“错误”。其实,只要执教者能用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并利用,“错误”又何尝不能成为一种对达成教学目标有积极意义的课程资源呢?  相似文献   

15.
陈凤 《班主任》2014,(11):12-14
现行学校德育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正如朱小蔓教授在《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所说:“道德教育人为化、浅表化、孤立化、封闭化,道德课程知识化,单项灌输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比如每年3月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学校本是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传承雷锋精神,但是,年复一年学雷锋,实际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学习,要基于儿童视角,解读文本情境,把握文章逻辑。教师要根据学情实际,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学习任务设计要围绕“观察”方法,指向单元习作,引导学生把握“留心观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更加顺应学生的成长,也更加被教育所认可,从而对进入“后课标时代”的教材、教师及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深度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如何设计出顺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笔者以为常态的课堂理应开展“儿童视角”的例题教学,在自主运用教材的过程中促进儿童的思维持续不断地发展。一、从例题标注走向儿童思疑  相似文献   

18.
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课堂教学结构。但在文本解读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大都缺乏儿童视角,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儿童想象的发挥和真情的激发。究竟怎样立足"儿童视角",让儿童成为积极的阅读主体,这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角的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它对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起着铺垫作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把握"角"的数学本质,旨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角"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20.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开展“学习单”的研制与教学实践。现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