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来点菜     
无论在美国,还是英国,每次在餐厅,总会看到一个现象,父母不代替孩子点菜,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点。孩子会直接对柜台前的服务员说:"我要一个三明治,其中火腿两片,鸡蛋要生一点,加生菜,蕃茄片加三片就可以。"他们点得精细、具体。对比之下,在中国经常看到的现象是这样的,父母问孩子要吃什么,孩子说:"随便。"我们小时候,面对父母的询问,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是父母手心的宝,更是父母心头的肉。现实生活中的爸爸妈妈,无论经历多少身体和心理的疲累,都不会向孩子倾诉;无论遇到多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不会转嫁给孩子。如果有机会做一项"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形象"的调查,在每个孩子心中,爸爸妈妈一定都是永远无坚不摧、坚强乐观,超级强大的"钢铁侠"。为人父母,我们会说:我们愿意,"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不知不觉地,家里多了位"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的身影,懊恼和焦急之余,反躬自问,我们只看到自己无数的付出,却无从知悉孩子的问题缘于何处。  相似文献   

3.
笑林 《今日教育》2007,(1S):61-61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孩子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父母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肯向孩子认错.一些父母甚至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会损害自己的权威.  相似文献   

4.
父母离异与孩子的适应指导●父母应尽早摆脱婚姻破裂的消极感受,积极关注孩子,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向孩子解释父母离婚比勉强在一起更好,并尽量坦诚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强调这不是孩子的错。●向孩子保证父母仍然爱他,并与孩子商量他与父亲或母亲相处时间及受哪一方监护。●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对方,不要迫使孩子表现他和父亲或母亲站在一边。父母再婚与孩子的适应指导●父母再婚前应告诉孩子,并解释这一决定的理由,对孩子的疑问给以合理解释。●向孩子保证父亲(母亲)以后仍会像原来那样爱他,消除孩子对被遗弃的担心。●告诉孩子新来…  相似文献   

5.
是生命就有成长过程,这本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当我们面对自己所疼爱的孩子时,却常常忘记这一点。面对在路上不小心跌倒的孩子,父母往往会立即做出不同的反应———A.(妈妈)急忙去拉起孩子,并询问跌疼没有。B.(爸爸)向孩子踢去一脚,并责问为什么走路不看路。C.(妈妈或爸爸)看到了一个教育机会,向孩子示意勇敢地自己爬起来。上述父母不同的表现,无疑都会取得教育效果,但对小孩子的成长而言,C父母的教育智慧不言而喻,因为同样是疼爱,但他们爱得更理智,懂得孩子跌倒爬起来就是一个大进步。成年人面对孩子,往往忘记了自…  相似文献   

6.
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儿童要低,在访谈中发现,一些聋生谈到家时会显得不安,部分聋生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结合案例,分析了聋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家庭教育现状,并从要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要向孩子表达关爱之心、尊重并相信孩子等方面提出了聋生的家庭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孩子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父母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肯向孩子认错,一些父母甚至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会损害自己的权威。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观点恰好与此相反。他们认为,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有益于提高父母的权威。1.稳定情绪后再道歉。如果你仍在生孩子的气,那千万别道歉,即使你知道自己错了,也要等你的情绪稳定后再说。情绪沮丧时的道2.道歉应明确。应该明确而又具体地告诉孩子你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认错。否则,也会使孩子困惑,弄不清…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与父母怎么就那么难沟通,谈不拢呢?一般的观点是责备孩子不肯向父母袒露心扉,说现在的孩子个性强,有心机,不听话。但我们是否也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自问一句:我们是否也向孩子敞露了心扉?是否要求孩子做的,我们带头做到?  相似文献   

9.
让他独立     
《红领巾》2005,(9)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一般来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就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让他独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长教育倡行者郑委在答《家庭》杂志记者问时说过:"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老人,这叫渎职。老人可以帮着养,育的事一定要靠父母自己。"他还说:"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了,但也太不会爱孩子了。会爱才是真正的爱,真爱需要学习……"郑委先生真切地道出了笔者急切想对年轻父母们说的话:"学会真正爱孩子吧"。一、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小时候不管我,现在管我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让父母对孩子谈性,常常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很多父母常常把性教育与成年人的性行为等同起来,认为这是不能公开的隐私,应该保密和隐藏才是;还有一些父母认为性教育会诱发孩子的性罪错,成为教唆犯。正如一位母亲所说:“一旦你告诉他这些事情,他就想去试一试。”但研究表明,向孩子传授性知识和性道德,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好奇心,延缓孩子涉足“性区”,还能真  相似文献   

12.
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第一反抗期大约出现在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常常用最先学会的“不”字来对待一切问题。这常令大人们感到头痛。下面介绍几个妙方,年轻的父母不妨试试看。 一、用选择式的问题向孩子发问。例如,在炎热的夏天,一位母亲想让孩子多喝一些水,她采用了征询式说话的方式引导孩子:“你是喝凉开水呢,还是要杯温  相似文献   

13.
编辑方竹玲孙智正我丈夫安德鲁37岁,我也已经35岁了,我们还没有生育孩子。安德鲁的哥哥有3个孩子,妹妹也一样生了3个孩子,因此,安德鲁的父母很为我们着急。每当安德鲁的父母从新泽西过来看我们时,他母亲总是拉着我旁敲侧击,她会忘记自己“坚决不问我”的决心,忍不住问我:“你们不想要小孩吗?你们的婚姻不会有问题吧?”安德鲁的父亲很少说话,但我知道他也很关心这件事,他妻子是代表他们俩来问的。生养孩子的压力,使我们20多岁时,甚至到了30岁后,还是很犹豫究竟要不要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安德鲁的父母对此事的关心让我很烦躁。我觉得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学校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用各种形式让孩子去体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些父母片面地理解了感恩的意义,开始向孩子“索取”回报。那么,爱孩子该不该有回报呢?  相似文献   

15.
父母要自我觉醒和认知,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影响孩子,教育子女,父母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言行,不能有丝毫的懈息,要经常反躬自问,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父母与孩子及家庭保持和谐、健康成长的前提.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父母与孩子除了亲子关系以外还是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要具备老师的素质和应负的责任.父母更重要的是牵着孩子的手,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而不是生硬的"管教"和"必须"式的命令,或一味的溺爱,这样都会伤害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最近读到一篇<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的文章,介绍了一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却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1给孩子作榜样,婴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人,对婴儿的成长通常影响最大,所以小孩在日常生活或待人接物上多会模仿父母。父母必须树立好榜样,给孩子适当指导,教他们分辨对错,是非。父母做错了事,必须向孩子道歉。父母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否则孩子难以信服。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因此,在美国最常用于孩子身上的一个词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观点、选择以及要求。当然,如果尊重变成放纵,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有原则的。他们虽不勉强孩子做什么,但会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果真如此。美国父母…  相似文献   

19.
专家建议,父母应给孩子以下十大礼物:一、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建议: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二、纪律孩子健康成长的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建议:使用严厉的但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三、以身作则你传递给孩…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研究》2006,(5):26-27
家庭生活中,父母错怪孩子的事情时常发生。在孩子面前,父母难免也会做错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能主动承认错误,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够勇于说“对不起”的父母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那种不愿向孩子认错,而用大道理为自己辩解的父母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甚至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