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价值主体:关于环境伦理的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命中心主义的对立,是当前环境伦理研究的焦点,也是环境伦理发展的一个障碍。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其矛盾的根源在于它们的理论体系所确立的价值主体存在片面性。所以,超越二者的对立,解决它们各自的矛盾,切入点就是要确立起一个摆脱片面性的、科学的环境伦理的价值主体,而这一新的价值主体应当是自然界。 相似文献
2.
3.
也谈环境伦理的道德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爱宝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1):25-28
学界有人把环境伦理的道德境界区分为由低到高的 4个层次 :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生态整体境界。对此 ,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因为道德境界的标准必须转化为解决人的利益与所谓非人类自然的利益等具体矛盾冲突的原则才有现实可行性。人的利益范畴已内在地包含着适度保护自然的所谓非人类自然的利益。人类不应追求和维护绝对不从人的利益出发的所谓非人类自然的利益。所谓非人类中心境界不能够也不应该超越所谓人类中心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通过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发展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自身的困境表达笔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心,同时对当下流行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妍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10,27(2):18-21
环境伦理回归实践的路向是指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环境伦理如何回归实践,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探索进路,从而推动和促发环境伦理的理论建构。文章试图从环境伦理实践方式与人之为人之间的辩证统一、社会实践活动与环境伦理之间的内在关联、现实生活世界与环境伦理之间的相互融通,探索环境伦理回归实践的路向。 相似文献
6.
7.
8.
9.
万长松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2):1-5
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来看,当下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任何"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着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它们只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是单纯的顺应自然,而是顺应和改造的统一,关键是人要把握好受动与能动之间的主动性,或者说是辩证的主动性.因此,我们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环境问题固然是近代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恶果,但其深层原因却是传统伦理中的传统科学理性思维。传统伦理观念否认人与自然间存在伦理关系,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浅谈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自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拟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赵文利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1):62-64
本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及目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能力是社会创新人才的重要维度,社会实践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信息社会中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整合。强化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整合不但是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与协作性等本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消费者的消费信仰和消费心理日益成熟,具有过硬的销售能力的营销队伍在汽车销售企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汽车消费市场中对高素质的汽车营销人员需求量也随之增加。面对这一现实状况,我们可以从有效探讨一体化教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编写本校教材和商务实训中心的建设这些方面出发,对技校中汽车营销专业教学进行多项有益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从这个层面上说,学生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训练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完善人格,这些归根到底应该是人文教育,本文着重分析中职教育中应渗透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情况:体育课上学生生龙活虎;理化课上,实验操作,学生争着向前;而语文课上,学生却表现得非常“冷静”,甚至“木然”,一副“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神态。语文课遭遇“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尴尬.原因何在?很大程度上是本应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导”的不好。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的内心也不是死水一潭.如何成功上好中学语文课关键在于我们教师。 相似文献
19.
20.
提问在中学课堂中非常常见,通过有效的提问,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反之,无效的提问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符合新时代教学背景的要求,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低下的问题,分析导致无效提问的原因,阐明有效提问的必要性,研究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有效提问,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