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效果,必须大力开发与利用学校内外各类隐性教学资源,实现历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历史化"。这可以从校园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操作:用仪式塑造学生,在休闲中引导学生;用文化熏陶学生,在实践中感染学生;让历史与现实对接,而不是逐渐淡去。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感悟,能有所收获,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一大主 题,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论,遵循“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 走向生活”的核心理念,梳理与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接的数 学知识点,用生活实践理论来改造数学课堂教学。搭建实践平 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活动感受。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 校门、走向社会,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课程的价值,发展学生 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可见,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那么,如何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6.
生活化作文教学期待多点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以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习作体验。小学生大多对作文存在畏惧感,缺少生活素材积累,找不到生活对接渠道。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认知,通过对接教材内容、对接生本认知、对接生活思维、对接社会观察、对接网络应用,为学生顺利进入生活化习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培智学校的生活技能教育是通过实践与体验两种 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以便使培智学 生充分掌握学习、生活、与人交往和生存的能力。因此,在新的 形势和背景下重视对培智学生生活技能教育,为培智学生平等 参与社会生活、回归融入社会主流及自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产生强烈的心理体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引导他们把生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没有兴趣,本文认为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历史情景,让历史与学生的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联系历史;让学生从社会热点中关注历史;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探寻历史。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郭雨花 《现代语文》2013,(8):101-102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五个字简洁明了地阐述了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教学与实践等之间的关系,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语文教学融合在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要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教学内容,并在体验中感悟和升华,从而达到构建精彩语文教学课堂之  相似文献   

11.
<正>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所以也应服务于生活。将思品课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思想课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才能使说教的课堂变成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学生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挖掘教材的内涵本质,精选生活例子,使教材与学生生活对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然后再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与生活情境是紧密联系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一种创新的实践。实施新课程教学已有一年,笔者想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发问题——学现实的音乐学生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  相似文献   

14.
生活空间与数学空间对接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数学生活化的体现。通过运用创设现实情境、真实体验、数据分析、任务驱动等活动完成生活空间与数学空间的对接,从而达到数学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从实践摸索中发现了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一、激发兴趣,拓宽渠道,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自主识字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基石的科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让学生的生活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和使用学生的生活经  相似文献   

17.
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直面生活,回归生活,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方面与生活进行对接,让学生获取道德体验,是切实提高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与生活密不可分。小学英语的教学亦是如此。《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五彩斑斓的生活既是语言习得的源头,更是语言运用的沃土。将小学英语的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就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语言交流学习的强烈愿望,有效地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语言的产生来自于生活,因此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必须走进生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课标"中也指出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的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积极创设学生有效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激发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勇于展示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参与,老师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生活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智残儿童都生活在缤纷的现实世界中,生活对他们来说是真实的、可以体验的、能看到甚至是可以触摸的现实。于是,我们在辅读班音乐课堂中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