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再探》一文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7,28(2):27-28
对本刊2005年第2期刊登的《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再探》一文中(以下简称文[1])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剖析,笔者认为有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提出下列问题来商榷.1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不为零图1文[1]明确提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一定为零.其理由是:功的位移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而非质  相似文献   

2.
郑国安 《物理教师》2005,26(2):38-39
对于本刊2004年第1期刊登的《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以下称文[1]),笔者认为有必要指出这篇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求解"功与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江 《物理教师》2006,27(4):7-18,20
从本刊2005年第9期所刊《再论滑动摩擦力做功的问题》一文(下称“再论”)及其引文看,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之争仍在继续.争论是件好事,真理会越辩越明,力学体系亦会随之更趋完善.滑动摩擦力做功仅是功能问题中一个较典型的实例.在中、外大、中学教材  相似文献   

4.
沈瑞清 《物理教师》2006,27(11):34-36
最近看到本刊2006年第2期、第4期上先后登载张、杨老师的两篇文章,重申了两位作者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新观点”———即在计算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公式里的位移不能如通常情况那样,理解成物体的位移;而必须用一个包含“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上滑移”的“无法知晓”的东西.这  相似文献   

5.
洪钟 《物理教师》2004,25(7):30-31
滑动摩擦力演示仪,有些学校配置,但演示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根据本刊2003年第10期《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一文中的实验装置图,并做适当的改进,制作成滑动摩擦力演示仪,使用方便、演示效果理想,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其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张亮 《物理教师》2011,32(2):38-38
本刊2010年第6期有一篇题为《一个接触面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文章,笔者详细阅读该文后,对文中提出的3个实例都有疑问,现提出来与原作者及广大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关系有如下特点:(1)传送带上的物体和传送带相对滑动过程是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2)这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时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相等.(3)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是负值,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8.
王超 《物理教师》2009,30(10):37-37
本刊2009年第5期有一篇题为《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问题:在水平的冰面上滑冰的运动员在拐弯过程中,“在同一个接触面上就产生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笔者对这一结论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9.
吴玉泉 《物理教师》2004,25(11):8-20
本刊2003年第12期发表了《滑动摩擦力教学要抓住“三个条件”和“四个无关”》一文,阅后深受启发.在高一静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也抓住了静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方向、大小的“五个无关”,因而轻松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滑动摩擦力做功是普通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从3个方面阐述了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公式W=fs中“s”的含义.既是对摩擦力内容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做功问题的升华.仅抒己见,希望对普通物理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看到在贵刊2010年第5期上刊登了一篇《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探究》的文章,该文重点讨论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与正压力,接触面的性质,接触面的干湿度有关,并明确指出滑动摩擦力与相对速度无关。诚然在中学课本上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滑动  相似文献   

12.
有些同学学习了功和能之后,对摩擦力做功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常常出现如下3种错误观点:第一,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所以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第二,静摩擦力不可能做功,或做功一定为零;第三,物体在粗糙表面沿任意闭合路径运动1周,位移为零,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为纠正以上错误观点,有必要对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各种做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9,30(5):34-35
本刊2007年第5期刊登的《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以下简称文[1])一文中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述方式进行了剖析,然后提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准确表述应为:除了系统内部的重力和弹力做功以外,其他的内力和外力都不做功或者做的总功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对于文[1]的这一认识和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不能完全认同,因此提出下列问题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 人教版新课程《物理》共同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 学生在初中定性地学习过摩擦,包括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等内容,并掌握了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还通过实验的方法定性地研究了滑动摩擦力与表面状况有关。高中物理《课标》在这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相似文献   

15.
李卫平 《物理教师》2006,27(8):35-37
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从张之翔老师1983年在《大学物理》杂志发表第一篇文章引发讨论开始至今已历时约23年了。许多物理同行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张老师对此问题的探求也一直未停止过,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阐述他不断深化的认识。2006年他又在本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④,总结了对此问题他日前的系统观点。纵观张老师先后发表的一系列相关文章,不难发现其观点的表述日益清晰、深刻和系统,而有的观点则作了很大的修改。  相似文献   

16.
有关摩擦力做功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各届学生中都有不少人存在如下一些模糊的认识: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无论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一定做负功;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一对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系统内摩擦力的总功一定为零.为了澄清这些模糊认识,这里准备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摩擦力做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做功的几个重要结论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何万龄大家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因此,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功,既可以是动力功(做正功),也可以是阻力功(做负功).又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8.
陈金苗 《物理教师》2000,21(1):28-28
本刊1999年第4期问题讨论栏目中刊登的《能否弹力合成再求滑动摩擦力》一文(以下简称《能》文),笔者以为作者提出“不能把不同方向有挤压产生的弹力,合成以后再求摩擦力”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存在两个问题是:一是作者对题目中弹力产生的分析却是不正确的,二是本题的条件有不明之处. [原题]如图 1所示,在竖立的足够长的绝缘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和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直杆所在空间同时存在着方向都是垂直纸面的水平向里的句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已知 mg>μEq、现使小球由静止下落,求…  相似文献   

19.
王胜华 《物理教师》2011,32(7):63-63,65
本刊2010年第11期刊登了题为《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第9题值得商榷》(以下简称《前文》)一文,笔者阅读后深受启发,佩服和尊重平功远教师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深度.但笔者也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认为值得提出来与各位教师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本刊2005年第12期蔡志东同志《全面、准确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一文(以下称文献1)中,作者对牛顿第二定律做了解释,同时对2005年第三期王安军同志《均匀链条类问题解法例析》(以下称文献2)中的两个例题做了讨论。笔者认为两人的分析各有不足,现写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