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要求全党以对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好能否执政、如何执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胜利前夜,我们党处在由农村到城市、由战争到和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转折的历史方位上,毛泽东对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忠告,其时代价值在于:为即将执掌全国政权、“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中国共产党人拒腐防变敲响警钟。当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党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胡锦涛来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其时代价值在于:我们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我们的党完全站在执政党的地位来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报告的第二部分紧接着“三个代表”之后就鲜明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1.党的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使党员干部具备了获得特殊利益的机会。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历史性变化,不能不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带来深刻的影响。在执政以前,极端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使我们党可以调动的资源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历史性考验。20世纪90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丧失了执政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严重背离人民利益、脱离群众是一个重要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那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这些问题已成为具有80多年历史、5 0多年执政史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回答的重大问题。一、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要解决党长久执政的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自身角色的转换,执政条件的转…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既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又要在社会的其他阶层这个更加…  相似文献   

8.
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而系统地部署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贡献。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反映了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  相似文献   

9.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尖锐地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党的建设实践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来自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揭示了这一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1周年的纪念日子,在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政治氛围中,重温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人民服务本质上要求廉洁政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生命线”;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因为如此,所以,《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依法执政是党执政方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党的十六大就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依法执政是中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党夺取全国政权后领导方式的必然转变,是党54年执政经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道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具有长期局部执政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为革命胜利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此,我们有必要把握几个重点,作如下领会。一、关于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执政的联系与区别问题毫无疑问,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党的执政”是从“党的领导”发展而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党的执政”就是“党的领导”的国家形态和法制形式。但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是地位不完全相同。“党的领导”贯穿于取得全国政权前、后两个时期,且本身不具有国家政权性质。“党的执政”则是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且具有国家政权性质。二是直接面对的对象有所不同。“党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般意义上讲,增强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就要加强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但由于后发国家特殊的国情和不断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基础随历史进程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新中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构建也随中国共产党合法性基础的变迁而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不仅来源于宪法这一国家大法的赋予,也来源于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革命取得政权的拥护和55年社会主义建设丰硕成果的认可。但执政又不仅仅止于资格,还需要有能力。实事求是讲,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封闭状态下执政”到“开放状态下执政”,其执政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对执政能力更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当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与我们已经熟悉了的、习惯了的、学会  相似文献   

16.
"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是党的十六大就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思想.依法执政是中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党夺取全国政权后领导方式的必然转变,是党54年执政经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由农村走向城市、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建设再进而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关头。此间,毛泽东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反复考虑一个新中国生死攸关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怎样担当起领导新中国的重任?能否经得起执政的考验?他把中国共产党即将进驻北平执掌全国政权称为“进京赶考”。而这场“赶考”中最紧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走向执政的新路?所以,干部队伍建设便成为毛泽东“赶考”方略的首要篇章。一、对干部队伍建设“量”的规划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在西…  相似文献   

1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因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先进性内在要求。从本质上看,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与党的执政理念是一致的。执政能力的内涵有两个层次:一是带领全体人民建设现代化的能力,二是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支持的能力。党的执政理念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统一,其逻辑归宿必然是:“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执政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对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前,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次局部地区执政,为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孕育时期。1949年,党在全国执政以后,随着党的执政实践不断深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也随之逐步形成,并在新时期得到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