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报道方式、亲民近民的节目理念在新闻界“攻城掠地”,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心。民生新闻所带来的高收视率、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全国各级媒体追逐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4.
从2003年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推出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之后,民生新闻便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的独特优势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2009年,安徽生活广播在我省首先推出广播民生新闻,主打海量的民生资讯、为老百姓服务的民生热线、替老百姓分忧的监督平台。不过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广播民生新闻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已经满足不了听众的需求了,这时候就必须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追求创新。本文围绕媒体在表现手法,以及内容、形式这三个方面浅谈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5.
一位哲人曾说过:“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语言的富丽,她引以自傲的是内容,而不是虚饰。身为广播人,我们认为:要想保持广播新闻的生机与魅力,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反映民生,不断增强广播的亲和力、号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在广播新闻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广播新闻"你播我听"的单向传播局面,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广大听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民生新闻要想突出重围,首先必须找准定位。民生新闻报道,需要遵循"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一原则,还必须遵循广播新闻的规律,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必须"好听"。因此,广播民生新闻的基本定位,就是要取平民视角,做到好听而有深度。 相似文献
8.
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如何调整民生新闻以适应当前形势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市场对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存在许多发展困难,本文就如何开展广播民生的自我定位和运行监督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11.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而人的听觉是占有外部世界的天然方式之一。马克思曾注意到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理智是通过耳朵而来的”思想。在社会交流以人际交流为主的时代,理性思想传播的途径主要是交谈和演说,因而声音的传播湿得十分重要。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途径中,虽然广播受到了电视和网络传播的挑战,但这就像当年广播挑战印刷媒体一样,最终是各居其位,并非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12.
改进会议报道,提高会议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新闻改革的一大热点和难点。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工作。就新闻单位的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这是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厦门新闻广播在发挥广播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广播直播节目平台,加大民生热点直播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宁波电台的新闻改革注重从普通群众的立场出发,新闻报道由原来居高临下的“俯视”转向深入普通人生活的“平视”,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让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在强化广播新闻的平民化诉求方面进行了探索。由于广播新闻将报道的视点放在了普通人身上,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因而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对业界及学界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归纳出当前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从理论上为包括民生新闻在内的新闻报道的发展作一番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现场报道能给广播受众较强的现场感,突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因此,做好现场报道是对每一位广播记者的工作要求,也是自身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本文讨论的民生新闻、会议新闻是较常见的两种现场报道类型,笔者就这两种类型的现场报道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达到增强新闻报道效果,更好服务于广播受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随机抽取非节假日某一天南京地区的6档新闻节目为样本数据,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板块设置、互动模式等方面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民生新闻在新闻价值、市民话语权、互动模式和节目CIS战略思想等方面引起的传播理念嬗变,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一、“角色”误区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甚至有些时候,受众把这类栏目当作了能治百病的万能药,以为只要上了新闻或者记者来采访,事情就能立马得到解决。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受众常常把事情直接向新闻媒体求助、反映,而把相关部门搁到了一边。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陷于一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