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官告刁状     
报载,定昌市政协委员、某工厂厂长因挪用公款受到撤职处分,报纸以“挖出硕鼠”、“蛀虫落网”作了报道,这名贪官竞向法院控告传媒损害名誉,要求赔礼道歉。 贪官挪用公款,  相似文献   

2.
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以建设一流“核心工厂”为契机,以“工厂数字化”为目标,以精益MES系统建设为抓手,建立精细标准,实施精准控制,推行精益生产……对S.MES系统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将为烟草制造企业迈向“数字工厂、智慧工厂”的产业转型带来积极的影响并发挥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最近发现一条“规律”,许多人写稿,总爱与各种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挂上钩,不管所反映的事件是否与经济挨得着边,也不管这“钩”挂得是否妥当。似乎不把经济抬出来做注脚,这条新闻便不足以体现出价值来。于是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新闻:某单位体育活动开展得好,职工的身体素质大大提高,工作精力充沛,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值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某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搞得好,职工们不再为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发愁,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最近还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某工厂某车间党支部10月份发动群众给党员提意见,并将意见整理后张榜公布,公开亮“丑”,因而密切了党群关  相似文献   

4.
经常碰到一些“一阵风”、“开头热”之类的报道,深感是新闻一弊。如某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刚成立,领导赴会剪彩,记者一拥而上,报纸、电台大加宣传。没过多久,这个贸易中心碰到阻力,业务冷落下来,上级领导不来了,记者也不露面了。某工厂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时,  相似文献   

5.
某工厂由于管理混乱,生产连年亏损。一位曾被错划为右派的工程师对厂长提出了意见,没想到这却大大刺伤了厂长的“自尊心”,他把工程师找到办公室里训斥说:“你太狂了,凭着你的历史,你有什么资本骄傲?!”上面这一番话,使得厂长那种“老虎屁股摸不得”和对知识分子采取冷漠、傲慢的偏激态度跃然纸上。对此,我们暂时不去评论。我们下面要评论的是“你有什么资本骄傲”这句话对不对,在逻辑上存在着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同仁可能只听到“抢新闻”之说,没听过“争新闻”之言。抢新闻并非新鲜事,即指抢时间、争速度和抢发独家新闻,这自然符合新闻规律。但时下却出现了一种“争新闻”的不良风气。即记者和通讯员争发新闻稿。笔者并非胡编乱造,有例为证。有位工厂的新闻干事向某报社写了一篇关于技术贸易的新闻稿,时间一晃月余,杳无音讯。这位通讯员自认为可能“此稿无价值”或写得不好,便不好意思去报社打听。谁知时隔两月,此稿却又在那家报上大同小异地出现了。但署名竟是报社某记者的大名。后经打听,才知道这是报社记者从通讯员的来稿中获得信息后,不顾路途之遥,又专程到工厂调查采访了一天写成的。  相似文献   

7.
经常碰到一些“一阵风”、“开头热”之类的报道,深感是新闻一弊。如某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刚成立,领导赴会剪彩,记者一拥而上,报纸、电台大加宣传。没过多久,这个贸易中心碰到阻力,业务冷落下来,上级领导不来了,记者也不露面了。某工厂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时,领导亲临视察,记者蜂拥而至,争抢“热门  相似文献   

8.
打一个不确切的比喻,出版社好比生产“精神产品”的工厂,那么图书馆好比藏这些“产品”的仓库;假如作家是“灵魂工程师”,那么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象工厂里的“技术检验员”,图书管理员就象“商店营业员”,  相似文献   

9.
以“8”谐“发”的谐音迷信热,似乎刚刚过去。近来又有一种新的谐音热兴时起来了,这就是乱用成语的“谐音广告”。比如,某止咳药广告。取成语“刻不容缓”之谐音为“咳不容缓”。某大曲酒广告取成语“天长地久”之谐音为“天尝地酒”。某服装广告取成语“蔚然成风”之谐音为“蔚然晨风”。某茶叶广告取成语“引以为荣”之谐音为“饮以为荣”。某饮料广告取成语“有口皆碑”之谐音为“有口皆杯”;某口腔医院广告取成语“脍炙人口”之谐音为“快治人口”;一家报纸近期为某减肥茶有奖征集广告用语,报上择优刊登了63条,其中有两条就属于谐音广告,一是“××祝您福‘瘦’(寿)双全”,一是“××帮您独‘瘦’(树)一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1987年写了一篇关于博物馆史的文章《天津考工厂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杂志,它引起博物馆学专家的注意和批评。关于“天津考工厂之争”,其焦点似乎不在于“第一、第二”,而集中于“天津考工厂是不是一个博物馆”。这确实是关系到“近代博物馆概念”的问题。打开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11.
《仪征化纤报》在副刊中设立“工厂的故事”已有14个年头了。编辑人员几番变化,版面几经调整,但是“工厂的故事”栏目在仪化一万多名职工中的知名度却是与日俱增。“工厂的故事”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内容为读者开辟了一片缤纷灿烂的文化园地。在组稿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在思想性与可读性的最佳结合上动脑筋、下功夫、用气力。我们不敢说每一篇稿件都体现了思想性与可读性的最佳结合,但我们完全可以说,我们的目光始终聚集在思想性与可读性最佳结合这个目标上。围绕这个目标,始终不偏离这个目标,是我们努力办好“工厂的故事”这个栏目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2.
一位记者随中央某专业会议代表到山东省参观社队企业。来到工厂时,看到墙上贴着标语,门上挂着红布横幅,车间里呈现着火热的劳动场面。但是一个小的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怀疑:墙上的统计图表都是新的,墨迹未干。参观团走后,记者又回到了这个队办工厂,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细一追问:原来这个厂原料不足,经常不能开工。刚才是应付参观而“表演”的一出戏。  相似文献   

13.
7月3日《沈阳日报》《群言堂》专栏登载两篇文章,一篇是批评“某商场”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的;另一篇是表扬“沈阳气体压缩机厂设立‘招商奖’”,鼓励工人为工厂创效益的。批评的没点名,表扬的点名了。类似的不点名批评在各种报纸上经常能见到。我以为,批评也该点名。我国的新闻媒介对批评性报道历来是慎之又慎,哪怕是事实确凿无疑,也往往因种种顾虑而不点其名。如此不疼不痒地拍一巴掌,对制止不良现  相似文献   

14.
平时喜欢看报纸,久而久之,渐渐摸到了新闻报道中的一些用语规律,如:报道某工厂产量上去了,标题或文中往往有“创历史最高水平”之说;报道党政机关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时,结尾一定是给予有关人员“严肃处理”;报道领导同志的公务活动,常常是“亲自”怎样怎样。这里姑且把“历史水平”、“严肃”和“亲自”三个词称之为新闻报道中的三个惯用词。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三个惯用词用得近乎滥了。每天打开报纸,“历史水平”、“严肃”、“亲自”。几乎比比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一分为二,不可偏颇,对三个惯用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曾见一漫画,至今记忆犹新:画面上有两人在浴室门口相遇,一人对另一人笑脸相迎曰:“×局长,您亲自来洗澡?”这实在是对“好谀者”的绝妙写照和讽剌。遗憾的是,有些新闻工作者也经常有意或无意地沾上了“好谀”的陋习。例如,1988年湖南某报就曾报道过某区长的女儿在一家工厂只当了个电工的事,其言外之意无非是:“这个区长多么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可明眼人一看则知,这是“谀  相似文献   

16.
有些报道中,形容积极爱护集体事业的工人、社员为“爱厂如家”、“爱社如家”。我认为“爱厂如家”之类的提法已经落后于我们的时代,不足以表现我们先进人物的思想境界了。他们身在工厂或农村,想的却是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而工作,他们是为革命而热爱集体事业,他们爱集体甚于爱自己的小家庭,决不是象爱小家庭那样爱工厂和公社,那样的爱就不能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因此,我  相似文献   

17.
翻开现在的报纸或者刊物,时常见到“专版”、“资讯”之类的版头,里面刊载的多为某地、某单位、某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对于诸如此类的稿件,业内人士私下叫它“有偿新闻”或“软广告”,公众场合则称之为“形象广告”。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这一概念的内涵。进大学读书以前和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不宜称其为“大学生”了。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误用“大学生”一词的现象较为多见。例如,山西日报去年11月15日第一版《退职还乡的大学生》,其所指“大学生”,并非现在在“高等学校读书”者,而是1958年从某矿业学院毕业分配当技术员,五年后因病退职回乡的一位同志。又如,工人日报1月15日第二版《大学生陆敏贤甘下小厂捧“帅印”》的报道,其所称“大学生”原是“1970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人们若只看标题,不看报道内容,就会以为是在校大学生中途跑到工厂去当“官”了呢! 诸如此类的对“大学生”一词的误用,有损于汉语的规范化,应当避免。  相似文献   

19.
符聪 《东南传播》2011,(9):131-132
网络红人“犀利哥”被走红、被出名到成为大众消费符号的对象,历时仅仅60天,网络这一“符号工厂”为网络红人的生产、传播、消费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20.
日前翻阅报刊,见“某”字频频见诸报刊,尤其是在批评报道中,“某”字的使用频率更高,如“某地”、“某矿”、“某厂”、“某领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