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情况看,体裁上所选一般为散文,主题上侧重于文化关注,如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探讨民族文化的精粹等,如2005年浙江卷《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2006年全国卷Ⅱ《绵绵土》重庆卷《说村落》等;另有涉及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的,如2004年浙江卷《白鹤翔集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情况看,体裁上所选一般为散文,主题上侧重于文化关注,如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探讨民族文化的精粹等,如2005年浙江卷《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2006年全国卷Ⅱ《绵绵土》重庆卷《说村落》等;另有涉及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的,如2004年浙江卷《白鹤翔集的记忆》,2006年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等。而从命题方式看,浙江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语文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历年高考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学生得分率最低。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最感头痛的也是现代文阅读,大多数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时感到无章可循。笔者经过长期的积累发现,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当中,大多以散文和小说为主,其它文体还包括议论文、诗歌等等(但不常见),虽然考试文体有不同,但是答题思路却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基本规律,才能够拥有轻松打开现代文阅读大门的钥匙。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在平时训练中提高现代文阅读  相似文献   

4.
<正>高考中语文阅读所占的比分很大,加强阅读训练势在必行。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增强会促进其他学科的进步,尤其是涉及语言表述的文字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积30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要担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任务。因此,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等诸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努力提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的"五要"读书法,是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其主要内容为:一要天天读,二要夜夜读,三要老年读,四要抄书读,五要分类读. 一、从"恒"字入手,找准定位点 精挑细选,善导而航.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蛙》,不少同学看过这部作品,大家对主人公乡村医生"姑姑"的人物性格作了热烈的讨论,我及时作出引导与点评,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6.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占Ⅰ、Ⅱ卷90分的三分之一,两大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可谓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2004、2005两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降低了客观题分值,增大了主观题分值。比如北京卷(2005)科技文阅读增加了一个主观试题,全国语文卷Ⅰ卷把原17题的多选题变为主观表述题,湖南语文卷的变化更大,21题变为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步子迈得更大。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辨析、筛选信息,归纳概括旬意、段意、文意,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在限定的字数内准确、规范地表述。毫无疑问,这种侧重综合能力考查的方向是正确的,对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问题是广大考生还很不适应这种测试方法。使得“现代文阅读”成了语文高考试卷中一个大难  相似文献   

8.
语文在哪里     
今天,老师布置了项任务,写一篇《语文在哪里》的作文,这可愁了我,便到处翻资料,可惜的是,并没有找到老师出的这个古怪的题目,便手撑着头,嘴咬着笔,费劲地思索着。这时,爸爸跑进来大喊:“鸭头,鸭头,吃饭了,吃饭了。”气得  相似文献   

9.
语文在哪里     
语文在哪里?语文在哪里?许许多多的语文同仁都在苦苦地思索积极地探索,小心翼翼地摸索。语文在哪里,它不在教师的教鞭下,它不在教师的教参里,它不在教师的题海中,更不在教师的盛怒里。语文在哪里,它不在人云亦云的模式里,它不在空洞乏味的理论里,它不在苦盼答案的茫然中,更不在表里不一的“智慧”里。曾几何时,语文教师只要教参烂熟于心,便可自栩“渊博”,便可“妙语连珠、游刃有余”;只要教鞭一挥便可号令“三军”,将士们便争先恐后趋之若鹜,如有违背他便显示出“杀无赦,斩立决”的威严;只要题海一造便使学生苦海无边,然后坦然地教导莘莘学…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结构上同去年一样,是把阅读题分成现代文和古文两部分。两项总分为39分,比去年增加2分,占整个卷面考查分数的32.5%。这说明阅读仍是考查的重点之一,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高考的阅读文章中有各种各样的体裁,命题人的考察意图并不是考察考生对某个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深度,而是要明确考试是否能对"大众信息"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考察考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是否达标。其考察核心是考生的思维、分析和总结能力。本文将对如何快速提升考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展开论述,研究破题技巧。  相似文献   

12.
林晖 《广东教育》2004,(5):18-19
2004年的高考即将到来。习惯上,人们的眼球往往被高考改革、考纲调整、试题变化所吸引。实际上,高考评卷也是高考的关键因素。科学、公正、有序是高考评卷的原则。高考评卷的过程和结果,应该是对社会的诚信宣言,是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指南。但对社会、学生、家长及大多数教师而言,高考评卷仍然是神秘的。高考评卷既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评卷就不仅仅是评卷了。于是,在科学、民主的氛围中,研讨一下评卷的理念、规则、程序、方法及尚需解决的问题,帮助大家了解如何规范答题,从而提高考试成绩,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高考评价改革在诸多方面取得进展。作为高考语文评价的关键环节之一,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经历了从依附于综合能力全面考查到独立成阅读能力专业考查再到形成促进学习的阅读能力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评价呈现出专业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特征,并初步形成现代文阅读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国画家都赞同“胸有成竹”的比喻说法。西洋画家要是听见这个说法,料想也会赞同。整幅纸或布是个小天地,要在这上边画上几竿或几丛竹子,必得先在胸中有个准确的数,远近疏密,枝叶位置,考虑得越周妥越好。画竹子当然要像竹子,可是你为什么不画别的东西而画竹子呢?必然是你从这几竿或几丛竹子中见到了难以言传而可以笔达的精妙的东西。该怎么下笔才能够真正表现那自得的精妙的东西,考虑得着实妥贴,有根有据,也就可以称为“胸有成竹”。不知其然未必竟能然,因为知其然是心思活动的产物,竟能然是手腕运  相似文献   

16.
阅读《闾丘先生说齐宣王》,然后回答问题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高考复习总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每年都一个考点一个考点地复习过去,高考试题出来后,似乎很少跟平时教给学生的东西相吻合。于是,我们又告诉自己,万变不离其宗,要以不变应万变。似乎,考点是复习的金科玉律。固然,复习考点不会出大错,但一味地复习考点,忽略了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备战高考语文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本文以江苏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分析高考究竟要考查学生何种能力,能不能用程式化的东西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跟读了“文章作法”之类的书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一样,读了“解题指导”“高老复习指导”之类的东西,未必就能完满地解题,未必就能顺利地进行考试。因为任何一种考试,都是对于考生的素质、修养、知识、智能的一种测定。缺乏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即使熟稔地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到头来仍将会“一无所有”;反之,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即使题目变化多端,也都会在你的“如来佛手心之中”。因此,企望通过“解题指导”之类的东西来找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考试命题,毕竟总有一定的“规矩”。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合适的人才,命题的依据,则是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题目的难度,也总离不开中学课本所能达到的难度。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个“规炬”,解题时就有可能少走一些弯路。考主就可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拨开试题题面上笼罩的使人迷离恍惚、眼花缭乱的面纱,去把握题目的精髓和要旨。  相似文献   

19.
段生亮 《课外阅读》2011,(11):337-337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所占分值比较高,仅次于作文,它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其中大现代文阅读题,是考查学生汉语言文化修养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性试题,它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求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学生在考试中解答这个题时会感到比较棘手,这里就谈一点解答这种题型的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个令考生头疼的考点,它又是一个检查考生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考点,它着重于考生对文章信息的筛选、抽象、概括、整合能力的考查。它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决定着考生高考语文的成败。但怎样才能使考生准确、科学地解答这类试题,提高考生现代文阅读效率呢?笔者试以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来作一番探讨。一、整体阅读,把握文章主旨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主旨的正确把握。只有把握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