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改革理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改革理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之后,从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增设"三创"教育、培养工作前移、增加培养环节、各培养环节统筹交又、建立奖惩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提高导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平等意识等7个方面对理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自2006年起我国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研究生奖助制度改革成为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可以保障研究生学习生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高国家要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研究生奖助体系是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对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研究生招生宣传、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对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中的问题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研究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对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从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育人模式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以科学研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增长,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培养目标、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旧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与学术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培养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严重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并提出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晶 《文教资料》2011,(7):178-180
本文通过对多年来高校研究生奖惩工作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构建研究生奖惩体系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其实现目标及运行模式,提出高校研究生奖惩管理应遵循育人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创新机制及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培养机制运行模式包括动力来源、培养模式和成本分担方式等。根据动力来源不同,运行模式分为行政管理模式、科研主导模式和需求导向模式。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动力来源构成决定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运行仍以行政管理模式为主,由此导致了在招生机制、培养方式以及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问题的产生。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运行模式的改革,应着力改变这种单一模式为主导的情况,形成多种运行模式均衡发展的、复合的培养机制运行模式格局。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教育主体协同程度低、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尚未形成合理的制度保障等诸多困境,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以协同培养、联合培养为主要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不断丰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以制度化为保障,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前发展,有利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但存在招考机制不健全、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多元化创新培养模式,即改变培养理念、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培养跨学科思维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科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发展带来研究生数量、质量、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人才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预示着文科研究生教育需要进行内涵改革和体制改革,其中,实现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转型是重要的一环,它涉及文科研究生个体对大学术、大视野和多才能的转型,也涉及培养模式的配套改革,而建构新型培养方案和共同体培养模式是实现文科研究生教育之学术转型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对工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从研究生选拔、培养机制、毕业考核等方面对中日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比较,特别从需求会、项目制定、经费支持和考核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校企产学研培养模式在中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差异,并从建立选拔体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校企联合多元化管理和加强研究生导师质量4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为我国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具有知识多元、问题导向、协同创新等特性,也具有非常迫切的驱动力。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生成路径和一些重要特征。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选择合适的学位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日趋明显。本文在简要比较欧美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选拨制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主张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教育模式、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加快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西方的研究生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期间经过数次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对象,分析归纳了这些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特点,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通过比较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从前沿引领、训练强化和机制构建三方面入手有效推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国内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结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和创造力研究成果,阐明构建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创新培养机制的基本方法,即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目标系统--智力生态系统。研究了智力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组成、教育模式、激励机制;提出了基于智力生态系统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的实现方法,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建立导师组互动团队、建立知识创新平台、创建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机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国际互访和联合培养制度等。在智力生态系统的运行中贯穿着对研究生进行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期实现现代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霍丹  程永波 《考试周刊》2012,(83):152-153
在经济、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化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明显趋势。如何应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建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等方面阐述建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机制缺陷,探讨了研究生国际化意识培养对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根据国际化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研究生出国渠道多样性和培养模式差异性教育的新方案;通过对比不同外出留学模式,阐述了外出留学研究生和留学回国研究生管理与教育的新举措,并分析了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积极深化协同创新战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改革,破解协同培养体系不全、协作平台不高、协同机制松散等难题,推动高校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变革,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常州大学通过“政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深化产教融合,集聚多方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四链融通、三重保障”研究生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在完善协同培养体系,打造实体平台,推动协同育人,促进联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规模扩张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招生人数不断膨胀,造成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师资配备与教学方法不得当等诸多问题。因此,借鉴异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重新设计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之必要。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域外法治国家考察,总结了其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值得借鉴的培养模式和制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安排,优化革新教学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