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科技和创新人才,而多学科融合能改变思维方式,形成创新思维;能增强科研实力,促进科技创新;能促进知识互补,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在这股热潮下,科学技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推进多学科融合STEAM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科学、工程、技术、艺术和数学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英语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不是上述四项内容的简单组合,而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学科相互融通、知识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挖掘高强度关联学科,揭示多学科知识融合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推动多学科知识融合。[方法/过程]从Web of Science核心集获取新冠肺炎主题论文,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参考文献所属学科的频繁项集和强关联规则,揭示知识融合特征。以一项强关联规则为例,结合关键词聚类分析,识别该学科组合在知识融合后形成的热门主题。[结果/结论]新冠肺炎研究的知识来源非常广泛,跨学科知识融合十分普遍,关联规则挖掘提供了一种识别和预测强关联学科组合及其知识融合趋势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1)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以及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对新工科人才产生了新的知识界定。在新经济和新技术背景下,新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有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解决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的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的综合型新工科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只有在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出既在专业上精深钻研,又能够对跨学科知识全面融合的人才。由此可见,在新工科背景下,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期货课程的应用型教学是一项难题,教学过程中要从提升学生学习期货课程的兴趣入手,突出重点和多学科融合相结合,加强方法型技能的培养,以比赛促进应用能力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金融期货人才。  相似文献   

7.
李哲  伍世英  许昌 《科技风》2023,(13):62-64+113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对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多学科交叉、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改进,定位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需求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如何全面融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环节,凸显轨道交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就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也能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互联网高度信息化的世纪。而现代大学过于精细的专业分工无疑打破了知识的完整性,导致学生知识面变窄,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改革高等教育教学制度、构建新型人才知识体系、培养具有综合优势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学习美国大学的有益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发展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案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萍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72-172
审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建设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既应注重理论审计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又应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审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市场导向复合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吕永林  师薇 《现代情报》2010,30(11):128-130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面向能力培养、多学科融合,具有专业特色的能力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戚牧  夏治坤 《科教文汇》2014,(19):173-175
21世纪的人才培养是基于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是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作者通过采用互联网二手资料调查、企业问卷调查和毕业生回访调查三种方式了解企业对商科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并对商科专业学生培养提出建议,以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创业失败企业再发展的战略工具之一,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广受关注,但鲜有研究涉及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本文从知识管理和环境动态性视角,探讨了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基于215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分层回归、Bootstrap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败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管理3个维度都中介了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环境动态性在知识获取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均未起到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不仅正向调节知识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而且对知识整合在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7):63-64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区域特点,本着服务区域经济,满足区域大众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课程。针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本质内涵与社会需求,构建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务快速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对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探究。并对市场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培养既具备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能力,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夏青 《科教文汇》2012,(31):105-105,129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方向注重于英语技能,商贸知识以及商务礼仪,培养的是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多样性,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工作岗位需求,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的发展,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设置课程模块,实施适当的教学策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彭娟  易福蓉 《科教文汇》2011,(23):137-138
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语感"和"商感"不平衡现象出发,进而提出商务英语阅读"一体化"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英语阅读技能与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培养适应现代各类经贸活动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在品德素养、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呈现出多学科交叉会聚、培养过程贯通融合、教科产多主体开放协同、数字化转型赋能等新走向。依托中国科学院创新创业优势办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入研究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规律,从培养模式和组织模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科教融合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径,以及为支撑育人目标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  相似文献   

18.
侯洁贞 《科教文汇》2013,(21):120-120,122
CBI教学模式强调内容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在高职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用CBI的模式,以真实的商务活动为背景,学生既可以从语言技能课中获得商务专业知识,又可以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简兆权  陈键宏  王晨 《科研管理》2014,35(10):17-25
本文旨在研究政治和商业关联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并以网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组织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知识获取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整合能力所起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广州和厦门三地193家本土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治和商业关联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在政治和商业关联与组织创新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获取与组织创新的作用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中国情境下政治和商业管理、知识获取与整合、组织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公司创业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之一,公司内创业作为公司创业的一个研究分支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亚泰集团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并购式内创业中高层管理支持、政策与环境、新业务自主程度等因素对并购式内创业过程的影响,以期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了一个并购式内创业中新业务转变为主营业务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从动态能力视角来看,高层管理支持、新业务自主程度以及新旧业务相似度对资源可获得性有正向影响,且受政策与环境的调节;政策与环境影响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对其起到调节作用;高层管理支持、新旧业务相似度、新业务自主程度及资源可获取性影响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及内部整合能力。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