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探究我国女性报纸中对女性新闻的报道现状特征.<中国妇女报>由于其在中国女性报纸中的地位和影响而成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运用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法,对该报2008年4月的a版新闻报道进行解读,分别从女性新闻在报纸中出现的情形、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新闻主体等方面展开,然后对这些方面加以归纳,概括出以<中国妇女报>为代表的女性新闻的一些现状特征,最后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18日,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推出.2004年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联合重庆移动,重庆联通推出了<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手机上网版.200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报,它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女报>2008年1月16日,在题为<善意有时也会伤着孩子>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上下工夫请家教,孰不知,这很可能是情绪反应的结果." <检查日报>2008年1月10日,在<气定则心定>的文章中说:"孰不知,搞建筑工程,是要有资格证,许可证及相关手续的." <华声报>2008年1月8日在<误食毒蘑菇南非两华人严重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的报道写道:"孰不知,他们当天采集的野蘑菇毒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4.
手机报作为手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发展速度迅猛.从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起,手机报就显出强大的生命力.2005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达到100万;2007年底,这一数字超过3000万;而到2009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已达到1.5亿,付费用户达7000万.  相似文献   

5.
当前,女性报刊的软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女性的阅读空间,但与时政、经济等硬性信息的隔绝使女性报刊面临媒介生态失衡,<中国妇女报·经济女性>周刊(以下简称<经济女性>)是全国唯一一份以女性企业家和经理人为读者的女性高端周刊,<经济女性>周刊的出现为改变这种失衡带来了矫正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国内地方媒体如何建构与呈现"留守儿童"相关议题,分析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日报》"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内容与呈现方式.分析资料显示,《重庆日报》"留守儿童"的报道以在要闻/综合版面为主;新闻呈现方式上,主要是以消息为主、通讯/特稿/深度报道为辅,其后是评论;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正面为主,中性次之,负面最次;在报道主题呈现上,以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为主题的报道最多,其次是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怀与重视,再其次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在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呈现上,中性形象报道最多,正面形象次之,负面形象最少.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报》"80后"媒介形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2004年至2009年<中国青年报>报纸上以"80后"为标题的142个文本.总的来说,<中国青年报>比较客现地报道"80后",呈现的"80后"形象以正面和中性形象为主.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中国妇女报>在国内率先推出第一份手机报后,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已推出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作为当下报业经营的一大亮点,手机报被赋予了传统报业战略转型和数字化推进的"排头兵"角色.  相似文献   

9.
据<南方都市报>2002年12月28日报道,一家专业调查公司近期对传媒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关"烈女"的报道最不受女性欢迎.该项调查在问卷中问到"您是否认为大众传媒存在对妇女的偏见时",竟有81.96%的人认为"存在";认为"不存在"的仅占9.02%.  相似文献   

10.
"报道不实"一词近来屡屡见诸报端,几乎可以获评2010年的传媒流行语了: <"炒蒜高手买百斤金条"报道不实> <"70%举报人遭报复"报道不实> <三年内免谈收房产税报道不实> <发改委称电价调整报道不实> <合肥女教师诱奸900男生报道不实> <西安成直辖市报道不实> …… 不实,不实!真是不一面足.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都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lO年4月14-21日中西主流媒体分别在<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上对玉树地震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强调用客观、系统的方式从两者的报道数量、新闻来源、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写作风格等方面.来分析比较中西灾害性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节庆报道最容易形成"四季歌"式的程式化报道.今年<福建日报>的春节报道对此进行了探索,简言之,就是节庆报道"主题化".他们以"2009年温暖海西"为主题,从正月初一至初七,在一版衍生推出<暖心>、<开心>、<爱心>、<民心>、<怡心>、<真心>、<信心>7个栏目,既有内在逻辑的连贯,又拓展了报道空间,形成浓烈的节庆气氛和有力的传播导向,获得报界同仁的一致好评.这种报道模式,集中了诸多新闻传播要素,设置若干议程,在多角度聚焦中生成报道文本的意义并使之得到较为完美的表达,产生预期的舆论引导效应.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5.
<申报>作为我国第一份商业性的报纸,无论是在内容安排、报道的方式上,还是在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上,对我国后来的报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申报>创立早期,由于成功的社会新闻报道,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使得<申报>扩大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增加了销路.可以说,社会新闻是早期<申报>的主要特色之一.<申报>初期的社会新闻报道将案件的报道作为报纸的重要来源,刊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官民纠葛.在<申报>初期的社会新闻中比较著名的社会新闻事件有"周老付冤案"、"杨乃武案"、"杨月楼案"等.  相似文献   

16.
1939年6月1日,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了<中国妇女>月刊,结束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没有妇女期刊的历史.该刊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创刊的,毛泽东同志为其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中国妇女>在抗战时期共出了两卷,第一卷12期,第二卷10期,于1941年3月停刊.<中国妇女>虽然只坚持了一年零10个月,但它对动员和组织全国妇女参加抗战建国事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8,(16):85-87
作为以平面媒体为研究内容的在美访问学者,笔者见证了美国媒体包括美国四大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对"西藏事件"给予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报道,武断地宣称中国政府压迫西藏人民和毁灭西藏文化,并谴责中国暴力镇压藏民,以预设的立场为西藏问题设置报道议程,并以此议程误导受众.  相似文献   

18.
<正>内容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是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是内容和技术的融合,藉此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化。但这很容易被简单理解为把传统媒体的内容嫁接到新媒体的技术之中,便万事大吉了。这种单向度的融合,使传统媒体很难摆脱融合失败的魔咒。真正的融合,应该是内容和技术的双向融入,使新的传播技术成为内容的内生因素,实现内容和技术相互的优势激发。中国妇女报数字化转型探索起步较早,1998年就创建了本报官网中华女性网。2004年7月推出的《中国妇女报》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23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南京日报>等南京同城报纸都推出了南京解放纪念日特刊或专题,又一次形成同题竞争.本文通过对各报的特别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此次"4·23"报道中一些策划思路、报道方法,以期给同城报纸的同题竞争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庞春燕 《传媒》2006,(9):40-43
早在2001年,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一些报纸就开通了短信版的手机报,但由于短信容量太小而难成气候.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全国第一家彩信版手机报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全国至少已有30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