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生命意识、真善美的人生理想、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可以医治目前大学生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集体意识淡漠、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等阻碍大学精神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建设大学精神,一方面可以避免大学精神向消极、错误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继承、净化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其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重要源泉的大学,要把文化使命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保守意识和超越精神是大学所固有的两种属性:保守意识奠定了大学文化传承的基石,保证了大学的本位运行与良性发展;超越精神激励大学不断变革,守护了大学文化创新的灵魂。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既要凝聚大学坚守文化传承使命的意志,又要激励大学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坚持理性和信仰的引领。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层次的文化的建设,其目标是,在师生员工长期的教学、科研等实践中,形成一种以大学文化为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观念体系为代表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一般可以用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和表达,是现代意识与大学个性相结合,能够被广大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并广泛渗透在学校传统、校风、目标追求、道德规范、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自我文化意识是大学在自我历史发展下所积淀下来的自身文化意识与精神层面的意识。认识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的最佳途径是从大学校训入手,因为它是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的理性抽象,是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炼与浓缩,对大学文化具有“自我”划分功能。作为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缩影的校训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大学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通过其文化构建所折射出的内在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塑造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逻辑起点集中表现为大学所肩负的文化传承、生产与原创使命。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先进文化 ,其文化品格主要由时代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构成。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塑造需要坚持自由探究的科学精神 ,弘扬人文教育传统 ,重视“全人教育” ,尊重大学基本的学术权与管理权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大学精神的内涵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层次的文化的建设 ,其目标是 ,在师生员工长期的教学、科研等实践中 ,形成一种以大学文化为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观念体系为代表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而大学精神则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 ,一般可以用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和表达 ,是现代意识与大学个性相结合 ,能够被广大师生员工普遍认同 ,并广泛渗透在学校传统、校风、目标追求、道德规范、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杨耀防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4):18-19,106
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具有极大影响。本文阐述了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应提倡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的观点;探讨了建设现代大学文化,提炼和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建设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社会,一所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在于它有一种坚韧宏大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大学的品格变得崇高。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其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以其先进性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现代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先进文化,既是全体大学人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又必然辐射全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从人类价值意识构建系统来看,文化具有"人化"和"化人"的功能,其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对人具有支配作用,被称为"文化支配法则"。大学精神文化设计的目标就是遵循"文化支配法则",明确一所学校的主导价值取向和学校的价值体系,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为大学,其主要价值观念体系的内容至少包括三部分,即明确表达的社会理想,清晰的发展目标,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共同价值观念的条件下,构建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基石,这个精神基石就是现代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林平  丁卫华 《江苏高教》2013,(1):112-114
行业类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分析是行业类高校大学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行业类高校大学文化是具有现代大学的基本意蕴,同时融汇了行业精神和行业特点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结构,是由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业文化等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文化是以大学生为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亚文化形态,体现着大学生自身和群体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建设高品位的学生文化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和现实呼求.但是,高校学生文化建设中的失范行为却消解着大学文化的陶染和激励作用.本文剖析了失范的缘由和表征,并提出应从弘扬大学精神、塑造优秀的课程文化、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来重构和培育高校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知识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高地,也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前沿,肩负着知识创新、文化传播、技能培养和引领精神、健全人格的使命.一所所大学,将代代热爱知识、奋发向上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传授知识,启智明理,无数年轻的学子从这里走出去,服务于社会,推动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 从诞生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算起,我国大学已走过一百多...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精神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是一种独立的文化机构,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当前我国大学精神的危机,迫切要求我们重建大学精神,我们认为,塑造我国大学精神的基本策略是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校园人的精神需求,凸现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教育资源,组织关于大学精神的积极对话,建立和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大学文化的导向功能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核心集中体现为大学精神。大学的精神文化实际上是一所大学的内隐文化,表现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气质之中,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大学精神文化构成了大学生存与发展的观念层,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大学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就是指大学精神文化方面的作用。利用大学的精神文化,就是用鲜明的主题说话,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氛围中…  相似文献   

15.
大学精神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凝练合理、求真务实而又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是民办高校谋求发展之道。本文从大学精神的视角,追溯了北城精神的凝练历程,提出大学精神的形成和不断丰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不断提炼,其中科学的办学理念、优良校风和学风、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等都是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是能够体现一所大学的创造力、生命力和独特性的,并能引领这所大学不断发展的哲学信念、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我国大学必须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的现代科学精神融合起来,才能培育出中国的现代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文化可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主要有领导方式、教学和科研活动特点、教师行为风格、师生交往方式、学生治学精神、校园环境氛围等。而大学精神主要指在大学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那些一贯的、持久的、为全体成员所共享的、并引以为豪的大学文化理念和文化品质,它既指大学中全体成员的言行中所渗透的一种主导意识,也指他们所具有的精神活力状况和精神气质。大学精神又是会流变的,这种流变在质变与量变方面具有两极性。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有文化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反映一所大学的特点、风格、精神品质、科学研究和学术品位.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没有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大学将失去其固有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文化建设体现在大学精神建设、大学制度建设、大学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是对学校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建设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整合,一般可以用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和表达,是现代意识与大学个性相结合,能够被广大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并广泛渗透在学校传统、校风、目标追求、道德规范、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大学价值观:是全体师生或多数师生一致赞同的关于大学意义的终极判断。对于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国家的大学来说,其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基…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文化的生成需要历史积累,文化的培育和传播需要制度保障,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学、政府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现代大学应保持它作为文化先驱所具有的超越性的精神指引力量,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