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疑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质疑就不可能创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课程的具体目标.教学中注意质疑教学意义重大.引导质疑是教师质疑教学必须运用的方法与手段,其特点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样板性;其方法有见问生疑、概念生疑、矛盾生疑和比较生疑等.  相似文献   

2.
文伟珍 《广东教育》2007,(12):86-86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思维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不断发展。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改革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质疑水平呢?一、有效预习,生成疑问"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内驱力、挖掘学生潜能、孕育创新精神、培养思维能力的良好办法。1.鼓励生疑要鼓励学生"生疑",首先要让学生有"质疑"的胆量。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想法越奇越好,越多越好,并且要求学生就课题以及自己在尝试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此时,即使学生提出的质疑少,质疑价值不大,教师也应该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只有首先保护好学生生疑、质疑的积极性,然后再通过得法的引导,将学生引入"从小疑到大疑""于不疑处有疑"的思维境  相似文献   

5.
李华萍 《教书育人》2012,(25):29-30
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通常采取的质疑的方法有:因题生疑,整体把握,概念生疑,激发兴趣,矛盾生疑,思考寻求,对比生疑,比较分析。另外,引导学生质疑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二要考虑问题的有无价值,有无梯度;三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让他们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  相似文献   

8.
相当多的高中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能力较弱,阅读能力不强.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生疑、质疑、解疑,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识别信息、收集信息,还能筛选信息、评价信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生疑"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燕 《成才之路》2010,(12):I0014-I0014
解决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既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更重视创造能力的增减;既重视结果的教学,更重视思维过程的训练。于漪老师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再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既然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那么,我们何不把设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呢?我们何不依  相似文献   

11.
正疑趣课堂是一个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疑趣立体交融、相得益彰,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让学生在疑趣中享受数学。"疑"指向智慧——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这"疑",是生疑,强调的是让学生引发认知冲突,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欲望:"两根小棒要多长才能与第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这"疑",是质疑,强调的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主动质疑、相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故日“疑”是学习进取的关键。只有会“疑”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学得知识。其实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矛盾体。欲授质量较高的、形式完美的课,除了教师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和广博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丰富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生疑"而"质疑"是重要的学习品质,对奠定终身学习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力培养质疑的意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及时抓住最佳时机,形成乐于质疑的氛围。不失时机妥善解疑,巩固学生质疑的成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教活知识,注意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理清思路,学活知识,触类旁通,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由此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陆康龙 《考试周刊》2014,(11):65-6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意见:激发疑问,破除僵局;兴趣盎然,自然生疑;引导质疑,有质疑问;开放思路,拓宽疑"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求知的心智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设疑以启发学生生疑,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大胆提问,提倡先思后问,尽力帮助学生自己释疑,以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质疑,并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1."扣眼"——从课文的题目质疑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课题质  相似文献   

17.
<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有效路径,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必备条件.好的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从"课前预学,思而生疑""课堂教学,激疑引思""学后质疑,回顾延思"三方面教会学生质疑,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潘瑞平 《广西教育》2012,(22):31-32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提问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20.
须教有疑     
教学过程是求知的心智活动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教师要巧妙设疑以启发学生生疑,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大胆提问,提倡先思后问,尽力帮助学生自己释疑,以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着探讨了设疑教学、科学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等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